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宝鸡与玉圭     
秦朝的陈仓县,唐朝改为凤翔,又改为宝鸡。《水经注·渭水》:“县有陈仓山,山上有陈宝鸡呜祠。昔秦文公(公元前765至716年)感伯阳之言,游猎于陈仓,遇之于此坂。得若石焉,其色如肝。归而宝祠之,故曰陈宝。其来也、自东南,晖晖声若雷。野鸡皆鸣。故日:鸡鸣神也。……黄帝都陈在此。伏牺生于成纪,徙治陈仓。”陈宝的出现(来自东南)是在暴雨雷电之后。因暴雨冲刷山坂而露于地面。其质若石,其色如肝,其形为鸡(圭之误)。用现代语予以解说:宝鸡应是宝圭、玉圭,实即古玉石制作的圭或璋。也可叫“碧鸡”,。五或六千年前的“圭形…  相似文献   
2.
近读张泽洪君《道教斋醮符咒仪式》 ,掩卷之余 ,感慨良多 ,故挥毫提笔 ,一抒胸襟为快。改革开放廿年来 ,百废俱兴 ,国运昌盛。中华传统之道教研究 ,始由禁区转为热门。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此已属人所共知的常识。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鲁迅此说亦发人深思。自昆仑西王貘部族以九星订四季 ,开创原始农业生产 ,华夏先民已萌生宗教观念。五千年前早有五斗米巫 ,传说之西王母凤族 ,高居于龙 (姬 )虎 (姜 )部落之上。巫道仪轨亦显现于秦汉 ,周穆王、汉武帝崇尚仙道 ,与西山神女频繁往来 ,此为月母执天道之母系部族。昆仑独柱之原始巫道 ,与…  相似文献   
3.
易心莹     
(1896—1978) 当代知名道士和道教学者,曾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道教协会会长。法名易理轮,亦称易理,字心莹。四川遂宁人。童年出家于青城山常道观,拜全真龙门派碧洞宗之魏甚龄为师。后就塾师诵学儒经,通读《云笈七籤》;民国初年又就学于专收道徒众之成都青羊宫蚕桑学校。中年穷研儒家和道教学理。在任常道观知客和住  相似文献   
4.
梓潼县有潼水,自平武县山溪流出,经梓潼、盐亭注入涪江。县中潼江多梓,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116年)置梓潼县,属广汉郡。潼江民众自古崇祀着“潼河大帝”,至今梓潼七曲山上尚有梓潼神庙,称为“大庙”。《中国名胜词典》介绍文昌宫说“一称‘大庙’。在四川梓潼县北十公里七曲山。相传为晋人张亚子祀庙。张亚子仕晋战殁,人为立庙于七曲山。唐僖宗封‘济顺王’,宋太宗封‘英显王’。道教云玉帝命梓潼神掌文昌府事及人间官禄。元加封为‘文昌帝君’。传说文昌帝君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庙建于唐以前。今存元、明、清建筑有:文昌殿、桂香殿、天尊殿、关圣殿、瘟祖殿、启圣宫、灵官楼、风洞楼、家庆堂、百尺楼、时雨亭、望水亭、应梦床、盘陀石等处。建筑依山取势,高低错落,布局有序。周围古柏苍翠,红墙碧瓦笼罩在绿荫丛中。环境幽雅静宁,游人似在仙境蓬莱。”  相似文献   
5.
法印与令牌是中华道教最重要的两种法器。凡举行斋蘸法会,修真护身,通灵达神,驱邪伏魔,炼度济人等道教科仪与宗教活动中,都必须使用,故历来为道教中人所推重。正如台湾中华道教总会秘书长张柽先生说:“宗教法物是宗教文物之一部分,就道教法物而言,通常所使用者,不出剑、印、尺、令,是行法时之必要道具,道教特性之一,是道教仪式中多有函牒文书的使用,类别众多,而符文凭等等及涉及阴阳各界之书函,均须用印,是以法印用途既广,种类亦众,绝非常人所能理解。印者信也,令者权也,是道教神职人员演法时役使鬼神之必备法物,故道士奏领法职,师长必授…  相似文献   
6.
《龙门秘旨》是道教专论金丹的书。其文简练,其理通达,其意微妙。正文不到二千字,却将精、气、神三宝归一之理,用通俗的语言阐明了丹法的要领。《龙门秘旨》非邱真人处机所作,而为后人托名。以邱氏所著诸书相比,无邱氏笔法风格。其后序“自然之功用,并非矜心作意也,大道真传,不敢自私。”此论甚明,乃一后世好心者,“一不忘祖、二不忘民”以备后人学习。《龙门秘旨》对修炼金丹的人。主张性命双修,反对持宗派己见。“谈道者,  相似文献   
7.
时值羊年早春二月,得泽洪君惠赠其新作《道教神仙信仰与祭祀仪式》,此科仪新著洋洋31万言,系台湾文津出版社2003年1月版本,斋醮科仪为老夫兴趣所在,得此道学书籍自然仔细阅读。泽洪君在1999年出版之《道教斋醮符咒仪式》基础上,又经不断探索,于科仪内涵更有诸多发明。此书主论斋醮科仪思想历史,以见道教神仙信仰之精义,实为百年道教学著述中之上乘。泽洪君多年勤奋执着地精敏研究,终于撰成科仪课题的佳作,伏案读之欣敬咸服。此巨著探讨领域学人少及,可资借鉴颇希。资料见于《道藏》、《藏外道书》巨函,而采择史籍文集笔记小说尤多,以今人释…  相似文献   
8.
一、四川道教与石刻艺术广汉县三星堆祭祀坑中的巨大铜铸神像(高约2.8米),确证早在蜀王杜“宇时”(相当于商末周初),蜀地已形成高度的神灵信仰。巴蜀人祭祀“三皇”,“五方龙神”;蜀“开明王朝”有“五色帝庙”。巴蜀巫师使用着示意“符箓”,一种吉祥图画的“巴蜀图语”。蜀王铜印上有祖妣祭酒图像。约在公元一世纪,张陵(34—156)用“黄老之学”改造古代巴蜀的“五斗米道”为天师道,道教正式建成。考古遗迹有:简阳县岩洞石壁上刻有“汉安元年”(142)“会仙友”三个大字。芦山县“建安十年(205)〈樊敏碑〉提到了“米巫”。“熹平二年”(173)的〈米巫祭酒张普碑〉记载了“道正一气”传教情况。张陵在四川建廿四治教区。张鲁在陕西南部建立  相似文献   
9.
如果将养生文化现象置入广阔的历史文化环境中进行考查,我们便不能不承认,它是一个基本自成系统的哲学思想、理论模式和实践方法的文化体系。这样一种文化体系是在中国古代特定的文化土壤中才能发生成长。就养生文化的发展与影响,以及对养生研究的重视来说,大概除了中国的医家之外,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可以同道家(包括道教)相媲美。纵观中国早期文化结构,先秦是多种思想文化的并存争鸣;秦汉以降则逐渐在封建大一统专制前提下形成儒道互补,东汉以来,佛教流行、又渐演为儒、道、释三家并存互补这一主体文化结构。养生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文化,所以能经历几千年风云诡谲。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比对中华早期诸文化的基础上探讨三星堆宗教文化,并对相关的研究作了概述。对道教的起源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