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批年轻的苏联哲学家热衷于逻辑认识论、科学方法论等方面的研究,形成唯科学主义倾向。弘扬理性是欧洲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共同道路,但在苏联,唯科学主义倾向的出现有独特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形成宗教哲学、宇宙主义、马克思主义三个哲学派别,共同之处是重视集体轻视个人。以此为基础在30年代形成苏联哲学。不能简单否定苏联哲学。苏联哲学有三个阶段:一、20年代,这时哲学尚有独立研究的部分可能;二、30、40年代,哲学彻底意识形态化,扼杀一切创造性;三、50—80年代,出现60年代人~①哲学家,他们彻底抛弃30、40年代的苏联哲学。50—80年代苏联哲学具有启蒙性质,座右铭是"人可以也应该靠自己的头脑生活"。其背景是苏联社会正努力从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中解放出来,肯定个人的价值,具有人道主义性质。带有人的面孔的社会主义是60年代人哲学家的理想,而且对他们来说,人的面孔比社会主义更重要。  相似文献   
2.
聚焦推理加工初期,研究通过指导语操控主观加工倾向,考察不同指导语条件下内容可信度和形式有效性对演绎推理结果的影响,检验内容和形式两类加工过程的启动加工动态变化性。结果表明,指导语条件显著影响推理初期加工。在无提示指导语和形式判定指导语条件下,推理结果受到了形式有效性和内容可信度的影响;内容判定指导语下只受到了内容可信度的影响。证明主观加工倾向影响了内容和形式的启动加工关系,支持了动态变化性的假设。  相似文献   
3.
对独生子女自我中心问题的异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蓓晔 《心理科学》1997,20(3):226-229
本研究对青少年后期的中国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特征作异质分析。实验一,让198名17—18岁的独生子女被试接受内外控制中心县表的测试,结果发现,“非明确倾向独生子女”较具“外控者”的特点。实验二,教师和8位同伴用一个自我中心─—社会性量表评估实验一的每个独生子女。同伴评估表明,“非明确倾向独生女”具有较强的社会性特征,表现出比较强的合群愿望;而“非明确倾向独生子”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倾向。教师评估却未反映出性别因素和明确倾向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汉字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Ⅱ):任务分离和反应倾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实验I的基础上,操纵学习时的呈现时间(250ms,500ms,750ms)和注意变量(目标和非目标字),运用任务分离方法及间接证明逻辑,比较了再认测验和整字偏好测验在不同条件下的辨别力(A′)和反应倾向(B″)。结果:(1)双向功能分离的出现表明再认测验和偏好测验存在本质差异。根据“过程纯净”假设,可以推证内隐记忆存在于偏好测验中。此时,匹配比较法的标准未满足。(2)偏好测验中,500ms呈现目标字时,有显著正向启动效应:750ms呈现非目标字时,有显著负向启动效应。(3)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发生时,都具有稳定的心理状态。但是前者的报告标准较松宽,而后者的较严格。  相似文献   
5.
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范巍  王重鸣 《心理科学》2004,27(5):1087-1090
本文是有关个体创业倾向与其社会环境、个性特征以及其它相关因素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个体的个性特征以及环境、背景等因素对其创业倾向的影响。研究以国际前沿的理论为基础,以建立个体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模型为目标。来研究个体创业倾向与社会环境、个性特征等影响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往炫耀性消费研究多囿于自尊补偿视角,本文着眼于驱动炫耀性消费动机的自我增强属性,提出敬畏的自我超越属性可以降低个体对自身目标重要性的评估(即提升“小我”水平),进而降低炫耀性消费倾向。四个研究采用三种炫耀性消费倾向测量方式,通过测量特质敬畏(研究1a)和操纵状态敬畏(研究1b)均验证了敬畏对炫耀性消费倾向的抑制作用。研究2表明敬畏不影响非炫耀性消费倾向。研究3发现“小我”在敬畏与炫耀性消费倾向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感恩对初中生合作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追踪调查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两个研究分别探究了特质感恩与内在的合作倾向,状态感恩与外在的合作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初中女生的特质感恩、人物取向感恩显著高于男生;初一下的合作倾向显著低于初一上、初二上时期;(2)初中生的特质感恩水平能显著正向预测合作倾向,状态感恩的唤起会增加公共物品困境中的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生对父母管教信息的认知、情绪与行为反应倾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俊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03,35(3):370-378
运用情境模拟的方法,对中小学生对父母管教信息的认知、情绪与行为反应倾向进行了研究。被试是616名中小学生。结果表明:(1)小学中年级以上学生对家长管教信息的情绪有较准确的认知;(2)不同管教信息的教育效能有优劣之分:诱导教诲最能引起被试的正面反应,其次是困扰担忧,伤心失望能引起部分学生的顺从反应,愤怒批评易引起子女的消极情绪和对抗行为。(3)父亲发出的管教信息比母亲更具权威性,更易引起子女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行为倾向。(4)学生对家长管教信息的反应具有明显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小学生比中学生更易接受、顺从家长管教,女生比男生易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与服从行为。(5)被试的认知评价与其情绪反应、行为倾向有较高的一致性。学生对父母管教信息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管教信息的认知。如果学生的认知较为积极,更易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9.
白彤东 《哲学研究》2012,(1):113-118
一、导论一个儒家若是读了著名灵长类动物学家弗朗斯·德·瓦尔(F.de Waal)的《灵长类动物与哲学家》(Primates and Philosophers,以下简称《灵哲》),可能会觉得很高兴,甚至有一种"沉冤得雪"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已明显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来源,也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但与此同时,在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心理倾向。在学校中,也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已迫在眉梢。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学生旧后成才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