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术后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妇科领域开展相对滞后,镇痛管理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目前仍存在许多认知误区。综述了ERAS在妇科围术期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术前宣教不完善、多学科协作衔接不当、医患旧理念根深蒂固、镇痛管理不规范及人性化医疗匮乏等。对此提出如下解决对策:提高术前宣教内容质量、以人性化医疗为基础统一多学科ERAS开展的初衷与目的、通过本土化数据不断完善ERAS指南以及呼吁妇科围术期镇痛管理指南的出台,以此为妇科ERAS工作的完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探讨与传统的围手术期干预方式相比,ERAS理念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取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12个月内我院6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经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利用随机数表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并做术前疼痛指标的评估笔记。随后对两组分别采用ERAS指导下的围手术期干预以及传统理念下的围手术期干预。两组患者术后6小时、24小时、3天、5天的疼痛情况进行VAS评分。对出院的患者进行术后为期1年的随访,评价髋关节的功能,并记录相关的数据信息。结果,试验组术后6小时、24小时、3天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天的VAS评分两组无明显差距。试验组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一年髋关节Harris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P0.05),ERAS理念指导下的围手术期干预术后效果优于传统方法,对减少患者术后痛苦,减轻患者及社会医疗负担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探讨围术期镇痛管理中的护理角色,回顾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围术期对患者进行的全方位镇痛健康教育指导,突出了护士在镇痛治疗中的基础作用。护士参与围术期镇痛管理不仅减轻了临床麻醉医生的工作量,同时也优化了镇痛管理流程,使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镇痛服务,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了医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并且围术期对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提供舒适化麻醉,术后加强镇痛随访,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极大降低了患者术后疼痛,为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提供必要条件,同时提高了麻醉医生、外科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外科手术后疼痛管理仍然是医学挑战问题。良好的术后镇痛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的前提条件。我们应当正确认识疼痛,建立一个发展良好、专门的急性疼痛服务组织,并在围手术期应用最新的急性疼痛管理指南,了解止痛药和不同的镇痛技术优缺点。总之,以团队为基础、以病人为中心、强调多模式镇痛和预防性镇痛的方法将为患者提供优化的、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镇痛体验,从而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正>麻醉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外科紧密相连,麻醉不仅降低了手术死亡率,而且协助外科打开一个个手术禁区,可以说,没有麻醉学进步就没有现代外科学的快速发展。当今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已成为外科领域的共识,其核心是在围术期各个阶段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和应激,以达到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麻醉参与ERAS的各个环节,因此麻醉与外科也就成为一种不可  相似文献   

6.
从细节着手围手术期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文关怀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需要从细节着手贯穿始终的系统工程。作为麻醉医生,与患者的接触通常仅限于围手术期。除了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麻醉外,还必须注意围手术期的各种细节问题。只有把术前、术中、术后各个阶段的各种"小事"做好了,才能充分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这既有利于患者的健康,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围术期患者之家和舒适化医疗的理念为麻醉医生向围术期医生转变提出客观要求,围术期医学成为麻醉学的发展方向。但转变成为围术期医生,又受传统观念、体制、医生数量和技术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向围术期医生转变:尽量做好麻醉科普教育;推进麻醉门诊建设,加强术前访视;强化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细化围术期麻醉管理;强化多学科疼痛管理;进一步加强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相似文献   

8.
人文关怀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需要从细节着手贯穿始终的系统工程.作为麻醉医生,与患者的接触通常仅限于围手术期.除了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麻醉外,还必须注意围手术期的各种细节问题.只有把术前、术中、术后各个阶段的各种"小事"做好了,才能充分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这既有利于患者的健康,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外科手术患者的血糖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糖尿病患患者数的迅速增加,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也越来越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与外科手术相互影响,一方面,手术应激可进一步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紊乱;另一方面,合并糖尿病使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甚至死亡的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完整的术前评估,良好的术前、术中、术后血糖管理是糖尿病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平稳渡过围手术期、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术后疼痛对患者围术期体验、术后康复及远期预后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术后疼痛管理能提升围术期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并降低术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当前,我国的术后疼痛管理仍存在镇痛不规范、镇痛模式单一和患者围术期镇痛满意度较差等问题。近年来,多模式镇痛逐渐成为围术期疼痛管理的核心。基于多模式镇痛理念,进一步改进药物干预方案、进一步加强神经阻滞及硬膜外镇痛技术的应用并进一步提升术后疼痛管理的患者满意度是当前亟需麻醉科医师重视并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回顾我国术后疼痛管理现状,提出改进术后疼痛管理的建议,以促进围术期疼痛管理水平及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手术是医疗服务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对围手术期管理的研究日益深入。随着加速康复理念、手术安全核查表、日间手术等围手术期管理的日益改进、更新,手术质量逐步提高,康复效率逐渐加快。随着对围手术期认识的加深,笔者认为应进一步拓展围手术期定义范畴,将其结束节点进一步延伸至恢复日常生活工作。同时,从手术质量、康复效率及治疗成本三方面设定相应指标,全面、统一评价围手术期管理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逐步提高患者围手术期体验。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麻醉学科在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救治、疼痛诊疗等多方面取得巨大进步,成为临床医学中覆盖广泛、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医学学科。麻醉医师不仅是麻醉技术的实施者,而是更多地参与到围术期患者的医疗决策中,为保障围术期安全、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术后恢复、改善预后做出重要贡献。围术期医疗管理新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以麻醉医师为主导,多学科合作优化诊疗方案,以降低围术期并发症,提高临床诊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支  相似文献   

13.
随着ERAS概念的提出和临床实践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外科亚专科接受这一理念,越来越多的手术患者因此受益。麻醉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为外科学的进步提供了强大支持和保障,但国内随着重症医学和疼痛学分别从麻醉学中独立出来,麻醉学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2016年新一届麻醉学会主任委员熊利泽教授提出了从麻醉学到围术期医学的学科发展方向,引起国内外学者的热议,因此,需要麻醉在ERAS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围手术期给予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选取因STEMI行急诊PCI术患者160例,其中80例于PCI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40mg,80例术前未给予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进行研究。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超敏C反应蛋白值,PCI术后与术后1个月心功能情况。结果显示围手术期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优于非阿托伐他汀组(P〈0.05)。因此,围手术期给予负荷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妇癌患者术前告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手术是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术前谈话告知是外科手术不可缺失的必要步骤,也是保障围手术期安全的关键步骤之一。新的医疗环境对术前谈话提出新的挑战,本文就患者、家属和医者三方面进行反思,探讨新形势下术前告知的深层次问题和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外科手术是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术前谈话告知是外科手术不可缺失的必要步骤,也是保障围手术期安全的关键步骤之一.新的医疗环境对术前谈话提出新的挑战,本文就患者、家属和医者三方面进行反思,探讨新形势下术前告知的深层次问题和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7.
探讨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指征的判断标准和围术期的治疗策略。11例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围术期给予吸氧、前列腺素E1等降低肺动脉压力的综合治疗。结果11例手术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经随访肺动脉压力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术前全面检查、综合分析以明确手术指征是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的根本,其中肺血管纹理是一个最重要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评估RPH-Block优化手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重度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重度直肠脱垂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选用RPH-Block优化手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法,对照组选用STARR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和随访指标。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分析,发现研究组术后3d疼痛评分、5d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随访指标分析,发现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3个月Longo ODS评分、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Longo ODS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Longo ODS评分(均为P0.05),两组临床有效率和满意度均达较高水平。重度直肠前突治疗上RPH-Block优化手术联合硬化剂注射类同于STARR手术,其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探讨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指征的判断标准和围术期的治疗策略.11例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围术期给予吸氧、前列腺素E1等降低肺动脉压力的综合治疗.结果11例手术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经随访肺动脉压力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术前全面检查、综合分析以明确手术指征是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的根本,其中肺血管纹理是一个最重要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20.
麻醉医生与人文关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围手术期倡导人文关怀是必须的,麻醉医生从技术至上走向人文关怀将成为现代医学模式在实践中转化的必要条件,具体表现在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麻醉医生只有富于人文修养,方能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