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直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近年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和新辅助放化疗的开展,保肛率和手术切除率明显提高.近10年来开展的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弥补了治疗方式上的不足.综合分析国内外文献,结合我院临床资料和实验结果,运用矛盾分析原理,得出125I粒子植入治疗主要是针对晚期直肠癌、手术切除困难或伴有残余病灶、术后复发和高龄有手术禁忌证患者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放射治疗100余年历史中的一个革命性进步,能使高剂量的立体分布适合外形非常不规则甚至怪异的肿瘤,调整靶区内诸点的输出剂量率,显著提高肿瘤放疗的疗效。近年计算机技术、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影像学特别是功能性影像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多门边缘学科之间的有机结合,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提供在靶区三维精确模拟定位、立体定向定位摆位框架、逆向治疗计划系统、调强治疗机等方面的发展基础。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多元化医学理论下的医疗方法将在学科交叉、综合发展中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3.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放射治疗100余年历史中的一个革命性进步,能使高剂量的立体分布适合外形非常不规则甚至怪异的肿瘤,调整靶区内诸点的输出剂量率,显著提高肿瘤放疗的疗效.近年计算机技术、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影像学特别是功能性影像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多门边缘学科之间的有机结合,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提供在靶区三维精确模拟定位、立体定向定位摆位框架、逆向治疗计划系统、调强治疗机等方面的发展基础.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多元化医学理论下的医疗方法将在学科交叉、综合发展中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4.
放射治疗是目前许多恶性肿瘤的重要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放射线本身具有诱发恶性肿瘤的远期效应。随着治疗手段的提高,长期生存的患者逐渐增多,放射诱发肿瘤的病例也在逐年增加,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对放射治疗诱发第二恶性肿瘤进行综述和辩证思考。  相似文献   
5.
探讨鼻咽癌患者常规放射治疗(CRT)与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疗效和常见副反应,为鼻咽癌患者放疗方法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5月行CRT和IMRT的初治鼻咽癌患者共56例,比较IMRT和CRT组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晚期放射性损伤.IMRT组和CRT组在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急性毒性反应如:口干、吞咽疼痛、听力下降、皮肤和黏膜反应的发生率CRT组高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损伤中口干、皮肤纤维化发生、吞咽困难等方面CRT组高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视力下降和脑损伤的发生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RT技术相比较,IMRT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急性毒副反应和晚期损伤的发生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QOL).  相似文献   
6.
探讨鼻咽癌患者常规放射治疗(CRT)与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疗效和常见副反应,为鼻咽癌患者放疗方法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5月行CRT和IMRT的初治鼻咽癌患者共56例,比较IMRT和CRT组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晚期放射性损伤.IMRT组和CRT组在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急性毒性反应如:口干、吞咽疼痛、听力下降、皮肤和黏膜反应的发生率CRT组高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损伤中口干、皮肤纤维化发生、吞咽困难等方面CRT组高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视力下降和脑损伤的发生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RT技术相比较,IMRT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急性毒副反应和晚期损伤的发生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QOL).  相似文献   
7.
根据《每日电讯报》的报道,前列腺癌患者应该在接受激素治疗的同时也接受放射治疗。报道说,科学家们建议联合治疗的方法应该被看作是前列腺癌的治疗标准,从而取代现在的单纯以激素治疗的方法。这篇报道基于一项对患有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男性患者的最新研究。癌症只在前列腺的局部有扩散,而在身体的其他部分没有转移。研究者将875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只用标准的激素治疗方法,另一组除了激素治疗以外辅助一段时间的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8.
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一直存在争议。不同治疗方案优势人群的选择仍有待细化和确认,以便将“个体化治疗”的概念落到实处。新药的开发为我们带来更多的选择,但是经济条件的限制,带来的临床问题更需我们冷静思考。相信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努力,定会获得进一步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1用矛盾的普遍性去理解肿瘤的放射治疗 在肿瘤的放疗中始终存在着生长和抑制的矛盾,这是矛盾的普遍性.肿瘤是由过度自主性生长的机体组织演变而来的,所有的恶性肿瘤都有无限生长的特点和趋势,最终使机体过度消耗或功能受到损害而导致死亡[1],一旦发生这种特点或趋势就会伴随生命机体的始终.放射治疗就是为了消除肿瘤的这种威胁,保护机体的健康.放疗中应用的放射线所具有的共同放射生物学效应是引起细胞中遗传物质染色体中DNA损伤,从而导致细胞死亡[2].这种生物效应的表达可以从几小时、几天、几月到几年,这主要是与肿瘤的性质及不同的状态有关.组织都有修复损伤的能力,只是程度不同,一般规律是代谢越快,增生能力越强,修复能力也越强,肿瘤组织的特点是有很强的修复能力.肿瘤放射治疗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杀伤与修复过程中完成最终杀灭肿瘤的目的.这种杀伤与修复矛盾存在于肿瘤放射治疗的始终,是肿瘤放射治疗基本原则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放射治疗是目前许多恶性肿瘤的重要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放射线本身具有诱发恶性肿瘤的远期效应.随着治疗手段的提高,长期生存的患者逐渐增多,放射诱发肿瘤的病也在逐年增加,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对放射治疗诱发第二恶性肿瘤进行综述和辩证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