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苏尔坎普(Suhr Kamp)出版社出版了一卷《维特根斯坦文集》。该卷包括《逻辑哲学论》、《1914—1916年日记》和《哲学研究》。这家出版社希望能够接着出版第二卷,它将包括《数学基础评论》、《蓝皮书和棕皮书》以及他的其他的著作和书信的遗稿。随着这些著作的出版,人们将能一睹迄今为止还不为人所知的文献。此外,这些出版物更有利于读者,因为它省略了维特根斯坦的主要著作的英译文的累赘,这使书的体积缩小,价格便宜,而过去所仅有的英国版本是德英对照本,人们非连带买英译文不可。这有助于在德国扩展对维特根斯坦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存在(tobe)即存在于某处。本文的主题是:1.我们如何在空间和思想中给自己定向;2.尽管我们自己是感知的原点(对胡塞尔来说就是"定向的零点"),但在行动中我们并不必然表现为知觉场的中心和枢纽;更准确地讲,主导性的事物通常都具有一种中心化和分散化的效果;3.我们有一种自然倾向:去选择能让客体以最理想的方式得到观察的立足点,去画一些能同时从无数观点出发,统一地为我们呈现出地形学特征的图;4.对我们的地图来说,起决定性作用的显然不仅有主体的利益(权力和意识形态),而且还有格式塔规则和面向客体的考虑。最终,地图所显示出的总是比决定其自身构造的东西更多。存在就是被定向。  相似文献   
3.
现象学本身不是神学.现象学描写我们的非永久的、总是处于生存和消亡中的现实.但现象学对于神学不是无关痛痒的,不是中立的.正如它对于把相对的生存的诸向面的各种绝对化的做法是一种纠正一样,它也是一种对只在一种我们的生活现实的维度上设定和寻求永恒者的片面做法的纠正.它面对那种单一的灵魂深处的神秘论、那种单一的仁爱形而上学、那种单一的以自然为根基的形而上学,召唤我们回忆起我们生活中这个或那个被其忽略的和遗留下纯粹无常所带来的痛苦的向面.现象学只有从"三位一体"的宗教出发才能有助于拯救我们的整个现实.  相似文献   
4.
目前世界上文化交流的问题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文化交流是一种主体际的交流。主体际性表述“我”与“你”、“我”与“他”或“她”以及“我”与“我们”之间的关系。文化造就了一定形态的“我们”的群体,而文化交流发生于作为不同群体的“我们”与“我们”之间。于是乎,探讨自我和主体际性的问题就与文化交流的问题联系在一起,而“自我”便成了这一系列问题中首先要说明的概念。对于什么是“自我”,初看起来是最自明的,其实最深奥。谁不知道他自己的“我”呢?谁须臾能脱离他自己的“我”呢?谁说话和行动时没有这样的一个“我”在主持…  相似文献   
5.
20 0 1年 4月 2 5日至 2 9日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 (J櫣rgenHabermas)在上海作学术访问。他是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歌德学院中国分部的邀请来到中国 ,先后在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作了学术报告 ,然后到达上海的。据我了解 ,哈贝马斯在上海的学术报告与北京基本相同。 4月 2 5日晚在上海书城楼上的会议厅 ,哈贝马斯作关于民主的三种规范模式的报告 ,4月 2 6日上午在复旦大学作关于全球化压力下的民族国家的报告并回答了许多问题 ,4月 2 7日下午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作关于人权的文…  相似文献   
6.
张庆熊 《世界哲学》2012,(3):53-66,161
本文研究胡塞尔的现象学与辩证法的关系。尽管胡塞尔没有把辩证法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但从他谈到过辩证法的那些段落中,我们仍能从中发现胡塞尔对辩证法的基本态度和处理辩证法问题的基本思路。胡塞尔对辩证法的理解受到康德很大影响,但他采取不同的方式处理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作为一个专题来讨论的所谓先验逻辑中的"辩证幻相"问题。胡塞尔批评康德的先验逻辑缺乏对逻辑概念和知性范畴的起源的论述。胡塞尔的现象学则追问它们的发生过程,描述它们在生活世界中的起源和分析主体际的意向的意识活动对它们的构成作用,这实际上是为辩证法奠定一个现象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把本体论的问题与意识结构的分析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是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共同特点。熊十力结合易经的宇宙演化论和佛家法相宗的意识理论,为传统的儒家哲学提供了一种严密的本体论体系。胡塞尔通过考察意识活动的构成作用更加清楚地说明了存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们的许多不谋而合之处表明东方和西方的思想界在本体论问题上存在着共同的兴趣和洞察力。  相似文献   
8.
维特根斯坦的某些深刻的思想,至今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他对先验问题(transcendental prob-lem)的看法就是其中之一。维特根斯坦常被混同为逻辑实证主义者,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不理解他对先验问题的深刻见解。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先验的问题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伪问题,因为它既不能被经验证实,也不能被经验证伪,不符合逻辑实证主义的意义标准,从而拒斥它。维特根斯坦同样认为,先验的问题既不能被经验证实,也不能被经验证伪,它既不像经验命题那样具有经验意义,也不像分析命题那样具有逻辑意义,但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有其不可取消的地位和价值。在维…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哲学的和谐观念与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长二千多年的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很多研究过中国哲学的人回答:“和谐”。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很多研究过中国近代史的人回答:“动乱”。中国的传统哲学具有和谐的本性,而中国近代史却是充满动乱的现实。这究竟是什么缘故?究竟应该对此做出怎样的评价?中国的前途究竟如何?这些问题引起很多中国哲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1.序言管理者的黄金律问题包含了诸多假定,它提出了对于任何企业伦理学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将以序言的形式简短地列举这些问题。为什么是管理者?为什么是准则?为什么是黄金?对于许多学术领域的、特别是欧洲的企业伦理学爱好者来说,管理者似乎不是讨论的主题。相反,人们试图奠定企业伦理学的一种科学基础,试图使大约分离200年的学科加伦理学和经济学,彼此靠近或者完全结合;使跨学科的工作组、研究课题及其他领域彼此靠近或者结合。事实上,这些紧张的努力对于一种还在探索它的准确目标和方法的新兴学科来说是不可放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