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叉影响还是直接影响?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勉  李海  魏钧  杨百寅 《心理学报》2011,43(5):573-588
考察了带有方向性的两个工作-家庭冲突变量(工作对家庭的冲突、家庭对工作的冲突)对一些常见的结果变量的影响, 检验了交叉影响模型和直接影响模型在中国样本中的适用性。以工作优先行为规范为基础, 在来自中国企业的管理人员的两个样本中发现:家庭对工作的冲突对工作相关结果(工作满意感、留职意向、组织承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而工作对家庭的冲突则没有显著影响; 工作对家庭的冲突对生活满意感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本文的发现表明交叉影响模型可以作为解释中国管理人员工作-家庭冲突影响机制的理论, 而直接影响模型不能推广到中国样本中。  相似文献   

2.
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探讨特殊教育教师情绪智力对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投入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和工作投入量表,通过整群取样选取河南省7所特殊教育学校共256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特殊教育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和工作投入在性别、有无孩子及年龄方面差异显著。就工作家庭冲突水平而言,女教师显著高于男教师,有孩子的教师显著高于没孩子的教师,30-40岁的教师冲突水平最高,30岁及以下教师次之,41岁及以上教师最低;在工作投入水平上,女教师显著低于男教师,有孩子的教师显著低于没孩子的教师,41岁及以上教师投入水平最高,30岁及以下教师次之,31-40岁教师最低。(2)特殊教育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情绪智力、工作投入均呈负相关;情绪智力与工作投入呈正相关。(3)特殊教育教师情绪智力对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从人?环境匹配理论的视角探讨工作和家庭边界弹性能力和边界弹性意愿对个体工作?家庭冲突和工作?家庭增益的交互影响。通过问卷法共获得494份有效数据, 基于多项式回归分析和反应曲面分析的结果表明:工作弹性能力与工作弹性意愿的匹配对工作→家庭冲突有显著的负向效应, 对工作→家庭增益无显著影响; 家庭弹性能力与家庭弹性意愿的匹配对家庭→工作冲突、家庭→工作增益有显著的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4.
为了考察工作-家庭冲突对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人格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利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870名被试进行施测.结果:工作干涉家庭和家庭下涉工作对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预测作用,且呈显著负相关;但对工作满意度都没有直接影响.大五人格在其中具有凋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林丹瑚  王芳  郑日昌  蒋奖 《心理科学》2008,31(3):692-695
本研究通过对30名高校教师连续14天的日记式追踪研究,探讨了工作家庭关系的特点及其与工作特征、性别等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家庭促进主要受到个体内因素影响,具有动态变化特点;2)高校教师体验到的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家庭促进之间存在较弱的负相关;3)工作要求能正向预测工作家庭冲突,工作控制能负向预测工作家庭冲突,同时对工作家庭促进有正向预测作用;4)性别可以调节工作要求与工作家庭冲突之间的关系,对男教师来说,工作要求对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作用更小.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探讨了主动性人格与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并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个人-工作匹配的中介效应和工作-家庭冲突对该效应的调节效应。研究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个人-工作匹配量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和工作满意度量表对8所小学420名教师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主动性人格对个人-工作匹配和工作满意度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个人-工作匹配在主动性人格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着中介作用;(3)个人-工作匹配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受到工作-家庭冲突的调节,即工作-家庭冲突可以降低个人-工作匹配对工作满意度的正向影响。因此,主动性人格和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考察新冠疫情期间,工作-家庭冲突是否通过职业倦怠增加中小学教师抑郁水平,以及心理弹性是否调节该中介作用。1127名中小学教师参与线上调查,完成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问卷、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及中学教师心理弹性量表。结果发现:(1)大多教师疫情前后工作生活情况、工作-家庭冲突与抑郁的状况变化不大,少数教师疫情期间工作生活情况、工作-家庭冲突与抑郁状况变差或好转;(2)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抑郁、职业倦怠呈正相关,三者均与心理弹性负相关;(3)控制额外变量后,职业倦怠是工作-家庭冲突与抑郁间的中介变量,在疫情期间工作生活状态更好、更差以及与疫情前后没有差别的教师中均成立;(4)对于感知疫情后情况更好的教师,心理弹性调节了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对于感知疫情后情况更差的教师,心理弹性调节了职业倦怠与抑郁的关系。因此,缓解工作-家庭冲突和职业倦怠、提高心理弹性可减少中小学教师抑郁,保持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通过对1149位高校教师的问卷调查,探讨了高校教师工作家庭关系的特点及其与工作特征、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结果发现:1)高校教师体验到的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家庭促进存在较弱的负相关.2)男性教师体验到的家庭-工作冲突显著高于女性教师,在工作-家庭冲突和工作家庭促进方面差异不显著.3)工作要求能正向预测工作家庭冲突和工作家庭促进;个人对工作家庭平衡的控制感能降低工作-家庭冲突、提升工作家庭促进,但同时也会使家庭-工作冲突增加.4)工作家庭促进会显著地提升教师对工作和家庭的满意感.工作-家庭冲突会削弱工作满意度,家庭-工作冲突则会导致家庭满意度下降.  相似文献   

9.
工作家庭冲突对电讯人员工作倦怠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义忠  曾垂凯  时勘 《心理科学》2007,30(4):940-943
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问卷、工作倦怠问卷(MBI-Gs)和一般健康状况问卷(GHQ-12)调查了某国营电讯公司526名员工。中介回归分析(Mediating Regressin Analysis)的结果显示,工作家庭冲突及其两个子成分(工作浸扰家庭和家庭浸扰工作)都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工作倦怠对工作家庭冲突影响心理健康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具体而言,工作浸扰家庭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受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的完全中介;家庭浸扰工作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受工作倦怠所有三个子成分的完全中介。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旨在分析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结构并编制适合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问卷。在文献分析基础上,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分析1025份问卷数据,确定了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包括工作干扰家庭和家庭干扰工作两方面,两方面均包括情绪情感、心理资源和行为方式三维度。编制的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问卷共22个项目,信效度良好,适合用来分析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以207名企业员工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分层回归分析统计方法,考察了工作投入与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并考察了组织支持感在工作投入与工作家庭冲突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工作投入对时间冲突和行为冲突都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组织支持感在工作投入与行为冲突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71名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调查,探讨了组织分割供给与工作情绪衰竭的关系,以及工作心理脱离和工作→非工作冲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1)组织分割供给不仅可以通过工作→非工作冲突的中介作用负向影响工作情绪衰竭;(2)还可以通过依次影响工作心理脱离和工作→非工作冲突进而负向影响工作情绪衰竭。因此,组织分割供给对个体的非工作角色和工作角色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358名企业员工,探讨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FSSB)对工作满意感和离职意愿等工作态度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FSSB对工作满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离职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2)工作-家庭增益在FSSB与工作满意感之间起着中介作用,而工作-家庭冲突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工作-家庭增益与冲突在FSSB与离职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均不显著。(3)边界控制感调节了FSSB—工作-家庭增益—工作满意感这一中介过程。本研究提示可通过干预FSSB来提升员工的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和北美两个样本中,探讨了工作家庭冲突模型的共性和差异。首先使用多组验证性因子分析找到适用于中美样本的模型,然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层次回归进行假设检验。结果显示,中美员工感知到的工作-家庭(家庭-工作)冲突在工作(家庭)角色压力和心理抑郁的关系中都起中介作用。此外,情境的差异导致中美员工在工作支持和家庭支持的调节作用上有不同的表现,即中国员工感受到的工作(家庭)支持对角色压力和冲突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在北美样本中,工作支持负向调节工作角色压力到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而工作支持和家庭支持正向调节家庭角色压力到家庭-工作冲突的关系。本文的发现能够帮助管理者意识到情境因素的重要作用,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15.
工作家庭冲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工作家庭冲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角色交互冲突 ,它对于了解人的胜任特征模型和提高人力管理的效率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在银行、科研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的有关工作家庭冲突的调查结果表明 ,较之家庭—工作冲突 ,工作—家庭冲突能较好预测员工的工作压力 ,它通过工作压力间接地对工作满意感起作用 ,女性员工的工作态度更容易受到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探讨社会支持对农村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及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家庭促进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工作家庭平衡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351名农村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农村教师社会支持、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家庭促进与工作投入之间彼此显著相关;(2)社会支持通过工作家庭冲突和工作家庭促进的多重中介作用影响农村教师的工作投入水平。这表明社会支持不仅能直接影响农村教师工作投入度,也能间接地通过工作家庭平衡对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工作-家庭资源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208份双职工夫妻配对数据,探讨配偶的善意性别偏见对职业女性工作繁荣的中介机制与边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配偶的善意性别偏见负向预测职业女性的工作繁荣,家庭-工作冲突中介了配偶的善意性别偏见与工作繁荣的关系;同时,职业女性的工作中心性调节了家庭-工作冲突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降低职业女性的家庭-工作冲突,减少善意性别偏见,促进工作繁荣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考察上下级沟通对工作应激源-心理及生理应激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上下级沟通的两个维度及时告知和指导、积极表达对应激源-应激有不稳定的、不强烈的调节作用,既表现为及时告知与指导对工作-家庭冲突与心理应激、对工作负荷-生理应激有缓冲作用(负向作用),也表现为积极表达对工作-家庭冲突-生理应激、及时告知和指导对攻击行为-心理应激有增强作用(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中华  赵晨 《心理学报》2014,46(4):552-568
为探讨工作家庭冲突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倾向的影响, 以国内某大型制造企业集团位于北京、杭州、西安等地7家分公司的545名员工为样本, 采取问卷调查法在两个不同时段获取数据, 考察了角色压力(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和角色超载)在工作干涉家庭和家庭干涉工作这两种对偶冲突模式与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角色压力在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工作满意度在角色压力和离职意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有助于分析工作家庭冲突的深层原因并采取恰当的干预策略, 降低工作家庭冲突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倾向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348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 运用《教师工作家庭冲突问卷》、《教师自我决定动机问卷》与《教师职业倦怠问卷》, 探讨了自我决定动机在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 (1) 中小学教师自我报告的工作干扰家庭水平高于家庭干扰工作水平;(2)家庭干扰工作、工作干扰家庭与自我决定动机、职业倦怠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3)自我决定动机在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过程中所起的中介效应显著, 具体为在家庭干扰工作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在工作干扰家庭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