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天风》2017,(12)
<正>编者按:在积极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今天,基督徒如何过好传统节日,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又能保守基督教基本信仰,为信仰做出美好见证,并荣神益人,值得共同探讨。本期我们邀请了几位教牧同工一起再来谈谈这一问题。这只作为一种探讨,观点只代表作者本人的思考,也许并不全面,但希望能引发大家更多理性的探讨,以便更健康地指导基督徒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邵立良 《天风》2017,(1):40-41
新的一年来临了,有基督徒认为传统春节有很多活动带有迷信色彩,基督徒应当注重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和元旦新年,而非传统春节。的确,基督徒当怀着虔诚、敬拜和感恩的心对待这些基督教传统节日,感恩上帝的恩典和拯救。但春节作为中国最重大的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之一,基督徒不应该排斥,而应当融入和吸收。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脱离中国文化的沃土,但传统节日中确实有一些不合基督教信仰传统的迷信活动,对此我们应当破除迷信,融入文化。  相似文献   

3.
张远来 《天风》2018,(5):23-24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它是继春节以后,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并因其浓厚的爱国与孝道的意义,而成为东南亚各国庆祝的节日。但和所有传统节日一样,端午节也在某些地方的庆祝习俗中被掺入了不少迷信色彩。作为基督徒,我们能否过这样的节日?让我们从信仰的角度一起反思。  相似文献   

4.
晓蓉 《天风》2002,(5):51-52
基督徒不是一名蔽世的超然隐者,他同样具有七情六欲,同样要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也同样要应付婚姻家庭中出现的诸多局面。那么,作为一名基督徒,我们对待婚姻家庭生活的态度如何?怎样学会用信仰指导生活?怎样让我们的婚姻和谐美满,从而为神作见证呢? 首先要明确一点,在基督教信仰中,伦理道德的出发点是以神为本,基督徒一切行为规范都必须  相似文献   

5.
张姚 《天风》2018,(4):18-19
清明、中元、寒衣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但同时清明节又和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因此,清明节过与不过就成了众多基督徒纠结的事。基督徒可否过清明?又该怎么过?  相似文献   

6.
肖安平 《天风》2016,(2):13-14
正正确处理基督教信仰与中国传统风俗习惯的关系,可以便基督福音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更紧密地融合,加快基督教中国化进程。中国传统节日和礼仪风俗习惯是中华文化的具体表现之一,具有文化、伦理道德、理想等价值内涵。正确处理基督教信仰与中国传统风俗习惯的关系,可以使基督福音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更紧密地融合,加快基督教中国化进程。对基督徒来讲,参与有意义、能联络情谊的中国传统风俗活动,与基督教信仰并不矛盾。因为中国基督徒能否正确对待传统风俗习  相似文献   

7.
吴志福 《天风》2018,(12):13-14
当前不少中国基督徒对于传统节日、风俗习惯都持强烈的批判立场。其原因有二,一个是出于极端保守的信仰观念,认为传统节日、礼俗都出自异教,如果参与就是拜偶像的行为,是违背教义的。另一个是当前有一些地区存在娱乐过度的问题,传统礼俗变成了恶俗,醉酒荒宴、聚众赌博、随意燃放鞭炮、烧纸钱甚至打架斗殴、伤风败俗的事屡见不鲜。这就造成了一些追求过圣洁生活的信徒的反对。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5,(9)
<正>常有人问:基督徒可以炒股吗?这个看似简单而且问了很多年的问题,却包含了几个我们难以回避的信仰伦理问题。第一,基督徒;第二,可否;第三,炒。让我们尝试把这三个概念放在一起,看看会有什么结果?一、基督徒基督徒就其词源而言,其名称在新约圣经出现过两次,最早源自希腊语,原意是指基督的人。当时在罗马大省安提阿,一群信  相似文献   

9.
单信 《天风》1999,(12)
每一个历史时期以及每一个地区的教会都会有各自处境中的神学思考见解,2000年教会史证明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全世界各个时代的基督徒都同读一本圣经,但对于神的认识以及对圣经的理解则不完全相同,因此不能以“信仰不变”的理由来拒绝神学思考,固步自封,也不能视中国基督徒在坚持基本信仰的前提下,吸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基督宗教以基督“非以役人 ,乃役于人 ,为人赎价”的精神而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事业。中国教会曾有过基督徒在中国现代社会中究竟应为“先知”还是应为“仆人”的讨论。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中国教会历史的回顾和分析 ,中国基督徒所达到的基本共识是 :在信徒仍作为少数“信仰群体”的中国现代社会中 ,其使命首先并不是以“先知”之姿去君临、而应以“仆人”身份去服务于社会 ,即以服务精神来发挥光和盐的作用 ,体现基督徒的人生质量和意义。当代中国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时期 ,其社会结构及体制正在改组、重构 ,作为这一社会细胞的人也因此而…  相似文献   

11.
人和机器——技术的社会学和形而上学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说技术问题成了人的命运和文化的命运问题 ,这不是夸张。当今时代是个缺乏信仰的时代 ,不但旧宗教信仰弱化了 ,而且 1 9世纪人道主义信仰也弱化了。现代文明人唯一有力的信仰是对技术 ,对技术的威力及其无限发展的信仰。技术是人最后的爱 ,他准备根据爱的对象改变自己的形象。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都助长了人的新信仰。人曾渴望信仰的奇迹 ,他觉得 ,奇迹仿佛已经终止。然而 ,技术产生了真正的奇迹。技术问题对基督教意识而言是十分令人不安的 ,基督徒没有理解这个问题。基督徒对待技术有两种态度 ,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完全的。多数基督徒认为技…  相似文献   

12.
渊声 《天风》2013,(1):64-64
问:我近两年因各种原因不知不觉患了忧郁症。当教会的弟兄姊妹知道后,有不少人同情并为我祈祷,但也有人说,基督徒应有圣灵里的喜乐,患抑郁症一定是信心出了问题。这使我和家人更觉压力。现在我整夜睡不好,白天看窗外的世界总是灰色,总觉得无人能理解我,甚至想过一死了之。可作为基督徒我心里清楚这样不对,但我没有办法走出来,请告诉我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苏志明 《天风》2014,(12):30-31
近30年来,中国基督教确实有了一定的发展。可是,中国基督徒人数不可能有外界某些人猜测的那样,有上亿的数字。一些相对比较可信的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基督徒在中国人口比例中还是占绝对的少数,而且总体素质有待提高。其实,问题的关键是社会不是看基督徒人数多少,而是看基督教究竟能对中国社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能对个人生命生活带来怎样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4.
汤士文 《天风》2007,(18):30-32
祷告是我们基督徒信仰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曾经将祷告比喻为基督徒属灵的呼吸。宗教改革家加尔文认为祷告是培养基督徒生活的主要的工具。中国基督教的先辈、三自爱国运动的主要发起人吴耀宗先生也说:"没有祷告,就没有属灵的生命,就没有基督教"。这些精辟的言论都足以说明祷  相似文献   

15.
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时 我并不是在叫喊着“我是得救的” 而是在低声地说“我曾经迷失过 所以我选择了这条路”当我说旬基督徒时 并不是因为我觉得比你高一等 而是承认我一直在蹒跚而行  相似文献   

16.
耕心 《天风》2022,(10):前插1-前插1
曾经有人如此评述基督徒信仰不进则退的情景:"信主一年,主在眼前;信主十年,主在天边."此话的口气虽然略显绝对,但对每一个基督徒来说,耶稣是谁?倒是一个值得终生思考,且需时常做出回应的问题.这是基督徒信仰养成与安身立命的根基,耶稣在世传道接近尾声时,选择在该撒利亚腓立比与门徒独处,曾直接与其跟随者进行问与答(参太16∶13-17).  相似文献   

17.
我觉得很荣幸,也觉得责任重大,今天要我谈谈中国基督徒怎样看待圣经,尽管我讲的都是关于中国基督教新教,我希望在座的犹太教学者和伊斯兰教学者也能从中感受到中国的宗教气氛.  相似文献   

18.
辜玉梅 《天风》2006,(14):13
在一次教会“青年团契”的讨论会中,我们有一个计论议题:基督徒的人生是怎样的人生? 有人说“是奉献、舍己的人生”;也有人说“是服侍人的人生”;还有人说“是传福音、荣耀神的人生”,这些都对。但根据约翰福音15章,耶稣要求我们过的人生是多结果子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7,(10):30-32
"独一、圣洁、大公、使徒的教会" 我们在上两期探讨了《尼西亚信经》有关圣灵的位格和工作的教导.然而《尼西亚信经》在宣认了圣父、圣子、圣灵后,还继续紧接着宣认"我们信独一、圣洁、大公、使徒的教会."有些读者可能会疑问:基督徒崇拜、信靠、委身的对像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教会不是上帝,只是一群有特定信仰的人(基督徒)组成的团体,为何会在信经中出现?为何谈过父、子、灵之后,仍要提到教会?难道教会是基督徒的信仰对象?  相似文献   

20.
将身体献上     
罗江涛 《天风》2003,(12):46-46
论到奉献,我们可能很自然地会想到钱财的奉献,似乎那就是奉献的全部内容。但那样去理解奉献,实在是太片面了。奉献可以说,是我们每个基督徒都具备的行为,也是我们信仰生活的一部分。基督徒该如何去理解奉献的内涵,如何过一个奉献的生活呢? 保罗说:“弟兄们,我以上帝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他这话是对“弟兄们”而言的,意即我们每一个基督徒都有奉献的资格。保罗以上帝的慈悲劝我们献上,所以我们今天的奉献,并不是被强迫或慑于权势而被命令去奉献,乃是因着上帝的慈悲,也不是因为被惧怕所驱使,而是为着爱和慈悲。那我们当怎样奉献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