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一、从“道”到“德” 在中国哲学里,其“道学”中的彻底经验主义的思想呈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走向:一是从道的形而上走向道的形而下,一是从道的外在性走向道的内在性。如果说从前者出发形成了“显微无间”的中国思辨传统的话,那么基于后者则产生了“道德合一”这一中国哲学特有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一就其本来形态而言,哲学具有不同于特定学科的特点。如所周知,作为智慧的探求,哲学有别于多样的、分化的知识形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哲学曾被视为科学之母,欧洲中世纪便往往把科学归为哲学的分支,并称其为"自然哲学"(natural philosophy)。直到20世纪,爱因斯坦依然认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1]以哲学为"全部科学研究之母"是否确切,诚然可以进一步讨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在当代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思想体系对当代思想产生的深远影响怎样估价也不会过高。海德格尔的这种突出地位源于其思想内部所蕴涵的历史性矛盾和时代性独创,正是由于这种矛盾性和独创性,使其成为近现代哲学与当代哲学变化的思想中介。对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深入解读,是我们把握二十世纪西方哲学思想变化及当代发展走向的一把钥匙,同时,也是我们体味东西方文化差异,观照人类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烦”作为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概念和范畴,是我们解读其哲学思想的关节点和中心网结,也是我们了解西方历史文化的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4.
5.
政治伦理及其两个基本向度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自上世纪 70年代始 ,政治哲学和政治伦理便逐渐凸显并最终主导了西方哲学论坛。然而在我国 ,这一哲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转向似乎刚刚发生 ,学界对此一理论转向的学术意识也才刚刚显露 ,可我们面对的是 ,大量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不断涌现 ,异常复杂 ,难以把握。在此情形下 ,采取学术群体性的民主商谈方式来探究这一理论转向所产生的基础性课题 ,恐怕比学术个体的专题研究更为慎重 ,也更为急迫。2 0 0 4年夏 ,教育部高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海南召开年会。期间与《伦理学研究》杂志主编、著名伦理学家唐凯麟先生重逢 ,承蒙先生厚爱如昨 ,托我组织一期学术专栏 ,命之为“政治伦理笔谈”。盛情之下 ,却之不恭。于是诚恳邀请到怀宏、剑涛、建华三位学兄襄助 ,切磋数月 ,始成如下四篇。现惶然贡献于学界 ,祈求抛顽石以引玉璞 ,或求其友声 ,或聆听批评 ,以此促进我国政治伦理的前沿研究。如此或可既不负凯麟先生雅扶后学之美意 ,又可尽我等伦理学者之天职。是以记之 !(万俊人 )  相似文献   
6.
《世界哲学》2017,(1):F0004-F0004
近日,《东西方哲学年鉴》(第一卷)由德国古意特出版出版发行(Yearbook for Eastern and Westem Philosophy,2016,Vol.1,Walter de Gruyter GmbH)。  相似文献   
7.
情感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全兴 《现代哲学》2004,1(3):19-27
人是感性的存在物。情感世界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论文简要论述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情感问题上的主要观点,阐述了作者时情感的基本看法,强调应重视情感问题的研究,并把“情感”概念纳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当代科学发展与道德衰落相伴而生的现象入手,阐释了中西哲学的异同以及对相关问题的解决路径,指出中西哲学的经典范式是相通的。一方面,孔子的言论是由其弟子记录的,而苏格拉底的对话也是由其最杰出的学生柏拉图记录的;另一方面,关于德性、学问以及知识获取方式问题,孔子启迪下的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采取了相通的处理方式,是双方的共同遗产。作者区分了两种类型的知识,一是德性的知识,即将德性作为其本质内容的知识;二是作为德性本身本质部分的知识。孔子的知识属于后一种类型,因而他拥有和柏拉图相同的德性概念。  相似文献   
9.
叶芝、泰戈尔的神秘主义,是运用象征的方法来阐释宇宙、历史、人类发展的规律。他们认为诗歌可以揭示真理,引导人们认识世界,并认为情感和理智相融合才能创作出完美的诗篇。他们诗歌中的两大意象:大小循环论——对生命的阐释和自由,正是他们的理论契合之处的体现。他们的理论研究方法对今天东、西方的理论建设和精神的沟通、互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有()"式表达意谓的存在概念,回到中国思想的历史语境来看,不是性质概念,而是关系概念,即存在某物或有某物在中国心灵中是被表象为某物被……所具有,包括(1)某物被某一事物整体所具有,进而是(2)某物作为对象,被某种事物语言的对象域(论域)所具有,以及(3)某种事物语言被特定的说话人所具有。这种关系性理解反映在语言层面,就是中文谈论何物存在的习惯表达是"有()"或"存在()",而非某些西方哲学译文中看到的表达式"()存在"或"()在",后者意谓的正是作为性质概念的x存在,前者则是关系概念y具有x的缩略表达。因此从"有()"式表达入手探讨何物存在的中国理解,不仅是面向中国思想的知识性探索,更能使相关知识成果服务于为西方哲学的汉语研究奠定语义基础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