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利金     
李亚丁 《天风》1997,(6):42-43
奥利金(又译俄利根)是古代东方教会最为著名的教父,亚历山大学派的主要代表。在早期东西方教会众教父中,他是最有影响的一位,他的思想为后世基督教神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与他同时代以及后来的教父和圣徒都或多或少地得益于他,有“众圣之师”之美誉。在教会历史上。  相似文献   

2.
赵鑫 《天风》2015,(2):51+53
<正>奥利金(Origenes Adamantius),基督教著名神学家、哲学家、希腊教父,基督教亚历山大学派重要代表之一。有学者认为,"在古代教会中,再没有比他心灵更纯洁,志向更高尚的人了";也有人认为,"他是古代教会最有学问的教师和最多产的作家之一"。185年左右,奥利金出生于亚历山大,从小接受良好教育,通晓希腊文学。他的父亲坚持让他每天记忆和背诵经文,接受圣经研读训练,然后才能学习通常的课程。这为他日后研经、解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奥利金  相似文献   

3.
爱任纽     
李亚丁 《天风》1995,(8):39-40
爱任纽是第二世纪最有影响的基督教神学家、宣道家,他是一位坚定地反对一切异端、维护教会纯正信仰的卫士,又是一位博学多识、品德高洁的教父。  相似文献   

4.
游士丁     
游士丁是第二世纪的希腊教父。著名的基督教思想家,护教家和殉道者。在教会历史上,传统称其为“殉道者游士丁”(Justin martyr)。他是使徒后时期用希腊哲学思想阐述基督教信仰的先驱,是基督教历史上第一位引导西方“博士”来朝拜耶稣的伯利恒之星。同时他又是一位杰出的反异端战士。他的神学著述和护教作品对后世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也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教会的宝贵文献。  相似文献   

5.
李亚丁 《天风》1996,(8):42-43
生平 亚历山大的克力门(旧译革利免,现又译克雷芒)原名为提多·弗拉维·克力门,教会史家习惯称他为亚历山大的克力门,以区分于另一位著名教父罗马的克力门。他是二、三世纪著名的东方教会教父,造诣精深的基督教学者。 克力门大约于主后155年出生于希腊雅典的一个异教家庭。  相似文献   

6.
吴兵 《天风》2005,1(1):38-42
导言 在第2世纪后半期基督教思想发展史中,爱任纽(Irenaeus)毫无疑问是一位举足轻重的神学家和教父。他在当时外有罗马帝国残酷逼迫,内有诺斯底主义、马吉安、孟他努等异端侵蚀而艰苦成长中的教会背景下,坚决维护使徒统续,传扬真理福音。尽心尽责,直至  相似文献   

7.
王芃 《天风》2016,(11)
正《基督教史——初期教会到宗教改革前夕》(胡斯托·冈萨雷斯著,赵城艺译)中有一些脍炙人口的小故事,比如著名的古代教父金口约翰和他的母亲安苏莎,一改我们以往对古代教父的刻板印象,读来亲切有趣。安苏莎(Anthusa)没有奥古斯丁的母亲莫妮卡那么出名,但也是教会历史上一位敬虔的母亲。"金口约翰"(约347年-407年)的本名是John Chrysostom(约翰·克利索斯图,或译"屈梭多模"),生于安提阿,父亲是政府官员,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安苏  相似文献   

8.
我们刚才所诵读的经文是保罗书信中的一段。我们把保罗的这卷书信称为“以弗所书”。这并不是因为这卷书是保罗在圣灵感动下专为以弗所教会的弟兄姊妹而写的,而是因为以弗所教会保留了这卷书的抄本,后世的抄本可能大多是根据以弗所教会所保存的抄本流传下来的。在最后的抄本中,如Aleph抄本和B抄本,还有第46号莎草纸卷,都没有“在以弗所的”字样,而且在古教父奥利金和第四世纪的Basil所引用的经文中,也没有“在以弗所的”这些字。再加上在这卷书里没有保罗书信所常用的问安和个人的问候,这些都似乎在说明,《以弗所书》是一卷供教会传阅的通函,里面传达出的是保罗希望众教会都能知晓的信息;而不是像保罗其它的书信那样是针对某个教会或某个人而写的书信。  相似文献   

9.
特土良     
特土良(TERTULLIAN又译德尔图良)是二、三世纪著名的拉丁教父,北非学派的杰出代表,是第一位用拉丁文写作的教会作家,有“拉丁神学之父”之称誉;同时他又是一名出色的护教士。以拉丁文化为背景的北非学派和以希腊文化为背景的亚历山大学派有明显的不同,一般来讲,亚历山大学派比较抽象,理论性、哲学性的色彩比较浓,喜欢从理性上思考神学  相似文献   

10.
坡旅甲     
李亚丁 《天风》1995,(3):40-41
坡旅甲(又译波利卡普),示每拿教会主教,使徒约翰的门徒,也是安提阿教会主教伊格那丢的好朋友。关于他的生平与殉道,在二世纪著名教父爱任纽的著述及优西比乌的《基督教会史》中都有记载。坡旅甲自己的著作仅有他写给腓立比教会的书信保存下来,成为我们了解初期教会及坡旅甲本人的极有价值的文献。 坡旅甲生于主后69年左右。  相似文献   

11.
游斌 《天风》2022,(3):29-31
本文将以"互寓"为枢纽,提出一个中国化的基督教思想纲要,尤其是在教会论方面探索以中国传统的"天下"范畴解释教会,即为"天下教会论"."互寓"思想根源于教父们的perichoresis,即在三一上帝的内在生命里,三一上帝彼此互寓,每一位都在爱的自我虚空中成就其他两位,成为一个上帝 1.  相似文献   

12.
多玛斯在教会神学上的地位一向是很高的。特别是1879年良十三世颁布《永生之父》通论,为他大吹特吹了一番之后,他就成了教会神哲学的最高权威。良十三世在该通论里将多玛斯置于一切“教父和圣师”之上,在多玛斯的许多著作中又将他的《神学大全》摆在第一位,要大家像对待圣经和教皇通论那样地去对待它,要大家在反对当代社会的各种“危险思想”时,到《神学大全》中寻求教益。这一事实说明,《神学大  相似文献   

13.
赵鑫 《天风》2015,(4):49-50
亚他那修,古亚历山大城杰出的主教,公元4世纪伟大的神学家,东方教会的伟大教父,《尼西亚信经》忠实的捍卫者。亚他那修,古亚历山大城杰出的主教,公元4世纪伟大的神学家,东方教会的伟大教父,《尼西亚信经》忠实的捍卫者。亚他那修,296-298年间出生于亚历山大城一个富裕的家庭,父母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亚他那修从小接受希腊式的传统教育,从他的著作里我们可以发现希腊文化对他的影响。亚他那修少年时便聪慧过人,被亚历山大主教看中,着重  相似文献   

14.
陈永涛 《天风》2016,(6):28-28
基督教作为一个启示的宗教,宣称其信息有一个超自然的缘起。就如古教父们所宣讲的,基督教的终极来源是基于耶稣基督的位格、话语和事工,也就是上帝在耶稣基督里的启示。基督教教义指的是第一世纪末以来大公教会的教导。这就带来这样的问题,上帝在耶稣基督里的启示,借着何种媒介在教会中得以保存,并传承下来?这个问题指向基督教传统与圣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序 教会历史是神的国在地上的历史,是记载神的教会在地上建立与发展以及神的子民的奋斗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耶稣基督是中心,他的生平与教训吸引了千千万万的人,甘愿舍弃一切,背起各自的十字架来跟从他。神在每个时代、各国各方都兴起那些忠心的仆人,为他传福音、作见证。特别在早期教会史中,使徒、教父不惜抛头颅、洒鲜血,殉道士的血成了福音的种子。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脚踪无比佳美。愿神祝  相似文献   

16.
单信 《天风》1994,(7):43-43
序 教会历史是神的国在地上的历史,是记载神的教会在地上建立与发展以及神的子民的奋斗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耶稣基督是中心,他的生平与教训吸引了千千万万的人,甘愿舍弃一切,背起各自的十字架来跟从他。神在每个时代、各国各方都兴起那些忠心的仆人,为他传福音、作见证。特别在早期教会史中,使徒、教父不惜抛头颅、洒鲜血,殉道士的血成了福音的种子。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脚踪无比佳美。  相似文献   

17.
《约翰福音》1∶1在基督论问题上出现了自相矛盾的两个表述:"道(logos)与神(theos)同在"和"道就是神"。这一矛盾产生的原因可以认为是《约翰福音》自身的希腊和希伯来双重文化传统所导致的。在教父时期可以发现两种典型的解决这一基督论矛盾的模式,一种是以奥利金为代表的亚历山大里亚学派,通过理性,即寓意解经,调和矛盾;另外一种以奥古斯丁为代表,通过保留字面的张力体现信仰的超越性。这两种模式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分,一方面奥古斯丁对于奥利金的寓意解经有所继承,但是另一方面又用在先的信仰超越了理性调和主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格列高利     
《天风》2015,(8)
<正>格列高利(Gregory,也称大贵钩利,540-604),与安波罗修、奥古斯丁和耶柔米并称为"四大拉丁教会教父",大公教会古典时代与中世纪分水岭的重要代表人物。格列高利(Gregory,也称大贵钩利,540-604),出生于罗马贵族家庭,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家庭有着深厚的信仰传统。在格列高利少年成长时期,被他的父亲送往隐修院学习,从圣经、神学、语言、音乐、绘画、管理等各方面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与积累。在政治、法律、社会  相似文献   

19.
李保乐 《天风》2005,(12):20-21
圣经上说:耶稣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以先。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藉着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他也是教会全体之首,他是元始,是从死里首先复生的,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因为父喜欢叫一  相似文献   

20.
陈丰盛 《天风》2012,(3):38-38
某间教会请了一位牧者来讲课,话题转到该教会的复兴情况时,该牧者大谈自己教会中那些值得炫耀的会友。他说:“我牧养的基督徒中,有××位明星,有××位企业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