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竞争与情绪对顿悟的原型启发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汉字字谜为材料, 采用“原型学习-问题测试”范式, 考察不同竞争水平(高、中、低竞争强度和无竞争)情境下诱发的情绪效价(积极、中性和消极)对顿悟中的原型启发的影响。结果发现:1)竞争水平对字谜问题解决中的原型启发有显著影响, 低强度竞争水平最有利于靶字谜问题的解决, 中等强度和高强度下效果次之, 无竞争条件下效果最差; 2)诱发情绪对靶字谜问题解决的原型启发也有显著影响, 消极情绪和中性情绪下比积极情绪下靶字谜的正确率更高; 3)有无竞争与情绪效价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 体现了竞争和情绪这两种动力相关因素在原型启发中的动力作用不是独立的。  相似文献   

2.
梁三才  游旭群 《心理科学》2003,26(4):751-752
1 前言 内隐记忆的性质、特点,主要是通过操纵各种实验变量(如加工水平)并观察其在内隐和外显记忆之间的实验性分离现象才得以揭示的。在众多实验变量中,操纵编码时的注意状态并考察其对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影响,对于揭示内隐记忆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者通过采用分心任务造成不同注意状态,对其在内隐和外显记忆之间的分离模式进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内隐记忆开始成为当今记忆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从“1、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发展性分离;2、学习阶段注意分配对知觉性和概念性内隐记忆的影响;3、可能图形与不可能图形对内隐记忆研究的贡献”三个方面对内隐记忆进行了介绍,并指出在进行内隐记忆研究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慧  吴明证  刘永芳 《心理科学》2012,35(4):962-967
采用2(外显自尊:高、低)×2(内隐自尊:高、低)×2(编码深度:浅、深)×3(词汇效价:积极、中性、消极)混合设计,考察了89名不同自尊类型的大学生在不同编码深度下对不同效价形容词的再认记忆。结果发现:(1)在浅水平编码组中,低内隐自尊被试比高内隐自尊被试有更强的积极记忆偏向,而高低不同水平的外显自尊者对于词语记忆偏向没有显著差异;(2)在深程度编码组中不同自尊水平影响被试对积极词的无意识提取;(3)所有被试均有积极记忆偏向。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选取30名被试,采用任务分离实验研究范式探讨不同表面特征图片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以32张动物图片为实验材料,其中鱼类和鸟类图片各半。两类图片中一半为黑白图片,另一半为彩色图片,所有实验材料用E—Prime软件呈现在电脑上。结果表明:(1)不同表面特征图片的再认成绩(外显记忆)显著好于偏好再认成绩(内隐记忆),即外显记忆成绩好于内隐记忆;(2)在再认测验和偏好判断测验中,再认成绩和偏好再认成绩在图片表面特征的两个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3)控制组的偏好再认成绩显著好于实验组的偏好再认成绩,即控制组的内隐记忆好于实验组。结论:刺激材料的表面特征既是外显记忆的内容,也是影响外显记忆的重要因素;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高度依赖于刺激材料的表面特征,刺激材料的表面特征是影响两种记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基于信号检测论的框架, 考察不同的情绪效价以及时间间隔如何交互影响老年人在图片再认任务中的辨别力(d′)和判断标准(β), 进而影响其错误记忆。以21名老年人(女性14名)为被试, 平均年龄67.17 ± 5.03岁。根据中国老年人对国际情绪图片库(International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 IAPS)中图片评定的情绪参数, 选出积极、消极和中性图片各60张作为学习材料。另选积极、消极和中性图片各30张作为每次再认测验的干扰材料, 并且两次再认测验的干扰材料不同。短时间隔条件让老年人在图片记忆编码半个小时后完成对图片的再认测验; 长时间隔条件则为在三周后完成对图片的再认测验。结果发现: 1)在短时间隔条件下, β和d′共同影响虚报率; 而在长时间隔条件下, 只有β影响虚报率, d′不影响虚报率; 2)无论是在短时还是长时间隔条件下, 积极图片与消极图片的判别力d′都没有显著差别; 3)在短时间隔条件下, 老年人对消极图片的β更低、虚报率更高; 在长时间隔条件下, 老年人对积极图片的β更低、虚报率更高。研究结果表明: 老年人的错误记忆受判别力d′和判断标准β的影响。情绪效价通过作用于老年人的反应倾向(判断标准β)、而非记忆质量(判别力d′)来影响其错误记忆。时间间隔可以调节情绪效价对老年人判断标准β和错误记忆的作用, 使之随时间发生反转。老年人的“积极效应”在错误记忆中可能表现为随着时间的流逝, 老年人更愿意将积极信息报告为经历或学习过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任务分离程序(DRM)和实验室诱发情绪的方法,通过2(抑郁组、正常组)×3(积极、中性、消极词汇)×2(回忆、残词补全)的多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来深入探讨抑郁作为一个个体变量,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何影响作用。实验1中首先考察了外显记忆中的心境一致性效应,结果显示存在心境一致性记忆效应,实验2中考察了内隐记忆中的心境一致性效应,结果表明,在内隐记忆中也存在心境一致性效应。  相似文献   

8.
幼儿对具体图片与抽象图片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择3—6岁幼儿为被试,采用具体图片与抽象图片两种材料,分别交叉使用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两种方式,探讨不同年龄幼儿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效果及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幼儿期幼儿确实存在内隐学习,幼儿对抽象材料的内隐记忆效果优于外显记忆效果;幼儿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两种效果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郭力平 《心理科学》1998,21(4):319-323
采用Buchner等人(1995)提出的加工分离范式的修正模型,对内隐和外显记忆进行分离。结果表明:内隐记忆水平随年龄的变化不大.而外显记忆水平在12岁左右达到高峰;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均不具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智障儿童和正常儿童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里宁  周颖 《心理科学》2006,29(2):473-475
本实验采取加工分离程序(PDP)对38名弱智儿童的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进行研究,并与47名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认为:(1)正常儿童外显记忆明显优于弱智儿童,但在内隐记忆方面,正常儿童与弱智儿童没有显著差异;(2)本实验中,年龄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均没有影响。研究结果对弱智儿童的教育方面有启示作用;另外,PDP实验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在对特殊人群进行施测时,需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1.
以图片材料为情绪启动刺激,以多用途测验(AUT)为创造力测量工具,探究情绪与创造力的关系。采用2(情绪效价类型:积极、消极)×2(动机情绪类型:高生存动机、低生存动机)的被试间设计,结果表明:情绪效价主效应显著,积极情绪组的创造力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及总分显著高于消极情绪组;动机情绪主效应显著,低生存动机情绪组的创造力流畅性、灵活性及总分显著高于高生存动机情绪组;情绪效价和动机情绪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研究表明,积极情绪比消极情绪引发更多的创造性活动;低生存动机情绪下的创造力水平高于高生存动机情绪下的创造力水平;情绪效价与动机情绪对创造力的影响不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内隐记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对内隐记忆的存在性和本质特点进行探讨的过程中,该领域涌现出愈加丰富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同时也引发了研究者对内隐记忆内涵的深入思考。逐渐细分的内隐记忆研究领域促使人们超越内隐记忆原有的理论框架,去建构一个整合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容纳记忆的无意识和意识过程的完整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检验了情绪的效价和唤醒对记忆提取阶段熟悉性过程和回想过程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结果发现,编码阶段无分心任务时,积极图片的高、低自信再认准确率均高于消极图片,而唤醒对于高自信再认准确率的影响只限于消极图片;在编码阶段设置分心任务时,发现积极和消极的高唤醒图片的高自信再认准确率显著高于低唤醒图片。这些结果说明情绪的效价影响了熟悉性和回想两类记忆过程,而唤醒只影响回想过程,效价效应是编码阶段被试调用认知资源对积极图片进行精细加工的结果,而唤醒对回想过程的影响是自动编码高唤醒刺激细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以Gawronski & Bodenhausen(2006)提出的联结性-推理性评价模型(associative-propositional evaluation model, APE)为基础,分析情绪在内隐态度向外显态度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情绪、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研究通过操纵被试的情绪状态(积极或消极),分析了不同情绪下个体对薯片的外显态度、内隐态度对其在五分钟内食用薯片数量的预测作用。研究发现,外显态度可以预测行为结果;而内隐态度对行为结果的预测受到情绪的调节,积极情绪下内隐态度能够预测行为结果,消极情绪下内隐态度不预测行为结果。因此,与消极情绪相比,积极情绪降低了个体对内隐态度进行修正的可能性,促使个体基于内隐态度直接构建外显态度,从而使得内隐态度能够预测行为结果。研究最后分析了情绪影响内隐态与行为之间关系的心理机制、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心境一致性对大学生外显和内隐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96名大一本科生为被试,采用120张情绪效价人物图片,运用加工分离范式研究心境一致性对大学生内隐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1)心境一致性效应不仅存在于外显记忆,而且也存在于内隐记忆;(2)心境一致性效应在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上没有性别差异;(3)在心境一致性实验中,自然抑郁组被试可能存在外显记忆缺损。  相似文献   

16.
张引  贺雯  罗俊龙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2):1882-1888
不同的情绪在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表现过程中塑造着不同的心理环境, 调节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一致性。正性情绪增加了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联结, 然而负性情绪对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联结的调节作用表现并不一致。单一考虑情绪的正负效价不足以解释具体情绪影响的差异性, 情绪的确定性、情绪与直觉信任的交互作用均会对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联结产生影响。理论方面, 联结性-推理性评价模型及情绪-信息模型对情绪调节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联结的内在机制进行了解释。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特定情绪对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联结的调节作用, 并考察情绪是否会对内隐刻板印象与外显刻板印象的联结产生调节作用, 以及采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揭示情绪调节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联结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7.
字表法定向遗忘是否影响内隐记忆测验,一直是记忆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选取低频词语作为实验材料,引入指示符变量(记住、遗忘).以词干回忆和词干补笔分别作为外显和内隐记忆测验,考察字表法定向遗忘对内隐记忆测验的影响.结果发现:(1)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中都出现了显著的字表法定向遗忘效应;(2)字表法定向遗忘效应的机制应该是提取抑制,即要求遗忘的项目在提取时受到抑制而使记住项目的成绩更为突出,而不是偏好对记住项目复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分别在阈上/阈下的条件下呈现OH投射卡,探究两种情况下是否能启动情绪。采用阈上和阈下启动实验,以正确率和反应时为因变量,检验阈上、阈下的情绪启动效果。阈上启动实验中,被试对OH卡中积极和消极、中性材料的反应时有显著差异,正确率没有显著差异。阈下启动实验中,被试对消极和积极、中性材料在反应时和正确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示:(1)阈上呈现OH投射卡,OH卡中的积极情绪效价的图片和词汇能够启动情绪;(2)阈下呈现OH投射卡,OH卡中的消极情绪效价的图片和词汇能够启动情绪。  相似文献   

19.
记忆的生存加工优势主要指生存情景下的记忆成绩好于其他情景下记忆成绩的一种优势效应。实验1采用生存加工研究范式,结合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测试方法,考察了生存加工在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中的表现。实验2结合不同的词语评估时间,进一步考察了不同加工水平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中生存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内隐记忆中没有表现出生存加工优势,但是在外显记忆中出现了生存加工优势效应,并且外显记忆中的生存加工优势会受到加工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两类具有不同负性情绪强度值的高频汉语双字词为材料,采用项目法定向遗忘范式,探究负性情绪词语在外显和内隐记忆测验中是否存在定向遗忘效应。结果显示,(1)在外显记忆测验中,强、弱负性词均出现了显著的定向遗忘并且弱负性词的定向遗忘效应大于强负性词;(2)在内隐记忆测验中,只有弱负性词出现了显著的定向遗忘,而强负性词则无。可见,内隐记忆测验中的定向遗忘效应对负性信息比外显记忆测验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