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人体营养不全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一些自然现象与地理因素以及人们生活习惯,对目前人体营养状况作一粗略分析,提出了一新论点:“人类处于营养不全状态,人类的生命活动及以生理性或没程度的病理必代偿的方式来维持”。进而讨论了营养不全对寿命的影响,认为营养不全是疾病产生,寿命受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心境     
世界上总有一些这样的人,本来没有什么妨碍的事情,他却看得非常重要,大动肝火,怒不可遏,甚至暴跳如雷。以至于最后因为无关紧要的小事情,不仅仅得罪于人,而且身染大病。这是因为他没有一个淡然平和的心境。古印度的《百喻经》中有一  相似文献   
3.
“健康老龄化”的探索中, 指标的定义至关重要。“生命质量”综合了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维度指标, 优于“预期寿命”、“健康预期寿命”等传统概念, 其定义在发展中被广为接受, 强调个体自评的主观性、可塑性和多维度。促进积极心理因素的干预是改善老年生命质量的有效路径。老龄化过程虽必然伴随生理系统衰退, 但心理系统积极参与, 仍能为年长者奏响生命质量的凯歌。  相似文献   
4.
膳食营养结构与疾病发病率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从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来看,近30多年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明显放缓.究其原因,除了医保缺失和生存环境压力加大以外,国民膳食结构的急剧转换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与居民饮食结构由“一高三低型”向“三高一低型”快速转变相伴随的,是慢性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5.
膳食营养结构与疾病发病率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从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来看,近30多年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明显放缓。究其原因,除了医保缺失和生存环境压力加大以外,国民膳食结构的急剧转换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与居民饮食结构由"一高三低型"向"三高一低型"快速转变相伴随的,是慢性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6.
生命退化是指生命系统从有序到无序或从高有序度到低有序度的转化趋势和过程,主要表现为物种数量减少、种群寿命缩短和个体衰老死亡.关于生命退化的原因,自然科学认为是自然规律和天灾人祸使然,宗教神学认为是人的犯罪和神的惩罚所致,哲学认为是自然、社会和神是的交互影响.生命退化论对人类具有启示和警示的积极作用,可是人们对它一直存在着认识上的误解和价值取向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1982-2007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原因的人口学因素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持续快速升高.采用假设模拟方法再现1982-2007年人口发展进程,考察相关人口学变量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结论是:生育率下降对老龄化水平升高的贡献率为27.11%,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的贡献率为18.67%,人口惯性作用的贡献率为56.06%.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北部森林里有一种松鼠,因为它们全身长着一道道白色的花纹,故名花纹鼠。花纹鼠最大的特点是寿命长,很少有人看到它生病或是遭遇不幸。当地人都知道花纹鼠的三个特性:第一个特性,本来平时很安静的它,会突然间狂躁不止,上蹿下跳,惹得这一带的鸟儿、猴子等动物只好离开这里,但奇怪的是,它越是这样吵,大家似乎越对它友好;第二个特性,喜食松子的  相似文献   
9.
寿命研究的历史轨迹和令人瞩目的成就着重论述了寿命学已经发展成熟,成为独立的学术体系并进一步从寿命进化的历程中探讨寿命形成的原因,指出氧的决定性作用,为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论寿命学:2.梦想与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类最大寿命的相对有限性为基础,论述现阶段延长人类寿命面临的问题以及人类最大寿限演化的远景并着重指出依靠现行医疗模式延寿潜力的有限性以及改变医疗保健观念与运行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