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0 毫秒
1.
张丹  王鹤 《美与时代》2014,(3):25-25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城市的规划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同样也是对规划工作的新挑战。城市规划是一项公共性政策,其具有公共政策所拥有的基本属性。以城市规划工作中的公共政策为基本视角,对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的内涵、体系、机制等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政策的相关问题进行浅析与探讨,对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完善与展望,有利于避免原有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完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张丹 《美与时代》2014,(5):112-112
长期以来艺术批评同艺术史及艺术理论共同发展,然而艺术批评的意图一直被质问,通过从艺术发展的本身出发,阐释了艺术批评在理想状态下所应当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既是社会的需求也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企业与社会责任是共生关系,没有社会的发展就没有企业的发展.从对企业竞争提升的角度来看,许多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存在效率问题,而社会责任认证标准,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片面化等成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之间低效率转化的原因.由此提出企业要在社会责任实践中积极探索,将国际认证带来的不利变有利,致力于利益相关者管理以及将企业的慈善公益责任纳入战略规划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众多历史人物形象的演变中,关羽形象的演变极具代表性。从历史人物到艺术形象,逐渐生成复杂的宗教信仰。一方面,关羽形象的演变推动了关公信仰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关羽形象独特的演变轨迹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通过对关羽形象历史纵深式的梳理,结合关羽形象的文学性转化,逐渐呈现出关公信仰发生、发展及成熟的过程。关公信仰的迅速发展绝不仅仅是宗教意识形态作用的结果,而是社会各阶层对关羽形象的塑造逐渐符号化、象征化,最终使其固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代表,同时也体现出关羽形象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罗夏墨迹测验施测过程中正常被试做出第一反应之前的眼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十张图片的第一反应时、注视点个数、平均注视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彩色图片的第一反应时较长、注视点个数较多、注视时间长,被试更多关注图片上半部分.初步验证了罗夏墨迹测验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年龄多处于17—23岁,正是情感萌动,性心理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的阶段,校园内日益增多的恋爱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时期青年人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同时,形形色色的恋爱问题也就成为大学生最感困惑的问题。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7.
李赟  张丹 《美与时代》2006,(10):33-34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是18世纪拨弦古钢琴演奏技巧的代表者,弗朗茨.李斯特是19世纪将现代钢琴演奏技巧推向无以伦比高度的作曲家。二者在高难度钢琴演奏技巧的运用及演奏技法的革新方面是一脉相承的,斯卡拉蒂在其500余首钢琴奏鸣曲中所创造的新颖的演奏技巧及革新的演奏技法,对后世钢琴演奏技巧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多维题组反应模型(MTRM)应用到多维题组测验的项目功能差异(DIF)检验中,通过模拟研究和应用研究探究MTRM在DIF检验中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影响因素,并与忽略题组效应的多维随机系数多项Logistic模型(MRCMLM)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随着样本量的增大,MTRM对有效DIF值检出率增高,错误率降低,在不同条件下结果的稳定性更高;(2)与MRCMLM相比,基于MTRM的DIF检验模型检验率更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更小;(3)当测验中题组效应较小时,MTRM与MRCMLM结果差异较小,但是MTRM模型拟合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雨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智慧教学工具,其功能基于PPT和微信,可以实现线上教学和课堂互动相结合。在"美术概论"课程中使用雨课堂智慧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手机上的雨课堂教学课件欣赏到中外美术名作,而且可以参与线上习题、测验、发表弹幕、匿名反馈等互动手段,实现课程数据的科学量化,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该课程的学习情况。  相似文献   
10.
张丹  李赟 《美与时代》2006,(3):68-69
巴赫1720年创作的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和组曲》,巴赫在其中设计了小提琴所能演奏的一切和弦,使用了几乎不可能演奏的对位技巧。它们造就了巴赫小提琴音乐的巅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