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海德格尔在"真理"问题上立场之改变标志着其"存在"运思的转换,根本说来,这体现在此在(Dasein)之"此(Da)"的意义置换:<存在与时间>中,"此"意味着此在生存论诸环节的敞开;<论真理的本质>中则意味着存在之澄明.由此,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的追问从"此在之真理"过渡到了"存在之真理",也即是从间接说及存在转移到了直接去说存在、存在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试图揭示的是实际生活原本的"没落-反没落"的动荡不安和艰难,哈贝马斯试图达到的则是普遍共识意义上的真理,这使得后者不得不面对一些难题;哈贝马斯的认识论和主体哲学的立场和思路,难逃"反思"范围的方法,使得他不能彻底地把握前理论的生活世界;海德格尔的作为意蕴、境域的世界是哈贝马斯所谓的生活世界、三个世界、社会、系统、语言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在思考存在的过程中,海德格尔持续关注人的本质问题。针对传统形而上学对人的定义,海德格尔直言人无本质。而他同时又说明,人的本质在于绽出的生存。前期的他力图重新定义"主体性"以替代传统形而上学的主体性。这一做法后来被他自己质疑,最终导致了他的"转向"。本文以真理为线索,试图揭示海德格尔前期对人的规定之得失,并考察他在后期如何通过存在的真理为人的本质奠基。最后试图说明,海德格尔提出的使人成其本质的方式对具体实践缺乏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用Ereignis取代"存在",意在摆脱存在的"有化",使存在归其本源并与价值的虚无剥离开来。Ereignis的本质不是存在的虚无,而是"无"之"在"即"无化"。"人"作为"有死者"对Ereignis的领会,本质上是对界限及有限性的领会,"无"乃是"剩余",Ereignis也见证了人之"无"。透过"话语"(Sprache)而通向"语言"(Sage)即真理,必诉诸于"最后之神",但"最后之神"到底反映了西方话语的有限性。  相似文献   

5.
诠释学在其发展中面临着说明与理解、真理与方法之间的对立。利科将诠释学巧妙地嫁接在现象学之上,并在结构主义的中介下避免了海德格尔的捷径式存在诠释学的弊端,从而发展出一种迂回长程的作为现象学变体的诠释学哲学。利科诠释学的基本精神首先体现在利科的"文本"理论中。利科的"文本"理论吸取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现象学的积极因素,通过结构的"间距"和主体的"占有"两个方面来解决诠释学难题,从而让结构的说明与主体的理解融合为一;据此,利科先通过行动与文本的同构,扩展和深化诠释学向行动领域,进而又在叙事理论的支撑下在时间视域中考察主体的自我理解,从而实现了迂回策略下超越诠释学难题的三重递进。  相似文献   

6.
张柯 《哲学研究》2022,(2):97-108
海德格尔于1930年10月8日发表重要演讲《论真理之本质》,在与此演讲密切相关的次日聚会中,人们讨论了一个主体间性问题,即“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移置到另一个人的位置中去”。海德格尔为此解读了《庄子》“鱼之乐”(濠上观鱼)文本,不仅对该问题作出肯定回答,而且照亮了《论真理之本质》的晦涩旨趣。国际学界对这一事件有诸多解释,但既有解释都未解决一个根本难题,即海德格尔对“鱼之乐”的解读何以同时做到既回答了主体间性问题,又照亮了《论真理之本质》的晦涩旨趣。本文通过把《论真理之本质》的旨趣明确为“从存在领会到存在历事之转向”,首次解决该难题并重构海德格尔对“鱼之乐”的解读思路,进而揭示其中更深层的意蕴。海德格尔基于“历史性切近”立场对《庄子》文本的创造性解读,堪称东西方思想对话的一个历史性事件。  相似文献   

7.
"理解康德就意味着超越康德",这句话对于德国观念论、新康德主义以及海德格尔来说都是适用的,但德国观念论是在康德的思想道路上超越康德,新康德主义与海德格尔则可能是在重建康德。海德格尔对新康德主义的批评以及与卡西尔在达沃斯的交锋都是源于他们各自对康德哲学核心问题的不同理解,本质上还是由彼此不同的哲学立场所决定的。具体而言,是新康德主义的知识论立场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立场,以及由此而来的对康德哲学知性与逻辑的强调,或者是对康德哲学感性、有限性以及先验想象力的重视。不过,在卡西尔与海德格尔之间,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他们思想对话的交汇点,而这恰恰是他们在达沃斯之后可以继续对话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哲学本质上就是诠释学。对概念的理解与解释,构成了哲学工作的核心。作为一个哲学概念,"interpretation"通常与诠释学关联在一起,有时甚至就被看作"诠释学"的同义词。然而,在哲学文献中,这个词往往是不同语词的翻译,比如"hermeneutics"、"Interpretation"、"Auffassung"或"Auslegung"。虽然作为翻译的结果,这些词都有一个统一的形式"interpretation",但其意义或用法不尽相同,甚至完全对立。从诠释学的视角对"interpretation"这一术语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维特根斯坦意义理论的呼应和补充:语词的意义不仅在于其用法,也在于对其用法的理解与解释。  相似文献   

9.
在胡塞尔现象学伦理学中,先验自我具有意向性之指向性与构造性特征,一切价值和意义都是出自先验自我之意识之授义活动,先验自我成为了一切行为之极点,胡塞尔现象学伦理学中展显出的主体性是一种"先验主体性"。海德格尔将"此在"作为突破口从三个方面对胡塞尔先验主体性性理论作出了发展改造。海德格尔从本质上把此在归结为与他人在世界之中的"共在"。因此,海德格尔现象学伦理学中展显的主体性是一种"共在主体性"。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伦理学是一门源始伦理学。共在主体在源始伦理中的本真生存即是领会良知的召唤、切近存在之真理以及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10.
贝蒂关于诠释学方法论的"自主性原则",是其四项诠释原则的理论起点,也是其诠释学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自主性原则"为切入口,对贝蒂的诠释学方法论进行厘析考辨,着重讨论自主性原则所涵摄的两方面内容——诠释对象的独立自主性和诠释标准的内在固有性,由此透视贝蒂诠释学体系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立场,继而昭明其方法论诠释学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从西方概念史的角度介绍了古希腊词hermeneutike(德文Hermeneutik,诠释学)与Interpretation(解释)的同义关系,进而又从Interpretation(解释)在西方近代时期所发展出来的两种涵义,即Erkl?rung(说明)和Auslegung(阐释)中简洁地指出了近代诠释学与当代诠释学的本质差异,从而详尽辨析了Auslegung(阐释)这一狄尔泰、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关于Hermeneutik(诠释学)的最关键概念是当代哲学诠释学的本质和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探寻艺术之本质是从艺术作品入手的,因其主张"从已有的事物"出发。"世界"和"大地"是海德格尔解构艺术作品时所提到的两个相关相属的概念,海德格尔认为"世界"具有敞开性,而"大地"具有遮蔽性,二者一敞一蔽,在相互"争执"的关系中,"真理"得以生成。从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视角切入,对艺术作品的本源、艺术作品中的"世界"与"大地"及艺术作品中存在的"真理"这三个方面做进一步的拓展与研究,从而将"世界"与"大地"、"真理"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与内涵明朗化。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所言"艺术是真理之自行设置入作品",从而"自行发生"?如何追寻海德格尔所示之"大地"?如何寻找裂隙探入深渊,最终得以去蔽,拥抱世界?禅宗关于佛的精神世界与海德格尔所揭示的真理,诗意的世界,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文章便是借助禅宗的相关观点来阐述艺术家关于去蔽打开意识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纯学术的立场看,邓小平从来没有像经典作家们那样创作出任何理论名篇,因此,直 到今天仍有一批学者感到困惑:邓小平理论究竟是哪种意义上的"理论"?把邓小平当作理 论家,是不是中国"以吏为师"的传统在新时代的表现? 不必讳言,中国确实存在"以吏为师"的传统,当今时代确实也有人从这一意义来理 解"邓小平理论"。然而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如果站在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立场,就会 看到,邓小平理论根本不是从"纯"学术的意义来讲的,而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立场来讲的,是在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诠释学的立场上来讲的。  相似文献   

15.
伽达默尔多次指出,哲学诠释学与后期海德格尔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笔者将尝试一种新的思路,即基于对存在历史之思的形态、方法和内容的基本把握,来明确后期海德格尔的探究方向和任务,分析伽达默尔对海德格尔"转向"问题和存在历史之思的论述,从而理解伽达默尔对后期海德格尔思想的把握。这种把握最终表明,无论是在现象学方法的采纳上,还是在主题概念的借鉴上,哲学诠释学都在相当程度上因循了存在历史之思,而后者正是后期海德格尔思想的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论述海德格尔提出的"真理问题的形而上学"及范畴问题的三个视域,本文探讨了1912至1916年间,海德格尔是如何让逻辑重新获得哲学上的意义的,即如何通过确定真理的存在重新在逻辑与存在之间建立起关联的.  相似文献   

17.
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和海德格尔后期存在论都将艺术看作为一次真理的去蔽。伽达默尔后期的《言辞与图像》使他在同海德格尔不相抵牾的情况下超越了海德格尔。他将存在分为三种等级:混沌、已经变成的存在和混沌向已经变成的存在的变化。变化有两种形式:精神能量和运动。运动中没有存在的真理。在精神能量的变化方式中,真理自身显现出来。艺术的存在方式就是精神能量式的变化方式。精神能量决定了艺术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8.
反本质主义美学并不是一个美学流派,而是一个边界模糊、理论旨归多样的美学思潮,它更多地指涉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思维态度。它在理论的最根本处对传统美学的最核心问题,即"美是什么""艺术是什么",发问并进行彻底清算。它是在哲学和艺术发生了根本变化的后现代语境中进行着的一种美学思维和观念上的革命。反本质主义美学以后现代境域中的审美现实和艺术实践的变化作为问题的起点,以变化了的后现代哲学思维模式为理论的方法论武器,对传统美学基于其上的元问题采取的是放弃的态度和立场。这是反本质主义美学的理论可能的基础,也是反本质主义美学的理论使命。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字诠释学以"字本位"为特征,但其对意义的解释则需要借助解释主体介入原则和解释文本独立原则。如何处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则是西方诠释学传统讨论的主要内容。根据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文字诠释应当以思想阐释为前提,而文学阐释则应以哲学阐释为根据。虽然二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别,但它们都可以被看作通向真理的不同道路。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海德格尔晚期主要的研究,而诗是最纯粹的语言;语言是存有之屋,解明语言之存有即开显道之存在。海德格尔是透过诗之言说,来指向道的超越性。对海德格尔而言,荷尔德林是最纯粹的诗人,其作品《荷尔德林与诗的本质》以荷尔德林及其诗作来讨论诗与语言的本质。海德格尔的诗之理论可分成三点:1.诗是所有艺术形式之本质,但并不意味所有的艺术形式均可化约为诗。2.诗是所有艺术形式之本质,此一事实乃建立于语言本质之上;即真理的兴发及无遮蔽。3.诗包含了语言与艺术作品之显现。以诗与思的本质作为出发,解明诗的语言即是真理的生发,诗作为语言最高的艺术形式,真理的语言即是诗,而诗则是作为语言艺术最高的真理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