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力究竟是怎么产生的, 目前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神经电生理技术因其高时间分辨率, 可以准确地揭示创造力产生进程中的神经振荡机制, 从而帮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创造力的本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单节律alpha神经振荡会随着创造力的增加而增强, 这反映了创造力产生过程中的内部信息加工需求增加、自上而下的抑制控制增强。同时, 多频段神经振荡交叉节律耦合体现了创造性产生过程中额叶、颞叶和顶叶等多脑区之间信息交流的动态变化。未来研究应该以整合理论框架为基础, 结合多层次多方法的研究工具, 引进更生态化的数理计算方法, 并利用计算神经科学建模来预测个体创造力发展趋势, 从而全面深刻地认识创造力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介绍了协同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在脑磁以及动作行为的自发相变和学习过程研究中的具体应用。重点介绍了协同动力学对人的运动机制的解释。并用其中的数学方法讨论了一些新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同步性是社会交往中普遍存在的重要特征,人际同步以其独特的价值为个体发展、群体合作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基于人际同步中不同的社会机制、心理过程和神经机制,构建了一个新的循环式人际同步综合模型,以揭示人际同步现象潜在的认知神经机制。人际同步研究中基于超扫描技术的研究范式主要用于联合行动、共同注意、交互式决策、情感交流和创造性问题五个领域。人际同步神经信号的变化已经被证实存在于右侧颞叶、额叶、左额下回等脑区,其中θ波、α和μ波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变化明显。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些脑区内的信号对于人际同步现象潜在的认知神经机制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群际态度是人们对于某一群体的喜欢或不喜欢,包括外显群际态度和内隐群际态度,它是一个群体对另一群体正负连续体的评价。群际信念是人们对某一群体特性的刻板印象。以往研究认为,群际态度和群际信念是耦合关系,相互影响,相倚存在。但群际态度和群际信念也存在分离性证据,即存在矛盾性和非统一性。为何形成耦合或者分离,文化定型论、群际态度补偿机制(低地位群体的创造策略、高地位群体的慷慨策略),以及认知差别等都成为调节性平衡点。探讨群际态度和群际信念的分离性关系和作用机制对于干预和消弭群际边界与群际冲突,缓和群际关系具有深远影响,可以支持其独立路径予以针对性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5.
制度与制度之间常常存在挤出效应,在医疗卫生服务制度体系内,价格管制、支付制度和医疗卫生服务评价制度等,造成了对中医药政策和中医药应用的挤出.而中医药在我国医改战略转型、医学模式转变和促进制度创新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制度耦合是解决制度冲突、制度挤出的基本思想,把中西医统一到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上来,把发挥中医药优势和特色作为中医药政策的核心,构建中西医并重的机制、优化医疗卫生服务制度结构和完善中医药评价体系,是缓解挤出效应,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6.
时频分析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到心理学脑电数据分析领域以来, 克服了传统的时域ERP方法只能分析相位锁定成分的缺陷, 可以帮助研究者挖掘到脑电信号中非相位锁定的成分。在心理学领域, 应用最多的时频分析方法是小波变换和Hilbert变换, 而能量、相位一致性和耦合是三个最常用的分析指标。研究者利用不同的分析指标来揭示不同的心智过程。不同频段的能量被认为体现了不同的认知过程, 如α能量被发现与注意选择性有关, 而γ能量则与特征整合相关。相位一致性常被用于讨论ERP产生的机制。耦合则通常说明了长距离脑区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高级脑区对低级脑区的认知控制, 在完成各种复杂认知任务的时候会表现出不同的耦合模式。  相似文献   
7.
程凯  曹贵康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9):1435-1445
围绕“为什么会走神”这一问题, 文章首先介绍了走神的两个理论假设:解耦合假设和执行控制失败假设。接着论述了影响走神的各种因素, 并探讨了走神的神经机制。最后指出未来研究应着眼于走神的潜在功能来发展理论假设; 整合影响走神的各种因素到一个模型中, 从而更好地发现各因素对走神的综合影响; 应用同步脑电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以更精确地探索走神的神经机制。此外, 对特殊群体的走神研究以及走神的跨文化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学海》2019,(4)
国内外学者在典型与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与模式、全球风险因素及其相关性、公众的风险感知、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对策略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政府也对各类典型突发事件建立了完善的应对机制。但社会新兴风险的复杂性给传统的应急管理体制带来很大的挑战。本文从社会新兴风险态势演化过程中的耦合性与级联效应进行分析,尝试解析社会新兴风险的复杂性成因,以期深度理解这种风险态势下的风险利益相关者多元化风险响应模式以及组织的应对策略选择的多样化。最后,提出了对社会新兴风险治理要秉持长期性、多元化、信息共享与融合、柔性化等战略管理视角与风险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一、农业系统的伦理学结构农业伦理学就是探讨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农业化过程中发生的伦理关联的认知,亦即对这种关联的道义诠释,判断其合理性与正义性。农业的本质是人们将自然生态系统加以农艺加工和农业经营的手段,在保持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来收获和分配农产品,以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和归宿。在这里首先要明确自然生态系统经人为干预而农业化,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系统耦合。概括地说,就是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各个组分之间时空序列中物质的给予与获取,或付出与回报的伦理关联。  相似文献   
10.
《学海》2019,(4)
社会稳定风险定义为因各种原因和动机,一定数量人群采取多种行动危害社会秩序的可能性,社会稳定风险事件是该风险的实际爆发。社会稳定风险通常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需要从系统或整体演化论的视角把握。根据马克思主义和系统演化理论,文章认为社会系统可以从意识形态系统、国家治理系统、经济运行系统三个耦合系统来把握,三个系统在强维生力和弱维生力状态下都会产生社会稳定风险。我国不同时期社会稳定风险事件是由三个子系统出现强或弱维生力时造成系统不匹配而引发的。基于系统演化的社会稳定风险治理需要厘清意识形态、提高有效治理水平、加强市场监管以改善维生力水平,达到适度维生力状态,实现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