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指导自身的道德建设,秉承与时俱进的理念对自身道德建设提出鲜明的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救国"为己任,在反对三座大山压迫的过程中提出道德建设的新任务;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以"立国"为目标,在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的同时,使道德建设步入了社会主义新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富国"为任务,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党的道德建设迈入新征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强国"为使命,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党的道德建设新境界。总结党的百年道德建设历程,主要经验有:党的道德建设需要以先进的道德理论为指导;党的道德建设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党的道德建设的内容需要坚持与社会主义经济、法律、文化相适应、相协调、相承接。总之,研究党百年道德建设的基本经验,有助于保证共产党人不忘初心,进一步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有利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2.
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加强革命道德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武装,传承传统美德、培育优良作风,塑造崇高精神、强壮精神支撑,厉行纪律法规、倡导"五爱"公德,培养造就富有高尚情操的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革命者和建设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培育"四有"公民.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强调领导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着力抓好关键少数、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的道德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强化制度和法治保障,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培养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面向未来,我们党要走向继续成功,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持之以恒地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奋力谱写出道德建设更为精彩的崭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中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贯穿到道德建设各方面,以主流价值建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指引道德实践,引导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总体要求"中还指出: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法治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之中,以法治的力量引导人们向上向善。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新时代公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彰显着新时代性的鲜明特征和品格。《纲要》的新时代性,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纲要》始终,无论是逻辑框架、内容安排,还是理论分析、实践举措,《纲要》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都是对习近平关于公民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坚守和实践运用;体现为《纲要》总结了2001年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经验,坚持守正创新,赋予其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鲜活内容,使我党对公民道德建设基本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体现为《纲要》适应新时代的呼唤,深刻揭示了道德领域问题的根源,丰富发展了公民道德道德建设内容体系,科学界定了个人品德的内涵,精辟概括了中华传统美德,提出了弘扬中国精神的新要求,在公民道德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实现了新时代的重大突破,为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5.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发生巨大变化,同时引起社会精神生活的剧变.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虽然积累了很多经验,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总体上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因此,确立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道德建设体系,越来越提到理论和实践的议事日程上来.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已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需要的体系框架:以马克思主义为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建立良好社会风气,为道德建设的原则要求和目的;确立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五爱”为基本要求的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以教育与法制相结合的道德建设基本途径,等等.这几个方面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构成了道德建设的体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发展趋势,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公民道德人格的重塑,不仅对于公民个人的自我完善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推动社会伦理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影响深远。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适度经济条件;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营造和谐社会氛围;有效提升公民道德自觉意识,培育良好道德能力是新时代公民道德人格重塑的社会基础。主体性、发展性、实践性是新时代公民道德人格重塑的核心原则。注重全面引导,协同推进公民道德教育;激活内生动力,引导公民主动提升道德修养;构建公正合理、运行顺畅的道德回报机制是新时代公民道德人格重塑的实现路径。以重塑公民道德人格为落脚点和着力点,不断提高公民道德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全面提升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7.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原则与基本方略,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至上"的理论品格与精神实质。从伦理学视角看,这一重要思想鲜明地彰显了"人民为大"的至善伦理,是一种"大"伦理观。称谓这一伦理观为"大"伦理观,是因为它在内涵上全面覆盖了经济-民生、政治-行政、文化-文艺、生态-环境等伦理诸领域,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各方面,在实践上则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指引。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其中也包括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伦理文明。从新时代理论创新之辩证综合立场来看,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伦理文明,作为坚持和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体现,就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挖掘中华五千多年伦理文明宝库的同时,将中华民族的伟大伦理道德成果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价值体系之中,并自觉地在人类道德的总库中汲取优秀成果,即在坚持中华民族现代伦理文明的社会主义时代性和吸取现代性积极成果的同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伦理文明和社会主义道德中的中华民族性。  相似文献   

9.
《哲学研究》2022,(1):127-128
<正>2022年下半年,党的二十大将在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新征程上,本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现实问题带动理论研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哲学贡献。  相似文献   

10.
《哲学研究》2022,(6):128-129
<正>2022年下半年,党的二十大将在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新征程上,本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现实问题带动理论研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哲学贡献。  相似文献   

11.
《哲学研究》2022,(3):127-128
<正>2022年下半年,党的二十大将在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新征程上,本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现实问题带动理论研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哲学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新时代背景下,道教的现代化转型及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新时代背景下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主要有三重内涵,即构建新时代道教话语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中国发展美好蓝图,积极促进道教与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虽已确定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坚持的重要原则,但在学界对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正当性仍有不同程度的分歧与存疑。因之,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正当性的证成,则是推进我国法治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转型亟需深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从法律与道德价值的同源性与交叉性、法律与道德规范的同宗性与交叠性、法律与道德功能的独特性与互补性,立论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原则正当性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1955年到1957年初,毛泽东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基本状况、作用,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都曾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今天重新学习毛泽东的这些论述,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坚持两者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保持社会稳定,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对于普及社会主义道德,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执政党道德建设理论的基础上,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创造性地谋划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取向,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他律与自我修养相结合,以反腐倡廉为抓手,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最终目标的执政党道德建设的总体布局,它对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意义,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执政党道德建设理论提高到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区心理学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新时代中国社区心理学需要坚持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推进理论建设;以新时代社区心理建设为场域,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构建新时代中国社区心理学服务路径,助推人民共同富裕。总体而言,中国特色社区心理学的理论建设与实践探索需要关注新时代社区发展中涌现出的新问题,提出解决中国社区发展问题的中国办法和中国方案,努力推进中国社区心理学新形态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决议》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基本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并在第四部分专门论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问题。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作了科学的说明,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下面仅就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和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问题以及三者的相互关系谈点学习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德治国”首先要求搞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当前道德建设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加强道德理论建设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加强道德制度建设 ;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道德建设结合不同时期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具体任务而展开,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921年至1949年,通过土地改革进行乡村伦理秩序重建的革命性探索;1949年至1978年,在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强化国家政治权威的建构,产生乡村道德生活同质化的倾向;1978年至2012年,在农村改革和乡村社会转型中推进伦理变革与道德建设;2012年以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重构乡村发展伦理,全面推进乡村道德建设.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和方法,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从乡村实际出发,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道德建设的内在逻辑和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五四运动,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初步形成,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最终形成,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得以传承并创新发展.中国革命道德创新发展的百年历程呈现出鲜明的规律特征,为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历史借鉴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