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就动机研究的新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成就是动机作用的重要方面,本文拟介绍当今影响较大的几种成就动机学说,以反映动机研究的某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理想自我表征的丰富性及其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尝试对青少年理想自我表征丰富性进行量化研究,并着重从压力缓冲和人际交往角度探讨了理想自我表征丰富性对个体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以及理想自我表征丰富性与弹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理想自我表征丰富性不存在年龄差异,而在性别上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主要存在于初中男女生之间;丰富的理想自我表征有利于缓冲青少年对压力的负性体验,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在同学中的人缘.此外,理想自我表征丰富性对心理健康的调节主要通过弹性中介发挥作用,预示着理想自我表征丰富性可能是青少年弹性的重要构成成分.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517名潜艇艇员为被试,对自编"潜艇艇员战斗士气量表"的质量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潜艇艇员的战斗士气在结构上是由努力、信心、认同、气势、荣誉5个因子构成的二阶因素模型;"潜艇艇员战斗士气量表"质量可靠,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4.
马川  李晓文 《心理科学》2007,30(2):474-477
性别的同一性是自我同一性的一部分,是人格和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性别的同一性概念已经从性同一性转移到性别同一性。对性别同一性的研究角度经过了概念认知、图式认知和社会认知的探索,目前开始进入人际关系角度的研究。最后,提出了对性别同一性未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5.
孙晓玲  李晓文 《心理科学》2012,35(2):264-269
以概念启动和情境启动的方式分别激活了可能自我知觉和当前自我知觉,借以检验对自我提高动机和自我增强动机的影响。结果发现:(1)相对于当前自我,可能自我启动后,个体对自我的评价更低,更乐意接受反馈,也更能注意到测试对自己的帮助;(2)一年级学生在读了明星学生的新闻后对自己的评价更低,对明星的评价更高;四年级学生则相反。这表明,消极反馈和可能自我的同时出现引发了自我提高动机,消极反馈和当前自我共同激活了自我提高动机。  相似文献   
6.
李晓文  缪小春 《心理科学》2001,24(4):402-405
本研究选取发展良好与适应不良的三——五年级小学生为被试,以问卷访谈形式调查他们心目中的正性和负性意义事件。结果表明,两组被试在事件意义体验的人际亲和性、内在一外在性和丰富性方面有明显不同的反映。感受的丰富性表现在正负性意义事件两方面,某种事件负性意义感受的出现是良好适应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李晓文  彭琴芳 《心理科学》2011,34(5):1090-1094
摘要:Dweck研究提出,通过蕴含特定能力观的故事和表扬可以形成儿童相应的能力和目标取向。作者认为,随着儿童能力的自我意识发展,干预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本研究以3-9年级885名学生为被试,采取“天分”、“努力”、“无关”三组故事和“聪明”、“努力”、“潜能”、“不表扬”四种评价方式进行能力观干预,将目标得分变化作为干预效果的指标。实验结果显示了年龄和干预方式的交互作用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Dweck的研究结论,验证并丰富了作者关于能力观干预发展性效应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机制初探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李晓文 《心理科学》1993,16(4):193-197,204
本文在对以往有关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自尊需要早在自我意识成熟之前就已存在,并且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内在动力,当儿童逐渐在多方面认识事件的自我意义,从而更为主动、合理地满足自尊需要时,自我意识便得以发展.儿童的自尊需要和自我认识水平相互作用,不仅形成了自我意识的纵向发展差异,而且形成了横向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9.
哀伤研究:新的视角与理论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哀伤(bereavement)研究长期以来都依循“悲伤过程假设(griefworkhypothesis)”,但20世纪80年代后其强调“与逝者分离”的基本假设受到挑战,界定的模糊也使得实证研究工作难以进行。当代研究者从依恋理论、创伤研究、认知应对研究、情感的社会功能等视角多方面对哀伤领域进行深入探索并出现了一些整合性的理论模型,文中对有代表性的“依恋与哀伤双程模型”作了介绍,并对“悲伤过程假设”进行了重新检视  相似文献   
10.
Dweck成就目标取向理论的发展及其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单介绍了Dweck成就目标取向理论的形成过程,以突出其理论的主要价值。文章重点分析了国内外研究者对目标取向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目标取向模型本身的探讨,二是目标取向的动态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Dweck理论的精髓在于能力观,而能力观培养是目前研究所欠缺的,应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该文分析了能力观培养的可能途径,并指出应从儿童自身发展的角度探索能力观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