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采用二分法和泛化法范式,在秒下及秒上呈现时距探究疼痛表情对时距知觉的影响。结果发现,使用二分法,疼痛表情在秒上秒下都显著延长了个体的主观时距,但使用泛化法,疼痛表情仅在秒上产生影响。根据时间分段综合模型和范式特点,该实验结果反映疼痛表情对时距知觉的影响在秒上秒下的作用机制可能不同,在秒下主要是通过唤醒影响,在秒上则可能由唤醒和注意共同调节。  相似文献   
2.
事件性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来自ERP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对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主要是执行前的加工机制进行研究。控制条件为单纯的背景任务,实验条件为背景任务含前瞻记忆任务,对两种条件下非靶线索的行为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控制条件,可能说明两种条件的认知过程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ERPs上主要体现为刺激呈现200ms以后,两种条件的波形和脑地形图存在显著差异。结果支持预备注意加工和记忆加工理论,也部分支持多重加工理论  相似文献   
3.
疼痛共情是指个体对他人疼痛的感知、判断和情绪反应。它受到疼痛者因素、观察者因素和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疼痛共情的认知模型主要有知觉-动作模型、疼痛共情认知模型、早期评估模型与后期评估模型。未来研究的方向在于进一步深入探讨疼痛共情的认知机制, 探索情绪因素对疼痛共情的影响和扩展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在中国情绪图片系统中随机选取200张情绪图片,并在不同的主观时间流逝速度下,对其进行效价和唤醒度评分,探讨主观时间流逝速度对不同的情绪维度(效价和唤醒度)以及情绪的不同水平的调节效应是否一致。研究结果表明,主观时间流逝速度增加时,人们对中性和正性情绪图片的评价更加积极,但主观时间流逝速度不能调节人们对负性情绪图片的评价,也不能调节人们的唤醒水平。结果提示"时间飞逝时,我更快乐"效应具有效价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学生人格障碍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格障碍进行筛查,并探讨人格障碍阳性率与某些社会人口学变量的关系.方法:采用人格诊断问卷(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4 , PDQ-4 )对全国西北、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七个行政区21个城市26所高校的4811名学生进行测查,以分量表分5~6分为人格障碍亚型划界分计算阳性率.结果:(1)全体大学生样本12种人格障碍亚型的阳性检出率在1.2%~27.6%之间,最高为表演型(27.6%),最低为分裂样型(1.2%);(2)男生偏执型、分裂型、反社会型、自恋型、强迫型、被动攻击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依赖型阳性率显著低于女生;(3)农村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和寄养家庭学生、贫困家庭学生人格障碍阳性率较高;(4)独生与非独生学生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专业学生之间人格障碍阳性率互有高低.结论:当前我国大学生中存在较严重的人格异常和人格障碍问题,男生较女生更严重.家庭经济贫困、低社会阶层、父母离异、不适当的养育方式等可能与子女的不健全人格和人格障碍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计时指判断时距的长短, 计数指辨别刺激呈现数目的多少。研究者发现计时和计数具有相似性, 表现在类似的基本原理, 对时间和数目的记忆都受到时间延迟的影响, 跨通道效应类似, 而且药物对它们的影响一致。模式控制模型认为计时和计数共享同一机制, 量值理论的观点是时间和数目等不同维度具有部分重叠的同一表征形式。计时和计数都激活了前额、顶叶、小脑等区域, 但两者在行为结果和激活的脑区上也有部分差异。计时和计数具有同一表征还是两者独立加工, 只在对比反应阶段存在共同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采用基本锚定范式,以时间词和物理时距分别作为数字锚定值和物理锚定值,探讨了不同形式和大小的锚定值如何影响产生法(实验1)和口头估计法(实验2)中的时距估计的决策过程。55名在校大学生参加了本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数字锚定值被作为时距估计的调整起始点,对决策过程中的数值估计产生同化影响;物理锚定值则被作为时距估计的比较标准,同化产生法中的决策估计值,对口头估计法中的决策估计值却产生对比影响。  相似文献   
8.
时空干扰效应是指时间知觉受空间信息干扰或空间知觉受时间信息干扰而出现错觉的现象。部分研究认为时空干扰是不对称的,空间对时间的干扰总是更大;还有研究认为时间和空间相互干扰的强度受实验因素影响,一般来说,空间对时间的干扰更大,但时间也能对空间产生同等程度甚至更大的干扰。在回顾隐喻理论和量值理论的主要观点之后,重点分析贝叶斯模型对时空干扰效应的解释,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应关注的三个问题,即拓展贝叶斯模型对时空干扰效应的解释范围,探明基于贝叶斯推断的时空干扰神经机制和探索时空干扰的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9.
时距知觉会受到刺激新异性的影响,新异刺激的呈现时间往往被认为长于等时距重复出现的标准刺激的呈现时间.已有研究在解释这种主观的时距扩张现象时主要涉及三种假设:注意假设、唤醒假设和神经编码效能假设.研究中的变量混淆问题、跨通道效应和时间因素是今后研究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对于新异刺激效应产生的心理和神经机制,研究者们还存在着较大分歧.进一步探讨其心理和神经机制对理解时距知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人际距离对自我-他人表征的影响, 采用金钱博弈任务检测了在自己操作、观察朋友操作和观察陌生同学操作时的脑电成分反馈相关负波(FRN)。结果发现, 观察任务产生了类似于自我操作时输钱反馈的负偏向, 即观察者反馈负波(oFRN); 在观察条件下, 被试自评与朋友的亲近程度高于同学(p<0.001), 两者引起的oFRN达到边缘显著性水平(p = 0.062), 亲近程度与oFRN呈显著相关(p = 0.041)。前者说明自我和他人具有相似表征, 后者则反映了自我对他人信息表征的替代性体验可能受人际距离所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