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王硕 《中国哲学史》2012,(1):79-87,105
朱子于《大学》三纲领之"明明德"所论甚丰,其中以《朱子语类》卷十四〈大学·经上〉中的讨论最为集中、详尽。本文立足于该文献,并征其他相关语录,分别对"明德"本体之内涵与归着,"明明德"工夫之内容与定位两个问题进行了辨析与阐发。在分析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引入牟宗三、唐君毅之诠释,意在深入辨明朱子与陆王之同异,并进一步明确朱子为学工夫之次序。  相似文献   
2.
观察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短期疗效。将60例符合标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观察组同时给予阿卡波糖及二甲双胍口服,出院时进行疗效评价。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餐时胰岛素停用比例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体重较入院时均有所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体重变化更明显(P<0.01)。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方案,可作为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治疗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雷冬海  王硕 《美与时代》2014,(9):115-116
随着手机媒体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创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手机这一新兴媒体,探索手机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式、新途径和新方法,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跟信息时代步伐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王硕 《现代哲学》2011,(3):117-124
"报者,天下之利也"蕴含着儒家对"报"的社会基础性意义的理解。先贤学人的阐释呈现出两条不同的思路,展现出"报"与"义"、"礼"等儒家伦理规范的内在关联。这些阐释分歧的契合点在于:"报"是内嵌于传统伦理秩序的隐性机制,维系着传统社会的共同交往和整体性稳定。  相似文献   
5.
王硕 《美与时代》2014,(1):88-88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通过观察生活,洋溢情感,对以男性文化为主的艺术标准产生思考并提出意见。其中的社会问题和内心感觉早已混杂为—体,这种经验牵扯涉及到性、社会和政治,不仅仅只是一种个人体验。所以,身体作为女性的载体是特殊的“符号”,是体验的重要部分。身体作用于艺术家个体的同时,也反作用于自我认识和内在价值的体现,充当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之间关系的中介。  相似文献   
6.
张恩涛  王硕 《心理科学》2020,(2):459-464
采用两个实验探讨了权力和地位对信任和不信任行为的影响。实验1首先通过角色分配法操纵被试的权力感(高vs.低),然后采用信任和非信任博弈任务来测量被试的信任和不信任行为。结果发现,在信任行为上,高权力者比低权力者存在更低的信任水平;但在不信任行为上,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2同时操纵被试的权力和地位水平,探索二者对信任和不信任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信任行为上,高权力者比低权力者存在更低的信任水平,与之相反,高地位者比低地位者存在更高的信任水平,并且权力和地位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而在不信任行为上,权力和地位的效应均不显著。该研究结果说明,(1)权力负向影响信任行为,而地位正向影响信任行为;(2)权力和地位对信任的影响是独立的。  相似文献   
7.
王硕作品     
正~~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文化对抽象思想的建构与呈现中,音乐譬喻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最知名者即“金声玉振”。孟子用该乐喻表彰孔子的圣德,朱熹则以之阐发“致知在力行之先”的观点。俞樾重新掘发赵岐疏解,对朱注提出挑战,其说表明“金声而玉振之”是一句完整的引文,且具有另一种诠释的可能。竹帛本《五行》为俞说提供了支持,并从德性与德行、心灵与身体、工夫与境界、礼乐与社群等层面丰富了乐喻的思想意蕴。对“金声玉振”的诠释史进行考察,为管窥思孟学派的发展提供了独特视角,同时也有助于重审出土文献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全球化图景的展开,宗教对话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将该问题推至现代学术中心地带的主要力量,则来自于排他性极强的亚伯拉罕传统,尤其是基督教。部分西方的神学家与宗教学家勇于对自身传统进行批判和修正,并就不同信仰间沟通的可能性以及具体模式作了反复的探讨,从而引发了一股持续性的对话热潮。反观我们的文化,其对各宗教始终表现出一种极大的宽容精神。特别是在明清之际,三教融合达到顶峰。延至民国,更进一步发展出儒、释、道、耶、回"五教同源"的观念。1因此,在中国文化内部,存在着丰富的对话理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