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文圣经翻译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以西人传教士作为中文圣经不同版本的译者,但实际上每一个译本的后面都有中国士人的参与。近代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思想家王韬就是一个"被遗忘的圣经译者"。本文依据第一手史料,求证王韬作为圣经主要译者之一的身份。在与麦都思一起翻译"圣经委办译本"(Delegates' Version)时,王韬的目标是要将《圣经》翻译成一部"杰出的中国文学作品"。以达、雅作为翻译的基本原则,以中国士人作为读者对象,委办译本在流畅、优美、可读性方面都十分突出。本文还具体将委办译文与圣经原文进行比较,进而分析体现在圣经翻译后面的解释学原则。王韬的译文风格,取决于他们将基督教处境化、从文化理解福音的解释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三、一个可能的"大神学"架构基督教中国化呼唤"大神学"意识,它要求人们更加深刻地将中国神学思想建设与普世神学潮流结合起来。就前者而言,它的主旋律是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对话,就后者而言,它的主旋律是新教传统与普世神学的对话。但它们实为一个硬币的两面,需要人们将国内与国际统筹起来思考。在此意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五千年中华文明为历史底蕴,作为在其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宗教工作,也应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寻找智慧之源,建立历史自信。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有必要将其置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脉络之中,建设与五千年文明古国相称的、与二千年中外文明交流史相称的中国宗教。从宗教中国化的视角出发,本文追溯了中国宗教的历史成就,包括一脉相承的宗教传统、超大型及深刻复杂的宗教体系、中外交流融合的宗教文明体,考察了中国宗教的历史精神,包括开放、创造、包容、凝聚精神。最后提出,历史自信具有勇于面向未来的维度,中国宗教学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为指导,重整与书写“新宗教史”,包括“以中国观世界,以世界观中国”重整全球宗教史;以互成论来再思宗教与文化的关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待中国宗教互鉴史;以宗教史写作推动中国特色宗教思想体系的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宗教史学理支撑等。  相似文献   
4.
5.
6.
正对于基督教信仰来说,家庭不只是一个神学的讨论对象,也不只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是基督教的核心价值,是基督教神学的主旋律。甚至可以说,基督教信仰就是关于家庭的形而上学。基督教信仰圣父、圣子与圣灵,与此同时,他们又是同一个本体。因此,三位一体,就是上帝的三个位格在爱中的共融与合  相似文献   
7.
宗教多样性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如何理解这一多样性的存在,构建宗教间的和谐关系,是国际国内宗教人士与宗教学家们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比较神学一方面坚持忠实于自己的传统,另一方面坚持对异传统的深度学习,并以此来重思、发展或深化自身的传统,体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精神,近来已成为宗教学界一个令人关注的潮流。值哈佛大学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弗兰西斯·克鲁尼教授应中央民族大学"比较经学与宗教间对话"基地邀请访华之际,我们就关心的比较神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其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8.
游斌 《中国宗教》2012,(5):32-36
通过不同宗教经典之间的互读,人们的目的不在于消除差异,而在于"提升差异的品质"。也就是说,人们不只是知道彼此间是不同的,而是通过对彼此权威经典的阅读,从本根处知道差异到底在哪里,知道差异的由来,同时知道差异的走向。这样,不同宗教在共处时,就不会仅仅以面具化的"我们"与"他们"进行简单区分,而是在彼此深入了解基础上的"美美与共"。  相似文献   
9.
游斌 《天风》2018,(4):29-31
当前,基督教中国化已成为中国基督教界各项工作的中心。人们普遍意识到,基督教中国化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政治层面、社会层面与文化层面。在这三个层面中,最核心、最重要、最长远,同时又最需着力的中国化,就是在文化层面上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0.
被遗忘的译者:中国士人与中文《圣经》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藉着对相关史料的分析和引证,指出在中文《圣经》的翻译这一中西文化交流事件中,西教士译经的"华人助手"所起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