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代美英法律心理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宗宪 《心理学报》1991,24(2):106-114
本文概述了当代美英法律心理学研究的状况,着重论述了它的主要研究领域:证人证言,讯问与供述,法庭心理学,陪审团研究,犯罪心理学,被害人心理学以及司法程序心理学,这些内容对于深化我国的法律心理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比较大陆法系鉴定结论与英美法系专家证言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基础上,对我国的鉴定结论证明能力与证明力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重点对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与证明力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关于目击证人证言可靠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然 《心理科学》2007,30(3):727-730
目击证人的证词在刑事诉讼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证人对案件的记忆往往会受到其自身和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对于目击证人证词可靠性的研究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关注,西方心理学界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从证人的年龄性别、心理状态、对证人的询问方式以及辨认的情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为司法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本文从以上四个方面全面总结了西方心理学界关于证人证词可靠性的实证研究,并作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在审理案件中,自古以来都需要使用证人。在刑事案件的审理中,证人证词的可信度的甄别与确定是审理案件的关键。实践告诉我们,证人证言的错误率是很高的。影响证言的可靠性因素包括精神因素及心理品质等。我国司法心理学的奠基人,著名的犯罪心理学家林秉贤教授曾在其著作《犯罪心理学纲要》一书中,从以下九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即感知因素对证言的影响、注意因素对证言的影响、遗忘与暗示因素对证言的影响、情绪状态对证言的影响、主体态度对证言的影响、证人作证动机对证言的影响、主体陈述背景对证言的影响、执法过程中交往的层次对证言的影响等。这里换个角度,尝试从纠问式诉讼及当事人主义研究——审判模式对证言可靠性的影响。谓之独辟蹊径也好,一派谬论也罢,但愿能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5.
共同犯口供的是法定证据中的口供,但是同案犯之间相互的口供能否作为证人证言使用,这直接关系到同案犯的口供能否直接定罪的问题,毕竟在有些时候只有口供,很难收集到物证。笔者试图对证人证言的形成机制进行阐述,以及对外国的证人证言的的形成过程及范围进行阐述,并且说明在一定的情形下,只有同案口供是可以对案件进行认定的,但是本人认为必须对此范围进行严格的限定,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在比较大陆法系鉴定结论与英美法系专家证言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基础上,对我国的鉴定结论证明能力与证明力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重点对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与证明力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法律社会心理学在陪审团、证人证言、公民对犯罪的态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成果。从这些新成果可以看出,该领域的研究者们更注重将社会心理学与法学的观点和研究视角相结合,使自己的理论成果更符合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案件类型、不同性别及给予不同的事件后信息对目击证言的影响,征集了男女大学生被试101名,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以主体信息的记忆成绩为因变量,性别、案件类型和事件后信息为白变量,得出案件类型主效应显著,事件后信息的主效应显著,性别主效应以及各因素的交互作用都不显著;(2)以情境信息的记忆成绩为因变量,性别、案件类型和事件后信息为自变量,得出事件后信息主效应显著,案件类型和事件后信息之间交互作用效应显著;(3)不同性别、接受不同案件信息的被试对不同信息记忆的确信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儿童基于不同线索的所有权判断及其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占星  朱莉琪 《心理科学进展》2016,24(12):1889-1896
对所有权的认知依赖于不同的线索。儿童很早就能通过不同的线索判断所有权。3岁幼儿能够基于先占、劳动、证言、许可控制、刻板印象等线索判断所有权。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会影响幼儿对所有权线索的利用, 如社会经济发展不发达地区儿童对先占线索的利用在发展上会有所延迟, 集体主义文化中的幼儿在进行所有权判断时更保守一些, 表现为当先占线索和劳动线索冲突时更倾向于判断物品属于先占者。未来研究应重视通过冲突线索范式探索不同线索在儿童所有权判断中的权重, 探索儿童基于不同线索判断所有权背后的内部心理机制, 同时尝试利用眼动技术等手段对2岁以下幼儿的所有权认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操纵信息类型与测试类型两个自变量,探讨误导信息和源检测对证言准确性、自信程度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心理控制源、焦虑、自尊与证言准确性、自信程度的相关.研究发现,误导信息是影响证言准确性的重要因素,自信程度与心理控制源、自尊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