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动机的发展及性别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动机的发展及性别差异。方法:采用东北师大心理系“成就动机”课题组编制的“学业成就动机量表”对河北辛集小学三年~高三89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年级与性别间存在交互效应,男生学业成就动机水平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发展;女生较男生变化更曲折。并且,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其学业成就动机水平均依次降低。另外,小学三年、四年、五年、初一、初二学生学业成就动机存在显的性别差异,小学六年、初三、高中三个年级则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中小学男生与女生学业成就动机的发展不同步,到初三、高中发展趋同。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对自己学习能力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针对城市普通中学445名初一至初三年级的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以研究初中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初中学生在对自己课堂学习能力的评价上,总体处于中上水平.男女生之间课堂学习能力差异不显着;初三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低于初一、初二学生课堂上的学习能力,且存在显着差异;性别与年级之间交互作用不显着.(2)初中学生在课下学习能力上略低于课上学习能力,但仍处于中上等水平.男生与女生之间差异不显着;性别与年级之间交互作用不明显;初一与初三年级学习能力差异显着,初三女生的学习能力低于初一、初二女生的学习能力,也存在显着差异.(3)初中学生在考试焦虑上总体处于中等水平.男女生之间差异不显着;性别与年级之间相互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采用3×3×2(年龄,材料,性别)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按照学习成绩好、中、差分层随机选取小二、初二、大二学生被试各18名,其中男女各半,利用不同难度的材料,对被试提取自信度准确性的发展进行了考察。被试的判断等级与被试的记忆成绩之间的两点距随年龄而变化。而这种变化在不同难度间有不同的表现。(1)提取自信度准确性从小二到初二发展迅速,表现出显著差异;初二到大二阶段年龄差异不显著。材料难度对不同年级的被试提取自信度判断准确性的影响不同。材料难度越小,提取自信度准确性发展得越早。(2)提取自信度准确性发展的性别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儿童欺负行为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Olweus欺负问卷中文修订版对我国6471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中小学生欺负行为的类型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发现:(1)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直接言语欺负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直接身体欺负,间接欺负的发生率最低。(2)小学和初中男生受直接身体欺负的比例显著高于女生,直接言语欺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3)小学阶段三类欺负行为的发生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三年级儿童受直接身体欺负的比例极显著地高于四、五年级,受直接言语欺负的比例总体上随儿童年级升高而上升,受间接欺负的比例在2-4年级之间相对稳定,5年级出现极显著的下降;在初中阶段三类欺负行为的发生率相对稳定。(4)欺负者大多与受欺负者同龄或年长于受欺负者,初中学生的欺负呈现出明显的“团体化”特点。  相似文献   

5.
对小学三年级至大学一年级五个年级的200名被试进行了测验,以考查被试的漫画认知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各年级被试对漫画的认知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存在两个快速发展期,即三至五年级(9—12岁),初二至高二(14—18岁);(2)漫画认知在性别上略有差异,但就各年级而言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生记忆组织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对中小学生记忆组织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进行研究,全文分为两个部分:(1)中小学生词的记忆中客观组织(类的群集)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2)中小学生词的记忆中主观组织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中小学生记忆中客观组织程度在逐渐提高,(2)不同年级中小学生对双字词记忆的主观组织程度是不同的;(3)E.Tulving测定主观组织程度的方法在测定低年级学生记忆的主观组织程度时表现出很大缺陷.  相似文献   

7.
学龄儿童汉语正字法意识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李娟  傅小兰  林仲贤 《心理学报》2000,32(2):121-126
该研究以小学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儿童及大学生为被试,让他们对左右、上下和半包围三种结构类型的90个真字、假字和非字进行词汇判断,以探讨儿童正字法意识的发展,结构类型的相应影响,以及年龄对汉字识别中结构类型效应的作用。结果表明;(1)儿童正字法意识的形成是以识字为基础的逐步发展的过程。小学一年级儿童已萌发了正字法意识,但至五年级时才基本达到了成人水平。(2)只有小学一年级被试的真字识别受结构类型影响。汉字识别中是否存在结构类型效应可能与被试识字经验、材料熟悉性等因素有关.(3)年级内部正字法意识的萌发和年级之间正字法意识发展的差异不受结构类型的影响,但萌发之后各年级内部均是对左右结构汉字正字法意识优于上下结构和半包围结构。  相似文献   

8.
以30名小学二年级学生2、4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和29名大学一年级学生为被试,运用McGurk效应研究范式对汉语母语者视听双通道言语知觉的表现特点、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三个年龄阶段被试均接受纯听和视听两种条件下的测查,被试的任务是出声报告自己听到的刺激。结果发现:(1)汉语为母语的二年级小学生、五年级小学生和大学生在自然听力环境下的单音节加工中都受到视觉线索的影响,表现出了McGurk效应;(2)二年级小学生、五年级小学生和大学生受视觉言语影响的程度,也就是McGurk效应的强度没有显著差异,没有表现出类似英语母语者的发展趋势。该结果支持了McGurk效应"普遍存在"的假说。  相似文献   

9.
以382名小学一、三、五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通过分层回归,探索了词语结构意识在儿童阅读理解中作用的发展性变化。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瑞文推理、汉字识别、口语词汇以及快速命名和语音意识之后,在三年级T2、五年级和五年级T2发现了词语结构意识对同期阅读理解有独特解释作用,而在一年级、一年级T2和三年级均未发现词语结构意识对同期阅读理解的独特贡献;(2)在控制了性别、瑞文推理、自回归效应以及其他相关变量的作用后,三年级和五年级时的词语结构意识分别对一年后的阅读理解具有独特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词语结构意识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还未显现,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词语结构意识对儿童阅读理解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词汇判断任务,以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儿童以及大学生为被试,考察单字词识别中的多义词识别优势效应的年龄特点.结果发现:(1)三组被试都表现出单字词识别中的多义词识别优势效应,且效应发生在低频字上;(2)随年龄的增长和识字能力的提高,儿童汉字识别的错误率降低;而多义词识别优势效应呈现递减的趋势.小学三年级已经发展出多义词的识别优势,小学五年级的反应模式与大学生的基本接近.最后,从语义反馈量、加工方式差异等角度对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国道德心理学家林德提出“道德行为与发展的双面理论”,并设计了著名的“道德判断测验”,在20多年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我们以中文版的“道德判断测验”为测量工具,以724名12-27岁青少年学生为被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C分数随年级提高而有所提高,但不同年级之间有一定波动,说明学校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但存在不稳定因素。男女生C分数不存在显著差异,学校内部各年级之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质的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5,自引:7,他引:48  
杨雄  黄希庭 《心理科学》1999,(6):484-487
采用《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对初中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共2187名青少年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得的自我价值感方面差异极显著。(2)男生个人取向的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社会取向的自我价值感则显著高于男生;男生个人取向的道德价值感高于女生,女生的社会取向的道德价值感则高于男生。(3)重点中学的学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的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的家庭价值感以及社会取向的心理价值感、家庭价值感方面均显著高于非重点中学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张积家  刘丽虹  曾丹 《心理学报》2005,37(3):341-350
采用拟人化配声和对形容词进行性别倾向评定的方法,对小学生对无性别事物的性别编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生对无性别事物存在着性别编码倾向,而且相当稳定。这种倾向一年级时已经基本形成,传统文化和生活经验会加强这种倾向。(2)小学生对无性别事物的性别编码总体趋势一致,但也存在一定的年级差异。随年级增长,将雌性倾向事物划分为女性的比率在增长,将雄性倾向事物划分为男性的比率也在增长。(3)小学生对无性别事物的性别编码也具有性别差异。男生和女生存在以自身性别为中心的倾向。男生更多地看到中性事物的男性特征,女生更多地注意到中性事物的女性特征。与男生相比,女生性别编码的倾向更强些。  相似文献   

14.
9970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王极盛  赫尔实 《心理科学》1998,21(5):404-406
对北京市随机抽取的9970名中学生进行自编的《中学生心理素质测验》的测试,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良好。(2)年级越低,心理素质水平越高,年级越高,心理素质水平越低。(3)初中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好于高中生。(4)在男女性别差异上,年级越低,男女差异越大,年级越高,差异越小。其中,男生在智力和情绪因子上心理素质水平好于女生,女生在注意力和道德感因子上心理素质水平好于男生。在对初中与高中的男女性别考验中也得到了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校园压力来源及压力感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在自编问卷的基础上,探讨初中生校园压力来源,及压力感的特点。结果表明:初中生的校园压力主要有四个来源,学校要求、自我表现、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初中生的校园压力感有5种体验类型,低压力型;高压力型;学校要求敏感型:自我表现敏感型;同伴关系敏感型;初中生校园压力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学生对学校要求有特殊敏感性,初一、初二年级自我表现方面的压力感突出,初三年级校园压力感总体水平较低;初中生的校园压力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6.
Open-ended questions were used to obtain narrative accounts of what makes a girl (or a boy) popular (or unpopular) at school. The participants were 489 African American students in Grades 1, 4, and 7 recruited from high-risk inner-city neighborhoods. Appearance and self-presentation were mentioned the most in Grades 4 and 7. Prosocial characteristics were especially relevant for popularity in Grade 1, as were studentship in Grade 4 and peer affiliations in Grade 7. Deviant behaviors were nominated for popularity more frequently in Grade 7 than in the younger grades and more for boys' popularity than for girls'. The mean deviance scores were negative in all grade levels, suggesting a normative peer culture. Male groups in Grade 7 showed significant homophily in reports of deviant behaviors.  相似文献   

17.
长沙市大学生成就动机取向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大学生学校类型、年级、性别三个维度,探讨长沙市大学生成就动机取向的特点。从湖南省长沙市三所大学中(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随机抽取300名大学生,每个学校各100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1)长沙市大学生的个我取向成就动机明显高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2)长沙市不同学校类型的大学生成就动机取向无明显差异;(3)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取向无明显差异;(4)长沙市大学生成就动机取向的性别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科技创造力和课外科技活动关系的测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创造性能力测验与中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调查表,对初中预备班,初二及高二年级学生共275名作测查,结果表明:中学生的科技创造力和课外科技活动存在很显著的相关;中学生的科技创造力水平受学校、年级、性别的影响:重点中学优于非重点中学,高二优于初中预备班及初二,男优于女。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性别角色观的差异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运用问卷调查法,结合人格特质词分类法,对140名大学本科新生的性别角色观进行了研究。发现:(1)男女大学生都把勇敢和善良分别放在男女性别角色正价特质的第一位;虚伪和自私分别放在男女性别角色负价特质的第一位。(2)男女大学生在善良是男女性别角色共有正价特质,负责、真诚、稳重和善良是男性角色正价特质,温柔与真诚是女性角色正价特质的重要性认识等方面有显著性的性别差异。在男生认为的男性角色的主要正价特质中女生只认为勇敢、坚强、真诚、稳重、负责是男性角色的主要正价特质。男生更认为温柔是女性角色的正价特质,女生更认为真诚是女性角色的正价特质。(3)男女生都认为势利、自私、虚伪、刻薄、饶舌是女性角色的主要负价特质,但男生把势利是放在女性角色负价特质的第一位,女生把自私放在女性角色负价特质的第一位;男女生都认为势利、自负、自私、粗鲁是男性角色的主要负价特质,但女生比男生更认为自负与懦弱是男性角色的主要负价特质,男生认为势利比自负更是男性角色的主要负价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