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9 毫秒
1.
论交叉科学发展的相关衍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交叉科学发展的相关衍生规律官鸣相关衍生规律是指在科学整体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需要的推动和发展认识自身的矛盾运动,不同学科之间必然会产生出某些相关点,以这些相关点作为生长点,就可以不断衍生出一系列新的学科,从而逐渐形成众多的交叉科学群。这里的“相关点”,其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l)科学对象相关;(2)范畴理论相关;(3)研究方法相关。不同学科由于其相关性所形成的相关点是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的“纽结”,是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的中介,它为交叉科学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之所以能转化为现实性,则是由这些相关点的衍生机制而实现的。这里的“衍生”机制,指的是以相关点作为生长点,通过不同的途径,不同学科的交叉产生一连串的连锁作用,使新的学科不断地生长、发展,衍生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交叉学科。这种植根于相关点的衍生现象其内容和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首先,从衍生的结构形式看,可以分为非交叉结构的衍生形式和交叉结构的衍生形式两大类。非交叉结构的衍生形式是一种单科型结构的综合型学科,它是由众多的相关点融合,在许多不同的学科中进行高度综合衍生而成,如科学学、人才学、未来学等。交叉结构的衍生形式是生长在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由于科学和人类实践活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社会分工的日趋精细化和活动的社会化程度日趋增强,科学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因而,当代实践所提出的许多重大而紧迫的课题,都带有综合的性质,只有借助于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才可望得到合理解决。这种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向哲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一系列亟待探索的课题。正如有的学者早就指出的那样,跨学科研究将加速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和哲学)统一的进程,但这种统一并不是一概否认和取消一切学科间的界限和分工,不是要抹杀各学科的个性,使各门科学消解在一个科学部门之中,而是要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形成既有分工又密切协作的有机统一关系。因此,这种综合研究必然会涉及如何处理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方法论之间的关系问题。科学发展中分化出来的每一学科,都是适应特定需要而产生的,都有特定的参照系和价值取向,其方法都有其不可取代性和应用上的限度。这样,澄清这些不同参照系、价值取向乃至不同方法之间的本质关系,就成为必须从哲学世界观和最一般方法论的层面上来解决的新课题。毫无疑问,这类课题的解决,最能显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真理观和价值观有机结合的完整统一的世界观的独有价值,并蕴含着这一哲学进一步发展的新生机。本刊开设“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探讨”这个栏目,其目的是着重探讨跨学科研究中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特别是哲学方法论的问题。热切希望这个栏目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关心和扶植下,真正成为联结和沟通各学科、达到相互理解、实现通力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科学发展的冲击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一方面不断产生新的分化,衍生出更多的流派;另方面又不断产生新的综合,出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间的交互作用,显现其相互渗透、贯通的趋向。分化的多元性和综合的同一性的统一,是当代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在这个既分化而又综合的科学和哲学的发展趋流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动向:科学哲学越来越表现出人文主义倾向,越来越把人及伦理、社会、心理的问题放在哲学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一、当今科学发展的最重要趋势是学科的交叉、综合。二十世纪科学的突出进展是宣告几百年形成的学科专业化时代的结束。学科的交叉、综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巨大激流冲击着旧的科学文化格局。学科的渗透、交叉,使学科的严格有序的边界,到处被突破,相互长入,边界变得模糊不清。现在出现更大规模、更  相似文献   

5.
万历以后的明后期,在我国的自然科学思想中,已经孕育着近代因素。这一因素出现的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倡导实学和具有早期启蒙色彩的进步思想之出现,以及传统科学走向大总结。自然科学思想中的近代因素,首先表现在数学方面。“凡天地造化,莫能逃其数。”对数学作用的认识,排除了神秘主义的象数学,认识到自然界一切事物以“数”作为表现形式,且把“数”作为探求自然和检验客观事物规律“理”的科学认识之基础和方法,接近了近代实验科学的理论认识。运用科学观察和实验手段,是这时期不同于实用科学的又一重要表现。学科的交叉和综合,出现了大百科类型的文化巨子,也是值得注意的动向。因此,在明后期西方耶稣会传教士来华之前,我国的自然科学思想中已经独立地出现了近代因素,它也将缓慢地走向近代。  相似文献   

6.
何谓悖论?就一个形式系统而言,出现“如果p则非p;如果非p则p”(即“pp)这样的循环的“怪圈”,这就是一直困扰着人们的悖论的逻辑形式。 长期以来,人们曾把悖论看成是一种文字游戏,但是自本世纪以来,西方已兴起了对悖论的科学的探讨。这种“兴起”与现代科学的发展相关。现代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整体化趋势,使得普通逻辑的分析性思维一下子显得不够用了,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转而去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学术界(这里主要指社会科学诸领域),似乎存在一种倾向,即较多强调学科之间的界限,或领域划分,而不大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接触和交叉,因而在研究活动中往往目光只集中在自己领域的狭窄天地里,很少关心“左邻右舍”的情况。其后果是眼界和思路自然要受到很大的限制。显然,这是不符合现代科学思维的发展趋势的,它势将妨碍对本学科研究的深入和新学科的生长,不利于整个社会科学系统的丰富;特别是对于哲学研究工作来说,其影响是带根本性的。 恩格斯早就指出,在自然科学的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着“接触点”,往往被“双方都宣称与己无关”,然而,“恰恰就在这一点上可望取得最大的成果”。自然科学的发展,一再证实恩格斯的这个论断的正确性。其实这种情况也完全适合社会科学诸学科之间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可以说,边缘科学和横断科学的生长和发展状态,从一个方面标志着科学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如果说在社会科学领域中这类学科还不多的话,那么这只是表明社会科学的相对落后态势。因而就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哲学研究工作者尤其应当关心这方面的进展,因为在不同学科之间的边缘领域、或涉及各个学科的横断性关联的领域中产生出来的那些富有哲学意义的成果和发现,更加雄辩地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技发展呈现多学科交叉的趋势,不同学科的交流,互相启迪,共同研究,能够产生新思想、新观点,促进新学科的成长[张玉台.科学思想碰撞的意义无法替代.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节选)].近20年来诺贝尔奖获得者多是从交叉学科领域中产生,如Crick和Watson因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而获得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实质上是物理学与医学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现代各学科的交叉和融汇已经使骨科的临床诊疗技术有了革命性的进展,医学各学科之间以及医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叉引用、促进发展体现了哲学体系中“综合”的概念。通过对近年来骨科发展的一些新思路的浅见来窥探综合理念在本领域应用的前景,试图阐明从学科交叉寻找合理且有前景的增长点也是未来骨科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走进医学整合的新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学整合是受到全球关注的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为适应医学的这一历史进步,下列问题需要从医学哲学的高度和医史学的视角予以探讨:医学发展体现着“整体医学→医学分化→医学整合”的历史走向;“医学整合”、“整体医学”和“医学分化”概念的内涵与特征;医学整合的必然性;医学整合与系统论、还原论的关系;医学整合的价值、困难和创新等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立足科学“大众化”的理念,对于不同文化传统的人群来说,要求与人的“非物质属性”(精神)相关的所有学科走向“本土化”。使久浸在“西方化”气氛中的人格研究从追求“国际性”转向“本土化”,当是现代心理学走向“大众化”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2.
李红 《哲学动态》2001,1(6):22-25
“分析哲学”和“解释学”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哲学主题 ,反映了不同的哲学情绪 ,长期以来这两种哲学形态处于相互对峙的状态 ,它们在“对抗”和“排斥”中展现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不同风格。但从上个世纪中叶以来 ,这两个哲学流派从僵持走向了沟通和对话 ,分析哲学开始吸取解释学的思想 ,解释学也接受了分析哲学的方法 ,二者交叉和融合的趋向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在各自的最新发展中。一、分析哲学的新近发展特征当代分析哲学发展的明显特征之一 ,就是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的分析哲学在走向衰落。分析哲学最初表现为以维也纳学派为核心的逻…  相似文献   

13.
崔凯  吴俊毅  俞文钊 《心理科学》2003,26(4):720-721
1 引言 知识经济的发展促使人类社会从“生产—技术—科学”向“科学—技术—生产”发展模式的转变。创新是社会、企业、学校、家庭、个人的共同责任。企业做为社会经济组织的细胞,创新对其生存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未来的知识经济世纪的企业需要构思新颖,从而出奇制胜。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是现代企业活力之源。发达国家的企业界都把创新放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当今企业之间在资金、利润、规模等诸多方面的竞争,在本质上是创新发展速度和创新规模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在21世纪,企业的兴衰越来越取决于其员工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振民   《心理科学进展》1987,5(1):44-49
心—脑—行为关系的探索是生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也是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等等多种学科的交叉研究主题交会点、多种学科的交叉研究和边缘科学的形式、发展和所起作用产生的巨大力量是促进当代科学发展的潮流。然而在美国心理学界有部分学者在神经科学与生理心理学的学科交叉研究的进展中,却产生一种学术观点的分歧,他们在神经科学细胞分子水平高级实验技术的脑功能定位研究进展现实情况下感到:不少生理心理学者从心理学领域直插神经科学,忽视生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传统,必定会干扰脑-行为关系的整体理论建设,回避概念的发展而集中精力于实验只能得到简单的结论,使脑和行为关系变得暗昧无知。本文对这种观点予以评逆,认为神经科学对脑——这一心理功能器官的微观结构探索是促进生理心理学科研究主题任务解决的积极因素,不致引起生理心理学学术本质上的“危机”,甚至是赋于生理心理学术思想发展活力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M·普朗克说过:“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分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科学发展的过程是不断地突破人类认识能力局限性的过程,是用一体化的科学把握统一的物质世界本质的过程。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坚持整体性原则是实现心理学高度整合综合、建立具有整体性的科学体系的必由之路。本文试就心理现象的整体性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论美容医学专业教育发展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正处在学科分化与重组的科学发展新时期。我国的美容医学学科及其教育事业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诞生、成长和壮大起来的。因此 ,因势利导地稳步发展美容医学教育事业是适时的。笔者及国内广大同道学者大都认为 ,根据当代我国美容医学学科及其事业发展的现状和国情需要 ,在医学教育专业目录方向中增设“美容医学”方面的专业是必然的、必要的和可行的。1 美容医学学科已经确立1989年 7月 ,中华医学会第 2 0届理事会第 3次常委理事会议研究决定 :批准筹建“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近年改称“分会”)。经过 1年多的筹备 ,该学术…  相似文献   

17.
我们时代所赋予“理解”一词的特殊意义,最初是由思想敏锐的当代青年揭示出来的。而本专辑,作为以中青年探索者为主要作者和读者的特刊,正是这种理解的产物。 当代科学的整体化和分化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正摧毁着学科间的传统屏障,使不同学科工作者之间的相互理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如果说,任何一门科学都只能在诸学科  相似文献   

18.
探讨两大学科如何相互借鉴、综合发展及其规律,成为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全国科协会长钱学森同志深感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两次写信给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领导郁文同志,建议加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合作研究。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跨学科研究课题组,由副院长汝信同志直接领导,科研局长朱崇利牵头,有哲学、科学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1991年3月26日和28日,科研局和课题组联合召开了“促进学科间交叉、渗透和综合发展”座谈会,邀请全院各所的科研处长参加,共同探讨加强学科间联系的方法和途径。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学科间的互相渗透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加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  相似文献   

19.
魏武 《美与时代》2006,(3):57-59
从德国的乌尔姆设计学院(HochschuleGestaltungatUlm)①强调“艺术与科学结合”至今,工业设计随着人类科学与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工业时代、电子时代、信息时代。目前,完美的工业设计体现是:综合科技、艺术、结构、工艺、材料、经济、信息、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以达到最佳、最完善的最终物化。它本身就是多种学科的高度整合。  相似文献   

20.
竹雨 《管子学刊》2007,(2):124-126
一学术探索的实践证明,无论何种文化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由精神和物质等不同层面的客观存在所组成的一个复合体,任何单一的学科都难以真正探明这个复合体,需要我们以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去研究这种客观存在。齐文化正是这样一个复杂的复合体,随着齐文化研究的深入,学科交叉和学科渗透现象越来越多,如何综合多学科的方法,以多维的视野来探讨齐文化这样的综合课题,是每一个齐文化研究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由齐鲁书社出版的山东潍坊市博物馆研究员孙敬明先生所著的《考古发现与齐史类征》,就是以交叉学科的学术视野,将多学科的方法途经结合起来探讨齐文化的一部好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