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易》与京剧艺术赵建永京剧是民族文化的瑰宝,集戏曲艺术之大成,以其丰富的内容,完美的形式,精湛的技艺,在不断征服观众的过程中获得了“国粹”殊荣。它以独特的表现形式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感觉方式和思维习惯,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愫成为联系海内外炎黄子孙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天津天后宫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妈祖庙之一,也是天津最古老的建筑群,是天津文化的发祥地和天津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之语家喻户晓,反映了天后宫早于天津设卫建城100多年的事实,揭示出妈祖文化与天津的深厚渊源。作为妈祖第一官庙,天津天后宫的影响力辐射南北,延及内陆省份,与福建湄洲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并列为我国三大妈祖庙。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后,中国仍未摆脱积贫积弱、备受列强欺凌的困境,且在政治、军事、社会秩序等各方面陷入混乱局面;加之西方各种思潮蜂拥而入,对失去制度基础的儒学造成强烈冲击,从而导致了前所未有的意义迷失与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如何尽快地拨乱反正,重建国人的价值体系,成为当务之急。这种情势为文化保守主义的崛起提供了条件,而欧战引发的西方文化危机则进一步为之提供了契机。作为学衡派中坚的汤用彤的文化保守主义观念,正是在此时开始形成,并走在了时代前列。较之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习惯用语中,道家、道教和道学一直都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清晰的界限。学界长期以来也没有将道家和道教统一起来的总括性概念,这一历史难题是通过对道家、道教分期发展的梳理和“道学”概念的重新界定和使用而逐渐解决的。  相似文献   
5.
汤用彤先生留学哈佛时(1919~1922)的未刊英文手稿(现存三辑共五册,16开本,藏于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反映出他潜心学习并掌握了其时最前沿的哲学知识和学术研究方法。其篇章论证缜密,精义纷呈。从中可以得窥,与陈寅恪、吴宓并誉“哈佛三杰”的他,以非凡天赋和勤奋所取得的丰厚成果,不愧称留学生之楷模,成为那个时代先进中国人为旧邦新命而求索真理的一个缩影。汤用彤在哈佛大学师从白璧德[2]、兰曼[3]、佩瑞[4]诸泰斗,其所受科学训练奠定了他治学的基础和方向。这五册厚重的文集满载着他从哈佛学到的学术精神和方法,都被带回并扎根…  相似文献   
6.
赵建永 《哲学动态》2006,5(4):33-39
汤用彤先生留学哈佛时(1919~1922)的未刊英文手稿(现存三辑共五册,16开本,藏于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反映出他潜心学习并掌握了其时最前沿的哲学知识和学术研究方法.其篇章论证缜密,精义纷呈.从中可以得窥,与陈寅恪、吴宓并誉"哈佛三杰"的他,以非凡天赋和勤奋所取得的丰厚成果,不愧称留学生之楷模,成为那个时代先进中国人为旧邦新命而求索真理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7.
佛典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理说明:1926年汤用彤先生与范文澜、蒋廷黼、黄钰生等教授被南开大学学生会主办的<南大周刊>请为顾问.  相似文献   
8.
赵建永 《周易研究》2004,4(2):42-50
儒道释对<周易·复卦>的特殊关注,集中在用复卦初爻"一阳来复"表征的"天地之心"上.复见天地之心即复人之本心的认知模式,鲜明体现了中国文化内在超越的特质,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基调.从对复卦不断翻新的诠解中,可以看出儒道释三教由差异到会通的过程.儒道释异中之同在都用复的方法论;但各自所推崇的本体内容却有层次上的差异:儒家是复性;道家是复命;佛家是复其真如本源心,此为同之异.  相似文献   
9.
正道家养生,是一种在身心和谐的基础上,与自然、社会融洽相处的健康生活方式。它理念先进,同时兼具现代性和可操作性,因而在当代呈现出新的活力。现代科技的发达给人们提供了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然而人的身心和谐却未能与之同行。焦虑、抑郁、失眠、人格分裂等现象愈演愈烈,解决身心和谐问题已成当务之急。在传统道家(教)  相似文献   
10.
<正>内丹学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生命炼养理论和实践体系,它极具兼容性、开放性,融贯导引、吐纳、服饵、禅法等种类繁多的内修外炼方法,跨越哲学、医学、生理心理学、宗教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诸多学科,并于数千年演进中留下上千种著作,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纵向时序对内丹学的起源、发展、演变及前景作整体性的宏观透视;同时从横向角度对内丹学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作具体剖析,兼论与之相关的文化现象。从中看源远流长的内丹学如何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成为道教养生文化的核心内容。内丹学发展史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