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谓自我认识?谈及自我认识,当然指的是人的认识,是人作为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物”关于自身存在状态的认识,简言之,人关于自我的认识。此种解释还只是一种语义学上的解释,尚不能真正揭示自我认识的本质。要做到这一点,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至少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从认识主体的角度来看,自我认识常被分解为个体自我认识、群体自我认识和人类自我认识。个体自我认识是个体关于自身存在状态的“自我”认识,在这里,自我认识的主体以个体承担者的方式“使自己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①群体自我认识是一定的…  相似文献   

2.
略论《管子》认识论的主客体关系栗冬生近年来,研究《管子》一书中的认识论思想的文章并不多,本文意在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来探讨一下《管子》的认识论思想。一《管子》作者对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加以严格的区分。在《管子》的《心术上》中,作者把人的认识看成是主体和客体...  相似文献   

3.
关于认识的源泉问题,笔者的主要观点是:必须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出发,从这种关系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即作为主体的社会的人与作为客体的自然界的关系出发,来探讨认识的源泉。这个关系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界对人的作用,二是人对自然界的改造作用。前者是认识起源的自然基础;后者则是认识起源的社会实践基础。它们构成了  相似文献   

4.
主体、客体和主体性的规定如果单就历史过程的主客体关系来说,那么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定性都离不开实践。实践作为社会的人改造客观事物的现实的、感性的物质活动、本身就以主体(社会的人)和客体(外部客观事物)为前提。在这里,社会的人之所以成为主体,因为他是活动施加者,他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当作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运动起来,借助于一定的中介手段,作用于客体。反之,客体事物(包括人自身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及其结果)之所以成为客体,因为它(他)在实践活动中是活动的指向者、承受者。如此,离开了主体,我们无从规定客体;离开了客体,我们也无从规定主体。主体和客体都是在它们实际相作用中,即在实践过程中获得自己的规定性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问题是事关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及其主体向度理解的重要理论问题。为反叛第二国际理论家将辩证法庸俗化为缺乏内容奠基的形式方法,青年卢卡奇开辟出"近黑格尔阐释"路径,立足于"总体"范畴确证深入社会历史现实的辩证法。但其与马克思返回黑格尔诉诸于历史辩证法仍有根本区别。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并不缺乏关怀人类生存境遇的主体向度,为此他在《资本论》中洞察到资本的自我活动与"绝对理念"辩证运动的内在相似性,揭示了资本作为"同一的主体-客体"对人之主体性地位与作用的消解。青年卢卡奇则基于劳动本体论指认社会历史的总体由劳动建构,强调无产阶级作为历史中"同一的主体-客体"通过自我认识能够打破资本主义物化现实,但这一主体解放策略因强烈的主观主义色彩备受批评。  相似文献   

6.
悟性:主体性研究的视角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对客体、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突出逻辑推演的理性分析方式;另一种是凸显主体投入机制的悟性整合方式.尽管没有进行意义的严格界定,但我们通常的主体性研究所阐释的多是主体“感知一理性”认知模式中的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然而,根据现代科学认识范式建构者(如爱因斯坦等)的观点,真正的主体性、主体内在创造力的真正展现不是在人对世界把握的理性分析活动中,而是在那种包括直悟(直觉)、顿悟(灵感)和体悟(意会)在内的、作为人以其内在认知图式去整合经验材料和外部信息,从而直接地、有机地把握对象并生成性地形成关于客体世界知识的悟性整合机制中.因此,我们的主体性研究的视角就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发生转换: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参考了国内外相关著作的基础上,采用哲学解析的方法对印度宗教哲学经典之一的《奥义书》中的核心思想——“梵我合一”做出初步的分析。作者先从存在、认识和喜乐三个方面对“梵”进行分析,进而又从无限、永恒和独立于因果关系三个方面论述了“梵”的否定品格与不可知性。其次,作者从“自我”是认识主体,不是认识对象,它是唯一真实的三个方面对“自我”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梵” 与“自我”是指宇宙与人的本体,都是神秘不可知的终极真实、唯一者。梵作为本原在宇宙中被认识,而自我是在人的内在自我中得到证悟。二者本质上是同一的。  相似文献   

8.
主体和客体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具有哪些层次?这是近几年来认识论的研究课题。目前,综观在这方面的探讨文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归纳起来有三种,即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评价关系。我们认为,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仅归结为上述三种是不全面的,还应包括主体对客体的情感体验这一层关系。人的认识是一个有多种成份参与的复杂过程,在这中间,情感作为主体非理性因素的一个方面和主体的理性因素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所以不能把认识过程仅仅归为理性思维的过程,应该看到情感对人的认识过程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恩格斯就明确说过:“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和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马  相似文献   

9.
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理解,是人际交往的最基本的纽带,同时也是一种不易达到的至高的境界。 什么是理解?《现代汉语词典》解作:“懂;了解。”《人学词典》释为:“主体通过信息把握客体的一种思维心理过程和状态。……是主体所达到的在一定层次上把握和再现客体的形式。” 从人与人的交往看,理解是主体对客体的了解,并且这种了解应得到作为客体的人的认可。 具体说来,尊重别人的独特  相似文献   

10.
论坛荟萃     
夏甄陶:实践—认识系统中主—客体相关联的物质中介 主体和客体作为实践—认识系统的“解剖”结构中互相关联的两极,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直接的二项式关系。在主体和客体这两个单元子系统之间,还有一个把它们关联起来并借以发生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系统的中介单元子系统。这就是说,主体和客体这两个单元  相似文献   

11.
朱清华 《世界哲学》2009,(6):107-115
近代以来人被定义为主体,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的主要问题。主体对客体的关系是一种表象关系,客体被主体所表象,主体成为思维和存在的中心。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表象关系又进一步变为控制关系。作为主体的人征服和控制世界,人自身最终也变成被控制过程的一部分,有失去自身的危险。海德格尔则打破了这种主体-客体对立的模式,重新构建主体性。他所说的主体是"在-世界-中-存在"的超越着的此在。海德格尔用此在的这种源始的存在方式解构了主客对立的主体自我,并说明了自我是此在操劳活动最终的"为何之故",此在本真的自我也是此在本真的"能在"。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问题主要涉及主体、主体性和主体性实现(即自由问题)这三个密切相关的问题,这里着重就主体性与自由的关系问题谈些看法。 何谓主体性?笔者认为,所谓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中对客体所处的主体地位以及人作为主体的质的规定性。人在实践中对客体所处的主体地位是指人在实践中对客体处于主动、积极的支配地位,而客体广般处于被动,消极的被支配地位。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改造和被改造、认识和被认识,利用和被利用关系。当然,主体也有受客体制约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论价值的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岱年在《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著文认为,价值的第一层含义是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除此之外,价值还包含对需要的层次和需要的主体进行评价的问题。从不同需要之间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来看,整体的需要高于个人的需要;从人所异于禽兽的特有的需要来看,精神的需要高于物质的需要。人类的价值应该就人类与其他物类的比较而言,自我的价值应该就自我与别人、自我与社会、自我与人类的关系而言。人类所追求的最高价值是真、善、美,其中真是认识的价值,善是道德的价值,美是艺术的价值。 关于个人的价值可分为两层意义,一是个人的社会价值,即能在一定方面满足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论坛荟萃     
先达:考察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新视角在人类思维史上,对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考察有两种对立的思维方式:一种是仅仅把自然当作客体来考察,就自然考察自然的客体性原则;一种是否定自然的客观实在性,仅仅把自然界作为主体的产物、异化和体现的主体性原则。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把自然作为人的劳动对象纳入人的活动范围来考察,提供了一个把握人和自然关系的全新视角——实践。在劳动中,自然界是劳动的对象,是人们借以获得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来源。没有无对象的劳动,劳动包含对客体性原则的认可。劳动没有否定自然的客体性,人们要在劳动中达到预期目的,必然努力按照事物本来面貌认识事物,但它打破了僵死的客体  相似文献   

15.
一、主体和客体的多种存在形式思维与存在是抽象程度最高的哲学范畴。要从认识论角度深入考察思维与存在怎样走向同一的辩证途径,必须把这个哲学基本问题加以深化和具体化,引入主体和客体范畴。认识主体有个体主体和社会主体两种存在形态,有必要把认识的个体发生和系统发生统一起来构成认识论。作为认识主体的人,首先是活生生的、实践活动中的个人。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列宁充分肯定了黑格尔把  相似文献   

16.
焦克明在《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发表文章认为,对于“利”的广义理解应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应当得到满足的需要。可将其区分为三个主要层次。第一,是由生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利,它基本上是由主体人把自然界作为客体,并按照人的需要作用于这个客体而实现的。这个层次的利主要表现为物质的,即古人所  相似文献   

17.
自我认知他者的过程是直接的,还是依赖于某个中介,这一问题构成了他者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胡塞尔在其经典的他者构造理论中预设了两种中介性:"以自我为中介"以及"以世界为中介"。托尼森等人认为胡塞尔的这两种中介性均面临着无法回避的难题。本文检讨了托尼森对胡塞尔的批评,澄清了以自我为中介和以世界为中介分别导致的不同难题,在此基础上区分了对中介性概念的强解读和弱解读,并就后者辩护了胡塞尔他者理论的认识论路线。  相似文献   

18.
认识论中,主体与客体是一对基本范畴。近来有些同志著文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主客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赖金良同志在《试论认识对象的生成和发展》(见《哲学研究》1982年第1期。以下简称赖文)一文中,着重阐述了认识的客体方面,并论及了哲学基本问题与认识的主体一客体关系问题。对此,我想发表一些不同的意见,以求教于赖金良和哲学界的同志。  相似文献   

19.
1.自然哲学的可能性及其形而上学根据谢林认为,反思的发展引起了主体和客体、理想和现实的分离。若不考虑到反思的作用,我们就得设想人与自然是一个东西,就是说,必须设想人在直接感受的层次上体验着与自然的统一。但人已通过反思把外部客体和它的主体表象区分开来,并且人已成为他自身的客体。总之,反思牢固建立并永久  相似文献   

20.
现实的人是活动的人,人的活动构成人的存在形式。“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一119页)人之作为主体恰恰在于他是活动的主体,主体活动的对象和活动的对象化的产物即与主体相对而言的客体。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乃是主体的活动或通过主体的活动号活动的对象及活动的对象化产物的关系,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