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前天跟国内一位朋友通电话,她告诉我一件事:一大早就接到两个电话,一个自称是银行打来的,说她的信用卡透支10万元,要她赶快还款;另一个显示是电话局打来的,说她上月电话费有几千元没有缴纳,让她去交钱。她纳闷不已:第一,她没有信用卡;第二,她每天上班,在家的时间屈指可数,不可能一个月有几千元电话费。整个上午她就忙于核实这件事,最后查明是诈骗电话。虽然没有蒙受损失,算是有惊无险,但心情却坏掉了。朋友说:这个世界怎么这样  相似文献   

2.
<正>题记:身体是代替我们表达无意识的好朋友【我的喉咙卡住了……】小丽来咨询时穿着一套黑色的运动服,她有些紧张地坐在我面前,小心翼翼地看着我说:"张老师,你觉得我这是不是得了什么怪病了?上周我表姐结婚,婚礼上大家都要讲两句祝福的话,轮到我时我的喉咙居然卡住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我好歹也是个研究生,丢人丢大了。"看到小丽笑着说这件事,我也笑着说:"虽然你  相似文献   

3.
<正>周二早晨来到心理咨询室,刚刚整理完一些资料,就有一名女生微笑着走进来,这名女生白皙漂亮,穿着也很时尚。她很轻松地问我,"老师,您有时间么?我想找您谈谈。"看到这名女生,我感觉很疑惑,一般来咨询的学生都是心情沉重、满面愁容,不少同学一说自己的问题就像要哭起来。但是她这么早就来找我,肯定有一些紧急的事。在沙发上坐定后,她告诉我她叫吴莹,然后她突然冒出一句:"老师,我很厌世。"这个问题很  相似文献   

4.
正一位相识多年的朋友从外地来我所在的城市发展,我知道消息的时候,她已经坐在了一家小饭馆里等我。我急匆匆地赶了过去,简单寒暄之后,我便责怪她为什么不早告诉我,我也能去接接站,帮她拿点东西。她笑着说不想给我添麻烦,我也不好再说什么。看着风尘仆仆的她,我忽然想起一件事:  相似文献   

5.
<正>这是对边缘性人格障碍者个案的督导。来访者是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对她的咨询是一个长程个案,持续了半年多。督导为一对一的个别督导。这是第六次咨询结束后的督导。咨询师:"这次咨询结束我充满了惊讶和疑惑。"督导:"为什么?"咨询师:"她一坐下来就说她准备下周一去上班。我就问她接受了哪一份工作,因为上周她还在为四份工作中接受哪一份感到困惑呢。但她居然说她拒绝了上次说过的四份,而接  相似文献   

6.
正安安说,要开一间咖啡店,取名"花·生",花时间,生活。她是我的大学同学,我还在教室里老老实实听课的时候,她已是一名走入社会关心民生疾苦的记者。那会儿,老师经常说,要是你们也能像那谁谁一样,我也可以不管你们。是呀,三流大学的学生,进电视台,做记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正在等待幸福,那么你已经错过它了。 在我作了关于幸福的讲座后,听众中的一位妇女站起来说,“我真希望我丈夫也来听你的讲座。”尽管她非常爱她的丈夫,她解释说,但和一个不快乐的人相处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位女人促使我把我一直探索的东西──认真对待幸福的理由──用笔写出来。我告诉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尽可能地在我们的配偶、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朋友面前表现得快乐。如果你不相信我说的,那么问问孩子,有一位忧郁的父亲或母亲是什么滋味。或者问问父母,如果他们有一个不快乐的孩子,他们会遭受怎样的痛苦。我不是一…  相似文献   

8.
朋友开了家陶器厂,依托大汶口文化精华做起了仿古陶生意。一开始还算红火,可几年下来生意就陷入了困境。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十种式样可仿,自己看着也不美了,更别说销路了。库存产品越来越多,朋友也是一筹莫展。我建议朋友不妨扔掉"仿"字,创新陶器的式样、花色、用途,立足实用性、观赏性做文章。朋友大发感慨,他不是没想到过创新,可创新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没专业人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心理咨询”一词已逐渐为公众所熟悉,但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影响咨询的效果。误区一:立竿见影许多人认为心理咨询可以“短、平、快”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对咨询过程和效果缺乏耐心,经常中途退出咨询。某高校一位女大学生来咨询时就有这种心态。她的苦恼是不适应大学生活。一方面是生活上不能和同寝室的同学融洽相处,另一方面是学习上压力大,不再像以前那样遥遥领先。最后她说:“我来咨询就是希望你尽快解决我的问题,否则我这几年怎么过呀!”我向她指出,她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10.
正一日听朋友说,她近来崇尚极简生活。朋友爱读书爱书法,我就对她说,那你每日的看书写字亦成多事矣。既是朋友,就该坦诚,我直言对所谓极简生活的不以为然。不是对"简",是对那个"极"。我也是喜欢简单生活的,吃得简单一点,住得简单一点,消遣简单一点,心思简单一点,这样的人生,其实很洒脱很舒服的。但若是简单到极端,则生活中就一  相似文献   

11.
王梅 《佛教文化》1996,(3):43-43
我有个朋友,最近被别人劝诫接受佛教密宗信仰,这位朋友觉得有信仰固然是件好事,总比浑浑噩噩要好。但是我的朋友也有很多关于宗教的疑问,而这些问题别人无法回答她。她追问得紧了,人家就说:咳,反正你信就好,总之对你人生有好处。我的朋友生活比较苦闷,内心常有凄苦之感,所以更有很多的迷惑,但不理解透彻了,是让她难信的。更何况她不是目不识丁的村民野妇,从小受的是无神论的教育,唱的是“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一个知识分子是很难让她盲从的。她必须从理念上去接受佛法,才有可能笃信佛教,无论做什么选择都是她的自觉使然…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熟识的朋友里,结识王珍同学是最晚的。初次印象,她像个活泼天真的女学生,未十分在意。此后知道她喜欢马克思主义,先是翻译《马克思传》,继之写出《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研究》。在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之际,价值规律将一些人摆弄得神魂颠倒之时,出现这样类型的年轻女孩儿,令我惊讶。熟悉之后,还知道她偏爱佛教哲学,而且相当"执着",于是联系就多了起来。现在让我为她的新书作序,不由得想起孔老夫子的话:"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前一句可以作为对她为人行事的评语,后一句是出于她经常性提问的爱好——不一定是"每事问",肯定是"每人问",所以我也难免处于被"下问"的行列。有人说,学  相似文献   

13.
考验     
正一个关系不错的朋友,忽然要跟我商量一件事。"我选了一辆车,能不能拿你的私房钱借给我一万块?一个月后就还你。"我向来没有攒私房钱的习惯,但是如果说实话或是拒绝,那么朋友也没法做了。正好最近有两笔稿费还没上交,但我搞不清多少钱,便让他稍等。查询后短信提示我,还有两千八百多元。我就截图给他,半天后他笑着说:"你真可怜。那么点钱,我拿了,你花什么?你自己留着用  相似文献   

14.
<正>【说不出来的痛苦】在接下来两次咨询里,我和小丽的咨询重点自然转移到小丽和她妈妈的关系上。小丽是家里的大女儿,妈妈把很多心思放在照顾她和妹妹身上,小丽心里知道,妈妈是努力表现得很坚强,实际上非常脆弱。"我也不知道,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妈妈和我说过很多次,如果不是因为我和妹妹,她早就不会再活下去了。我知道我妈妈很控制我们,但她是希望我们好,我也不知道。"说到这里,小丽的眼圈又红了。有趣的是,小丽越能在咨询室里说出自己对妈妈这种复杂的感觉,她的"卡住的喉咙"感觉逐渐好起来。"好像有什么堵在这里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正我一直在学习"接纳"与"放下",虽然愈学愈好,但有时候还是觉得不到位。因为,我还是会问:为什么?为什么这种事要发生?为什么事情会这样?为什么事情不能如我所愿?我发现,当我在问"为什么"的时候,其实是怀着一种受害者心态,想要讨回公道的。我有一个朋友,她的先生不到四十岁。有一天,先生和孩子在地毯上玩时,倒在地上再没有起来,就这么走了,连一句"再见"都没来得及说。在谈话中,她隐约地问到"为什么"。我看着她充满泪  相似文献   

16.
迷途     
2000年元旦回达川市,竟碰上朋友兼同学陈月芩。说实话,上中学时我一直暗暗爱慕她。然而我们是邻居,太熟悉了,反而难以表达,结果就幽幽而逝。不过老朋友相见特别随便,问及感情家庭方面的事,也不太讲究避讳。她突然问:你记得柳朝吗?我说怎么记不得?很瘦小而且非常活泼调皮,我们男同学经常欺负他。陈月芩说:不,他不是这样子。  相似文献   

17.
坦诚     
小时侯,和好朋友闹别扭了,一句“我不和你玩了”就足以让对方不知所措,然而很快又会和好如初,因为做错事的一方会说“对不起”。那时真的单纯,让人怀念。长大了,没有人再说“我不跟你玩了”,更没有人会说“对不起”了。长大了,就很少有  相似文献   

18.
正一朋友的女儿,因为幼年时头部受过严重外伤,影响到脑部神经,今年十六七岁的她智商和行动能力比同龄人慢半拍。有一次我到朋友家里做客,那个女孩正好从她弟弟的房间走出来,她拉住我对我说:"我们家里的家务都是我做的,弟弟的、爸妈的、还有我自己的被子都是我叠的,每一个房间的地也是我打扫的,要不是我,家里肯定又脏又乱!"朋友笑着夸奖女儿勤快、能干,并且偷偷向我挤了挤眼睛,我也  相似文献   

19.
声音的温度     
正几天前,单位里一个年轻同事敲我的办公室门,进来后问我:"我给您发了微信,不见您回复呀?"我说:"对不起,我没听见,有啥事你说吧。"可她却说:"您还是看微信吧。"说完就走了。我打开手机一看,原来是她老爸从杭州来看她,她的老爸也是我多年的文友,想今晚聚一下。你说这傻孩子,本是个有温度的事儿,就不能当着我的面多说几句话?一个楼层办公,还要发个微信。  相似文献   

20.
正妹妹开了超市,最近资金紧张,正张罗着借钱。回到父母家,我正要提这件事,妹妹偷偷拽我一下,把我拉出屋。她小声对我说:"我借钱的事不要对爸妈说,要不然的话,他们又会动用老本,把存在银行的钱取出来。我这次是暂时借点钱,最多两个月就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