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这里评介的这部著作是以—篇内容丰富的引论开始的,在这篇引论中探讨了几个根本性的方法论问题:哲学史的对象,哲学史的分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各种唯心主义的哲学史概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党性原则,哲学史这门科学的意义。确定科学的对象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任务。确定一门科学的对象就意味着表明它的特性、范围和特点,使它与其他各门科学有所区别。“社会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壮大而产生的。从上世纪末起,恩格斯、梅林、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等马克思主义先驱们,已经着手探索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和一般规律,初步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这门新科学的基础。时至今日,有关这门科学的著作在人类文库中日见增多,这门科学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示出来。本世纪三十年代,在资产阶级学术领域内所掀起的对早期马克思的崇拜以及对异化理论所抱有的特殊兴趣,就足以表明,有关当代社会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这个范围内产生的。因此,何如阐述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哲学史对象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是一件好事,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这门学科的特点与性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中外哲学史的研究。 在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中,哲学史研究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就是日丹诺夫在1947年所提出的哲学史定义:“科学的哲学史,是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规律底胚胎、发生与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既然是从与唯心主义派别斗争中生长和发展起来的,那末,哲学史也就是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作为哲学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似乎早为哲学史界所接受。但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这一原则,至今尚有争议。最近,肖萐父同志在《中国哲学史方法论问题争议》一文中,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尤其突出了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他说:“哲学史方法论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就哲学史这个特殊领域来说,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一个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指导原则和方法。这是由于哲学史这门科学既属史学又属哲学这种特殊的性质所决定的”。他抓住了哲学史这门边缘学科的本质,指明了哲学史研究的特殊方法,正确地揭示出“以唯物史观为前提的历史和  相似文献   

5.
石峻教授有两个学界公认的学术贡献,一是佛学研究,二是中国近现代哲学史研究。1934年,他到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毕业后留校作汤用彤先生的研究助教,就开始致力于佛学研究。在佛学研究方面,他并不是学科的奠基人;而在中国近现代哲学史研究方面,称他为学科的奠基人,可谓是实至名归。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只保留一个哲学系,就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北大哲学系最早开设的中国哲学史方面的课程,并不是中国哲学通史,而是中国近代思想史。这门课程的教学任  相似文献   

6.
中国哲学史这门学问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1919年2月,即“五四”运动发生前夜,胡适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这本书模仿西方哲学史的写法,把中国古代思想中西方人称之为哲学的那部分单独加以述评,使中国哲学史从一般学术史中分离出来。中国哲学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至今只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顾名思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和发展的历史,它必须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及其各个原理的提出、丰富、修正的过程,但作为一门科学,它本能停留在对历史线索的叙述上,而要去揭示历史发展中的规律,换言之,它应该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然而,这不是马哲史的主要特点,因为任何一门历史、一门思想史、一门哲学史,作为科学,都应该揭示历史发展中的规律,都应该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那么,马哲史区别于其他哲学史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哲学史研究》是中国哲学史学会主办的学术研究刊物。自1979年10月,中国哲学史学会正式成立之后,即开始筹办《中国哲学史研究》杂志,以推动全国的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并于1980年刊出了第一期(创刊号),之后每年刊出四期,作为季刊出版。我有幸一开始即参加了这一杂志的编辑工作。当时的主编是辛冠洁先生,他是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副主编是张绍良与丁冠之两同志。我们的杂志就挂靠在哲学所。我之所以被邀参加编辑部的工作,当时大概是与张绍良同志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国哲学史与思想史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这与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以及哲学与伦理、哲学与政治密切联系等传统有关。哲学史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思想史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哲学史与思想史有些什么联系与区别?如何正确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哲学史与思想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为了开创中国哲学史与思想史研究的新局面,哲学史与思想史研究工作者迫切要求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这里发表的三篇文章,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们欢迎广大哲学史、思想史工作者参加这一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约夫楚克是六卷本《哲学史》(现已全部出版)的主编之一,近年来他曾写过几篇关于哲学史方法论、哲学史分期的文章,这篇文章则专门谈论哲学史科学在苏联发展的阶段问题。作者把苏联的哲学史科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文章分别阐述了这三个时期的哲学史研究工作。整篇文章贯穿着明显的修正主义观点。作者的主要意图之一,就是想把哲学史变成为一门纯客观的、非阶级性的科学。作者在论述苏联哲学史科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时,大肆攻击斯大林,列举了他在哲学史问题上的一系列“罪状”,说他“片面地有时甚至虚无主义地对待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说他在评价德国古典哲学和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作用上犯了严重错误,说他毫无根据地批评了恩格斯的一些著作,等等。他们认为日丹诺夫在1947年的哲学讨论会上关于哲学史的对象的定义的提法是“片面的”,“没有揭示出哲学史过程的认识本质,也没有赋予哲学史中的继承性以应有的意义”,说日丹诺夫的定义会“引起对一些唯心主义思想家在哲学史上的作用估计过低”。作者认为,在现代的哲学史方面的著作中,主要是研究哲学学说、体系和思想家的观点,这在哲学史研究的第一阶段上是必要的,第二阶段则应当研究哲学问题本身的产生和发展及其解决,研究哲学范畴和概念发展的历史。这样,他们就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对立世界观的阶级斗争从哲学史中抽掉了,把哲学史变成只研究哲学范畴和概念发展的历史了。鲍格丹诺夫是哲学副博士、苏联哲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夫楚克是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哲学博士。  相似文献   

11.
他者的镜像:西方哲学对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中本无“哲学”的概念。虽然日本哲学家西周在用“哲学”这两个汉字翻译philosophy时特意指出, 它与东方固有的种种思想形态有别, 但中国人却不太在意西周的这个声明, 就像几乎将西方文化所有的主要成果都当作具有无可置疑的普遍性一样, 很快就在中国展开了对哲学的研究。1914年, 北京大学成立了哲学门。1916年, 谢无量出版了第一本中国哲学史。这两件事标志着现代中国哲学的自觉和哲学研究的开始。然而, 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却是, 我们是在西方哲学的影响下才有这自觉和开始的。这就决定了,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 现代中国哲学研究不可…  相似文献   

12.
1949年全国解放后,全国各族人民都得到了新生,我们的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可以说是十分兴旺发达。美中不足的是对少数民族的哲学史研究得很不够,它不能如实地反映我国各民族的哲学史现状,显得中国哲学史的内容不够充实。  相似文献   

13.
书讯     
刘文英教授从上世纪80年初代开始,即为研究生讲授中国哲学史史料学这门课程。本书以他多年积累的讲义为基础,重新整理而成。作者参考了梁启超、胡适、冯友兰、张岱年、刘建国、萧(?)父等人的有关论述和论著,力图更广泛地总结史料工作的经验,更广泛地从有关相邻学科吸取营养,把中国哲学的这门学科不断推向前进。本书的特点是:1.加强了本学科的理论建设,初步勾画了本学科的理论体系,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这门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性质与地位、对象与任务,以及中国哲学史史料的范围与分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哲学史学会与中山大学、华南师大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近现代哲学史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5月18日至26日在广州召开,有一百多位专家、教授和从事中国近现代哲学史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人员出席会议,其中有五位外国朋友。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和报告67篇。这是建国以后第一次全国性的中国近现代哲学史讨论的盛会,它对中国近现代哲学史的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现将讨论会和论文的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冯契先生(1915—1995)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中国哲学史家。他毕生从事哲学理论和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就哲学理论研究而言,他会通古今,融贯中西,致力于知识和智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的考察,从广义认识论、方法论等层面作了探讨,撰成了《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逻辑思维的辩证法》、《人的自由和真善美》三本著作,建立了“智慧说”的哲学体系。就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而言,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比较中西,兼容百家,对先秦直至1949年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中国哲学的逻辑发展作了富有开拓和创见的提纲挚领式…  相似文献   

16.
1987年6月24日至28日,《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在京举行第八次夏季学术讨论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张岱年等30多位从事哲学,中国哲学史教学和研究的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了“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问题。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4月12日天津市中国哲学史学会和南开大学哲学系联合举办纪念王船山逝世290周年学术报告会。会上南开大学哲学系付教授方克立作了题为《船山学的回顾与展望》的报告,天津社全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杨柳桥同志作了题为《船山的易学方法》的报告。方克立副教授在报告中指出,船山学作为一门以王船山的学术思想和生平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有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追溯其源,可以说这门学问从1692年王船山逝世以后就开始了。至今已有290年的历史。回顾它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为推动中国哲学史研究,表彰和鼓励中青年学者的学术理论创新,中国哲学史学会暨《中国哲学史》编辑部于2011年开始举办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对中青年学者于2006年至2010年发表在《中国哲学史》杂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哲学史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硕果累累,人才辈出。但它的一个部分——中国现代哲学史却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在我们的祖国经历了交织着胜利与挫折的悲壮历程以后,人们正在进行严肃的历史反思。这不能不赋予中国现代哲学史的研究前所未有的紧迫性。摆  相似文献   

20.
余丽嫦同志所著的《培根及其哲学》一书(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很值得一读和推荐。余丽嫦同志从事弗·培根思想的研究从五十年代末就开始了,可以说,这部著作是她三十年来研究培根思想的结晶,也是近年来我国哲学史界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被马克思,恩格斯誉为“英国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创始人”,“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