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先秦情欲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永玉 《心理学报》2001,34(1):82-87
情欲是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的重要范畴,而先秦情欲论又是这一范畴研究的发端,对后世影响很大。该文从情、欲、情与欲之关系、情欲态度四个方面,探讨了先秦诸子主要是儒、道、墨、法四家的情欲理论,并结合现代心理学和现代人的生活实际进行了初步的评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心理学是从外国传来的,但这并不代表着中国没有自己的心理学思想。我们要以人性观作为建构中国心理学体系的基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借鉴西方心理学的发展的历史经验;以理论为基础,以应用为目的,才能保证中国心理学理论的顺利发展,最终建构、充实、发展起适合中国人的心理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伦理思想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论证了中国伦理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第一部分是关于中国伦理思想史的研究范围和内容;第二部分是关于中国伦理思想发展的几个基本阶段;第三部分是关于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即民族特色。 文章认为,中国伦理思想史的史料极其丰富,可以说涉及到伦理学的各个方面,并具有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命题和学说体系。应该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中国伦理思想史的研究工作,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服务。  相似文献   

4.
正自《太乙金华宗旨》的心理学价值被发现起,道教早已进入了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作为发源于中国的宗教文化体系,中国本土的道教心理学研究方兴未艾,尽管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但已经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目前,中国本土道教心理学仍以理论研究为主体,具有两个基本方向:其一,从道教中汲取有关心理的元素,不断建构道教心理学理论框架;其二,以现代心理学理论诠释道教,或挖掘道教对当代心理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心理学史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鑫辉 《心理学报》1988,21(1):72-78
新开拓的一个分支学科——中国心理学史已经宣告建立。它填补了世界心理学史的一项重大空白,为国内外心理学界所瞩目。它正朝着纵深的方向发展:研究对象和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划清了一些基本的界限;基本范畴与术语的研究更加深入,整理出了一套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范畴体系;开展了中西比较研究,更有说服力地确立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建立和发展了国际学术联系,扩大了中国心理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人本主义健康心理学和儒家理想人格的比较研究许 波  2 0 0 1 ,2 1 ( 1 ) :3 -8…………………中国心理学思想史范畴体系的重建彭彦琴  2 0 0 1 ,2 1 ( 1 ) :9-1 3……………………………………黄震心理学思想探微徐方忠等 2 0 0 1 ,2 1 ( 1 ) :1 4-1 8……………………………………………………从心理学角度再析理学中的理欲辨汪凤炎  2 0 0 1 ,2 1 ( 2 ) :8-1 2……………………………………略论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孕育与生成高峰强  2 0 0 1 ,2 1 ( 2 ) :1 3 -1 7…………………………………国外关于右脑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任亚辉  陈欣 《心理学探新》2007,27(2):12-15,27
作为我国理论心理学研究的先行者,潘菽有关心理学基本问题的论断时至今日仍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本文从心理学学科性质的界定、心理学的实践性特征分析以及“有中国特色”心理学体系的建构三个方面,对潘菽心理学思想的内涵及其历史贡献加以阐述,以期对当代心理学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科学心理学以方法为中心的知识建构策略,内在地要求它与常识心理学划界以谋求自然科学分支的学科地位,其代价是对人类心理之情感与意义维度的隔离。在移植西方心理学体系的过程中,科学心理学的争议也内含于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轨迹中,同时还附加了学术边陲地区特有的学科追赶焦虑。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应突破科学至上的观念束缚,致力于发展具有现实解释力和价值引导力的人文主义导向的心理学理论,以切实解决中国现实社会中的心理问题,并在世界心理学界发出真正的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9.
罗国杰教授以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之心得,总结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结构模式、基本原则,并融通古今中西,建构了伦理学体系并形成自己的思想,推动了当代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发展。他的贡献具体在于:梳理中国伦理思想史之源流,总括其内容,提炼其精华,把握其精神,分析其特点,研究其方法,继承、弘扬与创新发展;以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为重要基础和立足点,广纳不同学术资源,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和"新德性论";以中国伦理思想史为重要价值资源,创新理论、传承文明、咨政育人,创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秉承弘道立德、躬行实践之古学传统和道德精神,立德、立功、立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相似文献   

10.
“社会价值”范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价值”范畴研究袁祖社(北京师范大学100875)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之中,随着现代化和改革开放实践的进一步深入,社会总体价值及其体系建构问题,日渐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理论问题。近几年来,理论界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积极的思...  相似文献   

11.
该文旨在探讨《鬼谷子》心术的心理依据。分析了它的基本心理观、知虑心理思想、意志心理思想、情欲心理思想;还就其心理培养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潘菽逝世已有30周年,中国心理学界缅怀他的最好方式之一是,弘扬他的三个心理学思想精义,将之体现在行动中,促进中国心理学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坚持潘菽“心理学是中间科学”的主张,使中国心理学研究的视角、方法与主题更加多元化; 秉承潘菽重视研究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遗志,提高研究成果的原创性水平; 落实潘菽关于中国心理学“要走我们自己的道路,有自己的特点”的倡议,努力建设中国特色心理学体系,使中国心理学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容体系和灵魂上都真正获得独立。  相似文献   

13.
儿童心理虐待与抑郁:自动思维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锐  刘爱书 《心理科学》2013,36(4):855-859
目的: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儿童心理虐待、自动思维与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自动思维问卷(ATQ)及自评抑郁量表(SDS),对黑龙江省838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儿童心理虐待对自动思维及抑郁有直接影响(β=0.245,β=0.674,均P<0.001);自动思维在儿童心理虐待对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Z=51.2,P<0.01)。结论:自动思维在儿童心理虐待和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表明可以从认知方面改善心理虐待初中生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4.
Previou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phonetic categories have a graded internal structure that is highly dependent on acoustic-phonetic contextual factors, such as speaking rate; these factors alter not only the location of phonetic category boundaries, but also the location of a category's best exemplars.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which focused on the voiceless category as specified by voice onset time (VOT),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a higher order linguistic contextual factor, lexical status, which is known to alter the location of the voiced-voiceless phonetic category boundary, also alters the location of the best exemplars of the voiceless categor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exical status has a more limited and qualitatively different effect on the category's best exemplars than does the acoustic-phonetic factor of speaking rate. This dissociation is discussed in terms of a production-based account in which perceived best exemplars of a category track contextual variation in speech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I examine Wilfrid Sellars’ famous Myth of Jones. I argue the myth provides an ontologically austere account of thoughts and beliefs that makes sense of the full range of our folk psychological abilities. Sellars’ account draws on both Gilbert Ryle and Ludwig Wittgenstein. Ryle provides Sellars with the resources to make thoughts metaphysically respectable and Wittgenstein the resources to make beliefs rationally criticisable. By combining these insights into a single account, Sellars is able to see reasons as causes and, hence, to respect the full range of our folk psychological generalisations. This is achieved by modelling folk psychological practice on theoretical reasoning. But despite frequent misinterpretation, Sellars does not claim that thoughts and beliefs are theoretical concepts. Thus, folk psychological explanation is not theoretical, and hence, it is not replaceable by scientific theory. Hence, scientific concepts will not eliminate folk psychological concepts. Thus, Sellars avoids eliminativism.  相似文献   

16.
郭晓飞 《心理科学》2007,30(1):244-246
情欲是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研究的重要范畴,是关系密切但又各有所指的两个范畴。庄子指出情欲对人的身心健康具负面影响,提出许多关于情欲本质及其调节的心理思想。本文分析和总结了庄子的情欲本质观和调节观,这些思想对今天人们实施情欲心理调节仍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康德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其在继承沃尔夫理性心理学与经验心理学二分的基础上,通过批评理性心理学,消解了我思的主体地位,为解决二元论问题做出了重要努力;通过批评经验心理学,指明了心理学在成长为一门科学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诸多问题。新康德主义在继承并改造康德思想的过程中,发展出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皮亚杰基于对康德思想独具特色的把握,提出了发生认识论;而当代认知科学的图式理论,则完全是建基于对康德经验图式理论框架的全面继承上。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 心理学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怎样才能更好地构建全面系统的多主体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如何推动心理学自身的发展?这些问题一直受到广大心理学者的关注。以复原力为例, 通过对个体、团队以及社区心理复原力建设路径的理论总结, 加上实践案例, 以期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知识借鉴与参考, 并反思心理学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与角色。心理学专业研究团队可以通过整合其在社会支持体系中的应用, 推动心理学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shape categorization of rhesus monkeys (Macaca mulatta) and the role of prototype- and exemplar-based comparison processes in monkeys' category learning. Prototype and exemplar theories make contrasting predictions regarding performance on the Posner-Homa dot-distortion categorization task. Prototype theory--which presumes that participants refer to-be-categorized items to a representation near the category's center (the prototype)--predicts steep typicality gradients and large prototype-enhancement effects. Exemplar theory--which presumes that participants refer to-be-categorized items to memorized training exemplars-predicts flat typicality gradients and small prototype-enhancement effects. Across many categorization tasks that, for the first time, assayed monkeys' dot-distortion categorization, monkeys showed steep typicality gradients and large prototype-enhancement effect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monkeys--like humans--refer to-be-categorized items to a prototype-like representation near the category's center rather than to a set of memorized training exempl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