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督教信仰的"信"有着多层含义,主要包含"单纯的信心"、"敬畏不惧怕"、"信靠"和"盼望";"行"主要指"爱"和从信而出的好行为.信与行的关系即马丁·路德理解的"因信称义",但由于人类的思维倾向及从"信"到"行"过程的复杂性,导致了许多现实问题.因此,考察信与行的关系要以其关系的内在根据为出发点全面把握,同时不能回避实际过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圣经学习班的不断学习,教友们普遍认识到爱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爱是我们信仰中的精华,爱是基督徒的真正标志。我们知道,天主是爱,将来审判时就是根据我们在世时,有无爱人而下判决,而且人又是天主的肖像。圣若望宗徒说:“你看见的人不爱,而说自己爱看不见的天主,那是撒谎。”所以爱人是爱天主的具体体现,而爱天主则是爱人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小学儿童集体主义意识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文化心理学家早就确认,东西方文化间重要的结构差异,是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对照。根据Triandis的观点,集体主义指一种由紧密联系的个体所构成的社会模式,这些人以集体为导向,对集体义不容辞,集体(家庭和社会团体)目标优先于个人目标。从历史、政治、文化和宗教看,中国文化总体上是集体主义社会(Bond,1986)。  相似文献   
4.
归类的解释观和跨范畴分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冬梅  刘志雅  刘鸣 《心理科学》2002,25(5):608-609
归类问题是认知心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归类研究的理论主要有两种:相似观和解释观,前者主要认为相似性是归类的理论基础,而后者认为仅以相似性来归类是有局限的,认为相似性不应是归类的依据,而应是归类的结果,归类主要是根据对归类结果的合理解释。解释观在80年代后得到大量的研究,并取得许多实验的支持,它能很好地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目标范畴归类和跨范畴分类等现象。  相似文献   
5.
隋唐时期,中国道教正式开始对得道成仙之依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提出了具有非常重要理论意义的“道性”论。“道性”论的提出,极大地推进了道教的学理化进程。它不仅对众生悟道成仙的理论根据进行了严密的论证,而且还大大简化了道教的修炼程序,把修道的重点安置在修己一  相似文献   
6.
父母控制与儿童顺从行为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考察了近年来国外对父母控制与儿童顺从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有研究把父母的控制分成身体控制和言语控制,或根据控制中所包含权力水平的高低分成强控制型和弱控制型;有人考察了情感因素和父母的反应性等对儿童的顺从所起的作用,还有人把顺从分成自觉顺从和情境性顺从。早期,研究把顺从看作成人期望的社会化目标,而视不顺从为一种行为问题。后来的研究以发展的观点看待不顺从,认为对不顺从行为要作分析。不同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得出父母的控制和儿童的顺从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孔子与《周易》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发挥《周易》而作《易传》,成为儒门传道的依据。孔子看重的并非是《周易》中的占卜,而只是把它当成一部富有哲理和给人以方法的书。从儒家伦理理论的建构理路来看,《周易》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和工具,这种思维方式叫作“推类”。通过对《周易》中几个卦象的分析,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出这种思维方式发挥着儒家伦理的形上根据和立论根据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效果论将行为效果视作道德判断的最终根据,其预设是行为效果具有公共性,可以成为公共对象。效果论的初始概念是利益,利益对于不同行为者具有差异性,它可以分为一阶利益和二阶利益。效果论比动机论更具有操作性,也更有利于增进福祉,但其不足之处是道德判断的对象不明确,且偏执于最大幸福。对效果论的修正方案是:凡是增加应事者利益且不损害第三者利益的施事行为,都是道德的。  相似文献   
9.
孙雄 《现代哲学》2001,42(3):78-82
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不能仅仅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而必须从价值观上确立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并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基督教作为西方文明的重要思想来源,其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曾深深地影响了西方人对自然的基本态度和行为倾向,成为西方文明对大自然掠夺的重要伦理依据。有鉴于此,本世纪60年代以来,在基督教神学内部,不少神学家对基督教的传统自然观进行了检讨和反省,并根据现代生态学的思想对基督教经典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描述作了重新解释,形成了在西方具有较大影响的神学流派——生态神学。考察和分析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及其在当代的变化,对于现代人重建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或许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1997年10月在苏州第8届全国心理学代表大会期间,中国心理学会(CPS)决定组织百名中国心理学家参加第27届国际心理学大会(ICP2000)。ICP2000于今年7月23—2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期间,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陈永明教授以及荆其诚教授、张厚粲教授等158名中国心理学家(其中包括88名北京地区代表、43名香港地区代表和25名大陆其他地区代表)与会。在派出代表的90个国家中,我国代表出席人数名列第8位,为发展中国家之首。根据会议程序册,我国共有213名心理学家投送了248篇论文摘要。中国心理学家在会议期间共作了97项口语报告和76次展贴交流。张厚粲作特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