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德挫败之根由是个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行为收获的社会结果之间产生失调,经过外部刺激、主体行为、社会反馈、心理失落这一系列过程而让主体的道德态度产生改变,其结果会导致个体或社会质疑原本积极的道德价值,产生道德冷漠、道德怀疑、道德自利之类的消极道德态度.  相似文献   

2.
道德自我调节是指个体根据自己道德行为史来确定未来增加道德行为还是减少道德行为的过程,为分析现实中个体道德行为动态性提供了新视角,本文旨在梳理前人研究,回顾道德自我调节的研究成果和不足,并提出今后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3.
人们喜欢关注道德事件并表达自己的立场。以往研究发现回忆自己(而非他人)的道德行为能影响个体的道德自我知觉和道德行为。本研究关注参与道德评价是否会对个体的道德自我和道德行为产生影响。2个研究共同发现:(1)存在道德“沾光”效应:评价支持他人的道德事件,或反对他人的不道德事件,能提升个体的道德自我知觉;(2)道德评价通过提升道德自我知觉,进一步增加个体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境界,同一个体,其在不同阶段,由于觉解程度不同,所呈现的人生境界也不尽一致。对处于不同人生境界的个体而言,其对道德行为的践行则有所不同,由此出现道德冷漠、道德顾虑、道德恐惧以及道德自由诸种道德行为。不同道德行为,多是一种偶在性表现,既不是个体一成不变的定行,亦非某一群体集体行为的表征。每一种道德行为的出现,都有其相应的内因外缘,剖析诸类非正常道德行为出现的缘由,以期提出对治之方,这是学者的使命,亦是社会之所寄。  相似文献   

5.
道德心理许可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伟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8):1233-1241
道德心理许可是指既往的道德行为让人觉得可以表达或做出可能会损害自己道德名誉的态度或行为。给予许可与被许可行为既可属于相同领域, 也可属于不同领域, 甚至观察者有时也会给予行为者以道德心理许可。道德信誉和道德证书是产生道德心理许可的两条独立路径。重要的个人认同和避免虚伪这两个因素可能阻碍许可的发生。未来还需要厘清自我许可与他人许可之间的关系, 验证道德信誉和道德证书模型的一些基本假设, 探讨道德心理许可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6.
张宏伟  李晔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7):1178-1187
道德自我调节指个体根据道德自我, 从事(不从事)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道德自我分为状态道德自我(道德自我知觉)和特质道德自我(道德认同)。道德自我调节的负反馈机制, 指个体依据道德自我知觉, 保持道德行为的波动性, 它包含道德许可效应和道德清洁效应; 正反馈机制, 指个体依据道德认同, 保持道德行为的一致性。解释水平理论整合了正负反馈机制, 两种道德行为。未来研究需探讨公我、个体差异对道德自我调节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道德敏感性是对情境的道德含意的领悟和解释能力,是道德行为产生过程中逻辑上的初始心理成分。道德敏感性与个体对情境的自动化加工及其伴随着的直觉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情境的背景与特征,个体的角色卷入、道德图式以及人格特点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个体的道德敏感性。道德敏感性研究已在儿童早期发展、职业伦理以及测验方法等领域取得一定成果,但其理论构建仍需进一步完善、深化,与教育干预密切相关的发展研究有待加强,研究方法也需拓展和改进  相似文献   

8.
真实的道德冲突对个体道德成长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的道德成长是在不断解决道德冲突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个体道德成长应该面向真实,接触真实,向真实发问,而并不仅仅是通过虚拟情景下简单的道德选择模拟实现。真实的道德冲突及其选择对个体道德成长的意义,集中表现在主体在道德选择的过程中和道德实践的基础上,主体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都得到了具体实在的检验和升华,实现了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在真实的道德情境中恰当的设置道德冲突,才能真正促进个体道德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关于道德唤起与道德行为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一个关于测验作弊的实验研究,揭示了道德唤起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的一定关系,即不同的道德唤起水平会对道德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实验后的个别访谈,我们分析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唤起之间的关系。最后,我们提出了本实验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可能存在的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0.
道德定力是个体面对不良道德风气和诱惑时,表现出一以贯之、坚定不移的道德认知、道德认同、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能力,包含道德判断力、道德自觉力、道德意志力、道德捍卫力和道德引领力等构成要素,体现社会道德要求向道德主体内心的自觉转化,属于支撑个体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力量。就其现实价值而言,道德定力表征了个体坚信道德价值、坚守道德要求的内在信念,是个体崇尚道德、维护道德与践行道德的动力之源,有助于推动个体道德由外在规制转向内在自觉、支撑个体道德适应现代社会生存新境遇、筑牢个体道德失范的双重预防屏障以及细化道德建设的目标体系与阐释框架。就其培育路径而言,当下道德定力培育路径主要包括树立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念以涵养道德定力的思想根基、激发修身自律与公共意识以强化道德定力的内在规约、增强氛围营造和舆论引导以优化道德定力的形成环境、深化制度建设和协同治理以构筑道德定力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1.
道德型领导对下属非道德行为的负向影响已得到了证实,但二者关系的边界条件和作用机制还不明朗。基于社会学习理论,文章首先引入领导组织化身(SOE)概念,考察它在道德型领导与下属非道德行为间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引入下属道德效能概念,解释SOE具体是如何发挥调节作用的。以237名员工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1)SOE在道德型领导与下属非道德行为之间有正向调节作用;(2)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下属道德效能的中介而实现的,即对SOE不同的下属来说,道德型领导对其道德效能有不同影响,从而对非道德行为的作用强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2.
道德情绪是在个体根据社会规范或行为准则对行为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绪,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道德情绪中的自我意识情绪需要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等过程的参与,其发展也受众多内外因素的影响;道德情绪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行为和神经科学层面的研究都表明道德情绪对于个体的道德行为及相关因素有重要影响;不同的道德情绪对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且现有的相关研究结果仍存在争议;未来研究应该加强关于道德情绪对道德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及脑科学研究,同时还应较多关注道德情绪及道德行为在较小儿童上的发展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
道德内化过程中,因个体对社会道德内化程度差异而形成多种状态,每种状态都切实影响着人们的日常道德行为.我们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等对社会道德是否认同的角度,将道德内化中的状态大致分为六种,对这六种状态的定量分析,有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把握道德内化中的一些细节以及整个道德内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时期讨论道德动因问题是非常必要的.社会转型的过程也是道德行为重新审视的过程,道德行为的源泉是道德动因,对道德动因的确认是规范道德行为的基础性条件.当下,存在把道德动因的道义论、功利论分别推向纯粹化的现象,而且两者都不存在压倒性的优势,从而出现在纯粹化的道义论和功利论之间不断变动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社会的道德建设.应该从理论方面阐明其缺陷,在实践方面不断地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15.
论道德信仰及其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及其价值依据的笃信和奉行 ,具有道德境界的提升功能、道德人格的塑造功能、道德行为的动力功能、道德信仰的价值定向功能、凝聚功能等 ,对道德的信仰如果超出了一定的度 ,走向狂热、迷信和盲从 ,就可能产生负面效应。为了避免其负面效应 ,应注意对道德信仰保持开放的态度 ,在相信与怀疑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 ,在实践中检验和校正道德信仰。  相似文献   

16.
论道德评价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价值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对他人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善恶价值判断,以表明褒贬态度的道德活动。道德评价所形成的社会舆论直接作用于行为主体的思想和行为活动,对行为主体的道德行为选择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如何科学、客观地对人们的行为活动予以道德评判,必须澄清几个基本的理论问题:一是关于道德评价的标准问题;二是关于道德评价的依据问题;三是关于道德评价的权重问题;四是关于道德评价的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丽 《心理科学》2001,24(3):378-379
社会化,即个体在社会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而道德社会化,即个体将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加以内化.形成人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和品质的过程,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现在的社会心理学在谈到道德社会化研究时介绍的都是西方的理论: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超我”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识发展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相似文献   

18.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个亘古常新的问题.在法律的领域内道德的位置何在,对法律的道德审视何以可能?这是建构法伦理学要思考的基础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既是解决法律与道德冲突的需要,也是解答法律的合法性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9.
吴鹏  刘华山 《心理学报》2014,46(8):1192-1207
目前道德心理学中存在对道德推理作用的质疑, 这一质疑源自哲学领域的著名争论。从经典道德心理学理论来说, 道德推理应该是道德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 但新近的观点则否定这一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技术探讨道德推理与道德行为的关系。通过文献搜索与检查, 获得了50项研究和83个独立效应量, 共包含16738名被试。检验表明发表偏差不会影响元分析的结果, 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是准确的。通过随机效应模型的元分析表明, 道德推理与道德的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 与不道德的行为有显著的负相关。调节效应分析表明, 道德推理测量工具的类型会影响道德推理与道德行为的关系, 被试年龄阶段会影响道德推理与不道德行为的关系。这些结果肯定了道德推理的作用, 也强调了研究过程中要关注测量工具的类型, 指出了需要开发更全面的道德推理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20.
数据空间是与现实空间相对的新型道德领域,虚拟人作为数据空间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成为与现实人相对的新型道德主体,其话语、行为表现出从现实性向虚拟性过渡的特质。道德任性是一种受感性冲动支配的道德行为,与道德理性相对,具有违背道德的潜在可能。数据空间与现实空间、虚拟人和现实人的双重差异使虚拟人面临道德任性的问题。道德任性对虚拟人在数据空间中的道德生存带来困扰:繁华的虚拟世界正在造成虚拟人体验意识上的失落、道德上"知"与"行"的分割、精神世界的解构等。个体、技术、制度成为应对道德任性问题的三种重要路径和维度,对促进数据空间中的伦理生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