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田谷十老是楼观道早期主要的道教团,体通道观是北周时期重要的国家学术中心以及田谷十老主要活动场,所在道教史和文化史上曾起过重作用。要年来,近载过结合文献记通和实地踏勘,作者发现了田谷十老祠以及可能的通道观遗,址补一定程度上填在了史料空白。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7月30日)一、经典与理论依据佛教的放生活动,首先源于佛教经典的记载。例如《梵网经》说:"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可见,放生蕴含着佛教众生平等、尊重生命的情怀与自他不二、因缘果报的智慧。因此,历史上中国佛教大力倡导戒杀、素食,积极组织护生、放生,并形成了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放生文化。例如,南  相似文献   
3.
读《易》解卦,古称难题。只要运用古人“《易》无达占”原则,难题可望迎刃而解。本文对于古代文史资料中有关的读《易》释卦事例,进行了翔实的考察,并分类归纳,为七类十式,作了初步探索。作者又以现代思维视野,阐述了“《易》无达占”原则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五台山佛教兴起于北魏,之后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兴兴衰衰。历史上北周武帝建德三年(674)、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的大灭法,五台山寺庙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只在唐武宗灭法时侥幸保存下边远小庙南禅寺。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最高封建统治者中,与佛教关系最深的要算是南朝梁武帝萧衍了。这个虔诚奉佛的皇帝曾经舍道归佛,给佛教以很高的地位,并多次戏剧性地舍身同泰寺,甘当僧人的奴仆。那么,梁武帝究竟几次舍身同泰寺?他是否曾定佛教为国教?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汉武时期,巫蛊活动频繁发生,与汉武时期相始终,几乎改写西汉后半部历史。  相似文献   
7.
正《三武一宗抑佛综合研究》(张箭著,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5年)是第一本对中国古代的抑佛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学术专著。该书由于既纵向拉通研究又横向贯通比较,故视野开阔,发现和总结出一些政教关系史上、佛教史上、宗教史上带规律性的东西。该书分五大章廿一节一绪论一摘要展开论述,五大章即"北魏太武帝之灭佛"、"北周武帝之废佛"、"唐朝武宗之禁佛"、"比较研究和综论"。全书约37万字。  相似文献   
8.
正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也是当时最伟大的无神论者。本文拟对孔子的无神论观念作简单述评。一、"子不语怪力乱神"人们谈及孔子的无神论思想,首先想到的是《论语·述而》篇的"子不语怪力乱神"。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三国魏代,由何晏主持的《论语集解》援引著名儒者王肃的意见,认为"神,谓鬼神之事"。因此,不语"神",就是不谈论鬼神之事。然而实际上,《论语》中多处都谈论鬼神之事。所以南朝梁  相似文献   
9.
刘勰(465-520),字唁和,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代著名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他出生于京口(今镇江),曾先后官任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等职,为官颇有清名。晚年在今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刘勰自幼借住寺院,拜高僧僧祐律师为师,帮助僧祐整理佛教典籍和佛教著述。在做好寺院日常事务之余,刘勰长期潜心钻研佛教三藏教典,积累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0.
北周时,金州(今陕西安康)总管贺若敦因为屡立战功却得不到封赏而口出怨言,被逼自杀。临刑前,他把儿子贺若弼拉到跟前,对他说:我本想平定江南,可是这个夙愿未能实现,你一定要完成我的遗志。我是因这个舌头才落到今天这个下场的,你一定要引以为戒啊!说完,拿锥子把他的舌头扎出了血,想让他永远牢记这血的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