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时间既是人类信息加工的对象, 也是(非时间)信息加工的制约因素。数十毫秒至数秒之间的时间加工与人类日常生活关联紧密, 譬如主观计时、演奏及言语等活动。根据以往文献分析可知, 在该时间区域内, 20~ 60 ms、1/3~1 s、2~3 s是研究者关注的重要时间参数, 但是支持这些参数的证据尚存分歧。首先从“时间信息加工”和“信息加工的时间特性”的视角介绍时间参数的基本观点及其提出背景, 然后基于“时间信息加工”视角从行为学研究、脑损伤研究、神经药理学研究, 脑电研究、脑成像研究、经颅磁刺激研究、经颅直流电刺激研究等领域介评了1/3~1 s和2~3 s分界区域的证据, 接着基于“信息加工的时间特性”视角从时序知觉阈限研究、感觉运动同步研究、主观节奏研究、言语行为研究、知觉逆转研究、返回抑制研究及失匹配负波研究等领域介评了20~60 ms和2~3 s时间窗口的证据。未来研究既要注意构建基于分界区域与时间窗口的更强解释力的理论假说, 也要厘清分界区域与时间窗口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2.
先前研究表明,使用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越多则拖延行为越少,但情绪调节影响拖延行为的认知机制仍不清楚。拖延的时间决策模型认为拖延与否主要取决于任务厌恶与结果效用之间的权衡。因此,情绪调节可能是通过降低任务厌恶或提升结果效用来改善拖延。为探明此问题,本研究选取高拖延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积极重评组(34人)和无效策略组(34人),对两组被试进行了为期7天的经验采样法的纵向追踪(共14次)研究。结果发现:(1)后测中积极重评组执行意愿显著高于无效策略组,前测中两组无显著差异。(2)后测中积极重评组任务厌恶显著低于无效策略组,前测中两组无显著差异;后测中积极重评组结果效用显著高于无效策略组,前测中两组无显著差异。(3)任务厌恶降低量中介了情绪调节对拖延改善程度的作用,而结果效用提升量不能中介此作用。结果表明:情绪调节主要通过降低任务厌恶来提升执行意愿,从而降低拖延行为,这为从情绪调节角度干预拖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