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脏手"(dirty hands)问题的理论源头可追溯至马基雅维里的政治主张,甚或更早地体现于柏拉图的"高贵谎言"(noble lie),但政治"脏手"概念的提出及问题的集中研究肇始于当代。目前,西方学界对政治"脏手"现象予以高度重视,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已成立了专门的研究中心。相比之下,国内学界对政治"脏手"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文献非常少,且个别学者对该问题存在误解。而厘清这一问题不仅在理论上有助于人们反思政治的道德维度和政治伦理的建构方向,而且在实践  相似文献   
2.
"共善"这一概念既非地道的舶来品,亦非土生土长的国货,而是世人在长期中外文化交流中达成的共识。"共善"之思想古今中外皆有,并且在共同体的语境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从哲学目的论的角度来把握,"共善"乃终极之善(至善);从历史发生论的角度来把握,"共善"是道德之源和道德之本;从规范伦理学的角度来把握,"共善"是道德判断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张丹  王鹤 《美与时代》2014,(3):25-25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城市的规划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同样也是对规划工作的新挑战。城市规划是一项公共性政策,其具有公共政策所拥有的基本属性。以城市规划工作中的公共政策为基本视角,对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的内涵、体系、机制等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政策的相关问题进行浅析与探讨,对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完善与展望,有利于避免原有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完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刘琼莲 《学海》2007,(4):118-123
随着行政改革走向对行政成本问题的关注,仅仅提出降低行政成本是片面的.就行政决策成本而言,我们所要追求的是其合理化.行政决策成本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且对行政效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节约行政成本,并不意味着行政决策成本越少越好,行政决策成本的支出应当建立在行政决策质量以及公共利益的最大可能实现的原则下.因此,在行政决策成本合理化的价值取向中去探讨行政成本的问题,这才是有利于行政改革的积极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蒋集跃  梁玉超 《学海》2004,(2):84-88
公益诉讼虽然肇始于古罗马时期 ,但真正被激活并迅速发展却是进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之后。西方诸国公益诉讼的勃兴与经济发展、立法观念和司法理念等各种社会背景因素密切相关。可见 ,公益诉讼不仅是一套制度更是一种实践。我国社会的发展现状 ,客观上具备了公益诉讼得以生长的社会经济条件 ,但在立法制度、司法理念与司法机制等方面尚不具备运作公益诉讼的条件和环境 ,要将纸面上权利转换为伸手可及现实利益 ,便需要对立法制度、司法理念等因素进行一番彻底的改造和革新  相似文献   
6.
陈乔见 《现代哲学》2011,(6):103-107
公私关系归根结底是利益关系。从公私的实然义,即君国与社会及个人的层面考察儒家的公私利益观,更能得其实。儒家尊重个体权益,肯定个体正当权利之于国家霸权利益的优先性,为士农工商等私人谋求利益乃国家之根本目的和责任。儒家也承认国家利益的必要性,但需给予限制,以免损害到私人利益,赋税是调节公私利益的杠杆。概言之,若从公私利益关系看,儒家倡导公私互动、公私共谋的公私利益观,并不主张惯常所认为的"崇公抑私"、"以公灭私"、"大公无私"等观念。  相似文献   
7.
政治主体的伦理向度与公共利益的达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优良的生活"的政治实践中,无论个体还是政治共同体,都体现一种共同善的诉求.政治主体如何就"对人而言的善和共同体的利益"达成一个"共同的理解",自然成为考察政治主体伦理的一个有效向度.在现代民主政治情境下,无论是政治家和公共行政人员还是与此紧密相关的公民,需要把作为目的的公共利益当作自己的规范价值和行为标准,从而使政治获得一种高贵的伦理品质.  相似文献   
8.
行政问责的伦理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问责作为一种责任监督和追究机制,不仅具有政治、行政和法律等方面的价值,也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它们主要体现在:促进政府履行责任伦理构建责任政府,规范权力运行助推权力向善,尊重"民意"实现公共利益和弘扬道德责任塑造伦理人格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个人偏好与社会公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偏好是人的个性中能够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社会公德作为全社会的基础道德共识,发挥着调节人际关系、限制和引导个人偏好、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能.个人偏好的自发性和随意性、自我中心的潜在价值取向、偏离"常规"的行为方式等,不可避免地导致对公共秩序的侵蚀.适时更新社会公德规范,使其符合人性化的发展要求;适度限制和矫正个人偏好,使其向维护公共秩序的方向发展,有机协调二者的内在冲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张高文 《学海》2006,(6):103-106
民事诉讼法以监督审判活动作为民事抗诉制度的理念。司法实务界对于民事抗诉制度理念的把握存在矛盾心态,但以救济当事人私权为主要内容。笔者认为我国民事抗诉制度应当以维护司法公正和一般的公共利益为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