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 王阳明,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的哲学发展史上,都占有极重要的位置。他的思想,在明代中后期曾使“群寐咸醒”(邹守益《阳明先生像赞》)、“流传愈百年”(《明史·儒林传》),直至近现代仍保持着广泛的影响,并招来了各种各样的褒奖和诋毁。但不论人们对这种思想的评价怎样不同,都不能不承认它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阳明学的研究,就是对王阳明及其学派的研究。对阳明学的研究可追溯到明末清初。但  相似文献   
2.
瑞文测验联合型中国农村(CRT-RC)修订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瑞文测验联合型(CRT)经试用已证实是较好的非文字智力测验,由于它具有适用于农村作为智力测查工具而进行修订。在全国农村取样标准化,制订出5—14.5岁各年龄组原始得分的百分等级(标准分),并编制了正态分布下等值的IQ 常模表(分为40′和20′二种时限用)。修订后的农村版测题顺序按难度作了调整。对量表的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作了考察,证实测验可靠和有效,可用于评估中国农村儿童智力水平。用农村常模与城市常模相比,发现农村儿童的智能发展水平低于城市儿童。  相似文献   
3.
儒家的"意"范畴及宋明以后出现的"主意"学说,与道家所言之"意"干系甚微.对"主意"学说的形成、发展有直接影响的是儒、佛两家对"意"之范畴的诠释与阐述.儒学的"意"范畴,既可从"毋意"说出发而作私意、意念之理解,又可从"诚意"说出发而作意向、志意之解读;既可基于工夫论而把"诚意"视为"欲诚之意",又可基于本体论而把"诚意"视为"已诚之意";既可使"意"与"志"相结合,又可使"意"与"念"相并列.明中叶后"主意"一词由工夫层面的"诚意"范畴提升为本体层面的"意根"范畴,这种转变,既有历史逻辑的承继关系,又有阳明心学之修正思潮的现实推动.  相似文献   
4.
在阳明学的二传弟子中,王时槐是一个思想涵摄面广而又富有理论创新的思想家,而目前学术界对于塘南思想的研究还只是零星的,那种基于塘南本人学行与著述基础上的、全面而系统的加以考察的工作还未真正起步。对塘南学行实录的编撰可以展示其为学的心路历程,而对其著述较为全面的查考则更有助于材料的取舍与把握,此两者于当下学界对于塘南的思想研究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5.
自王阳明提出良知之说,其后学形成了“现成”和“工夫”两大系统,包含五个流派。在“现成”一系中,有以王畿为代表的主张本体虚无说的“虚无派”,有以王艮的泰州学派为代表主张“百姓日用即是道”的“日用派”。这二派的差异只是对体用关系的不同解释和发挥,本质上都信任现成良知、取消修养工夫,但又体现了人的觉醒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否定。在“工夫”一系中,“主静派”以聂豹为代表创归寂之说。“主敬派”以邹守益等为代表,主张“以敬事为纲领”而“戒惧慎独”,以程朱的“主敬”救正阳明后学之偏,对顾宪成,高攀龙、刘崇周、黄宗羲都有影响。“主事派”以钱德洪、欧阳德等为代表,倾向于王阳明晚年的“事上磨炼”说,且以工夫取代本体,为后来的经世之学奠定基础。五派之中,唯“主事派”与“主敬派”尚能跟上时代步伐。以上的各种现实主义倾向到清初渐渐汇合成一大思潮,形成了中国思想启蒙的第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6.
7.
在新医学模式指导下预防碘缺乏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碘缺乏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最大的、可预防的智力损伤因素。通过“社会动员”,推动防治碘缺乏病(IDD)“轮子”运转,使我国消除IDD事业有了巨大进步。目前存在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到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阳明作为一个政治家 ,具有洞察现世的慧眼和感触人生的悟性 ,所以其思想会随着社会环境、政治氛围及个人生活经历的改变而改变。作为教育家 ,他又具有因材施教 ,“随人分限所及” ,“因病立方 ,时时权实互用”的特点 ,因而使得他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学术旨趣 ,针对不同对象也会有不同的教法。阳明学说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就是对心本体深化与把握的过程 ,除此之外还应包括对致良知工夫的具体选择过程。如果说从天理到良知主要反映了阳明心本体内涵的演化 ,而从诚意到致知主要反映了其对心之本体工夫认识层面的深化 ,那么对以致良知为核心的儒学诸工夫的具体选择过程 ,则不仅反映了阳明工夫论的兼容性和包融性 ,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阳明思想从早期的偏一到晚期的浑一的演变发展过程。尽管他也有过“教人为学 ,不可执一偏”的教导 ,但实际上他在教法上往往有所偏重 ,时而互为所用 ,时而只讲一面。所以其门下各执一端 ,以至意见掺和 ,喜为高论 ,分歧日显 ,趋至崩裂。  相似文献   
9.
钱明 《中国哲学史》2006,(3):125-128
2006年4月1日至3日,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与余姚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浙江省文史馆与浙江古籍出版社协办,浙江省社科院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与余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黄宗羲民本思想国际研讨会”在黄宗羲的故乡余姚市举行。此次会议是学术界首次以黄宗羲民本思想为主题(在总共54篇论文中有关民本思想的有36篇)的专门性研讨会。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章猛进、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毛昭晰,以及将新版《黄宗羲全集》转赠给温家宝总理并收到温总理两次复函的原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史晓风,分别发来贺信…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浙江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传统浙江的认同意识正逐渐增强,因此有必要对“浙学”的地缘与学缘作缜密的梳理和定位,以求得对其内涵及历史衍变的客观把握。从总体上说,明代以后的“吴学”是以放弃宋学而返诸汉学为趣向,“皖学”是以宋、汉同弃而寻归传统儒学为诉求,而“浙学”则是以明学为基点融会宋学与汉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