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缁衣>、<中庸>、<表记>、<坊记>、<五行>这五篇作品出自子思学派,是目前学术界分歧最小的看法,而频繁引<诗>、解<诗>、论<诗>,又是这几篇文献的共同特点.本文发现大毛公<诗故训传>已经称引子思学派的作品,由此进一步可以证明几篇备受争议的子思学派的作品均出自先秦.本文也申述了子思学派之<诗>学可以成立的理由,认为子思学派是七十子之后儒家<诗>学的集中代表.本文同时梳理了子思学派引<诗>之范围和原诗的主题,并初步归纳了子思学派引<诗>的体例,以便深入讨论子思学派之<诗>学.  相似文献   
2.
张丰乾 《现代哲学》2008,(1):109-116
历代儒者引经据典,从"民之父母"的角度出发,对统治者提出了亲民、爱民、保民、富民等要求.但是,近现代以来的思想史研究者,对于古代社会君民关系的这一基本理论似乎未着笔墨.本文集中讨论了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早期儒家学派关于"民之父母"的思想,归纳出其中至少包含了"民之父母"需要符合"必达于礼乐之原"、"使民富且寿"、"同于民之好恶"、"顺而教之"、"有父之尊,有母之亲"等原则.孟子则借用"民之父母"的理论痛斥当政者"以政杀人"、"率兽食人"、"使老稚转乎沟壑".荀子指出当天下的最高统治者堕落为"民之怨贼"的地步,统治阶级内部其他符合"民之父母"标准的领袖可以以"革命"方式取而代之.在今人看来是"乌托邦"的这种构想,在儒家看来是应该而且能够实现的蓝图.儒家之外,<管子>提出,"法"才是"民之父母",在"法"的层面,即使是有所过错,也可以有办法弥补,不至于酿成大患,可以看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3.
张丰乾 《哲学动态》2006,(11):69-70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于2006年5月16~18日召开了“注释、诠释与建构———朱子与四书”国际学术会议。会议由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合办,台湾大学东亚经典研究计划协办。来自两岸三地、北美和新加坡的4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集中讨论了有关四书集注的诠释学问题,学者们在朱子学、四书学和诠释学方面各有侧重,折射出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些现状和趋势。一、“四书学”兴起的可能经典诠释和哲学体系建构是朱熹学术思想的两翼,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本是属于不同时代,各自独立的思想著作,朱熹如何把它们视…  相似文献   
4.
"一言以蔽之"与经典解释--孔子论诗考(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从思想家的角度,在教育弟子的过程中对诗的意义阐幽发微,而不仅仅是删定"诗三百".随着上博简<诗论>等战国佚籍的公布,这一现象更加引起了学界瞩目.本文认为孔子及其弟子重视诗之中的"思",他对诗的总体把握和对于具体诗篇评论,都采取"一言以蔽之"的手法,简练而精当.孔子对于诗的理解、解释、评论是"诗三百"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同时,论诗和教诗也是孔子思想的重要源头.文中还对孔子"思无邪"、"诗无隐志"、"<关雎>之改"、"<燕燕>以其独"、"<鸤鸠>吾信之"等论断作了新的分析,进而强调"述而不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韩非读过《文子》”《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必罚》一节中说:“赏誉薄而谩者,下不用也;赏誉厚而信者,下轻死,其说在文子。称若兽鹿。”这是属于“经”的内容,在下文“说”部分,对此有明确的解释:  齐王问于文子曰:“治国何如?”对曰:“夫赏罚之为道,利器...  相似文献   
6.
一、哲学史的层累与分析黑格尔说 ,在哲学里 ,过去的传统“并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 ,而是生命洋溢的 ,有如一道洪流 ,离开它的源头愈远 ,它就膨胀得愈大”。 (《哲学史讲演录》 ,北京 ,三联书店 1 95 6年 ,第 8页。下引此书 ,只注页码 )顾颉刚先生说 :“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 ,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 (《古史辨第一册·自序》 ,北京 ,朴社民国十五年 ,第 5 2页 )中国古代经、传、论、说的次序本身就蕴涵着时间的推演过程。但是历史 ,包括哲学史的“膨胀”和“层累”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而是种种合力作用的结果。概括起来 ,…  相似文献   
7.
“哲学教育学术讨论会”述要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于1996年4月19日主办了“哲学教育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研究》编辑部、《哲学动态》编辑部、国家教委、师大教管学院、文科学报编辑部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有关人士和师大哲学系的教师及研究生代表50余人参加了讨论会。大家围绕高校哲学教育的现状、功能、改革等多方面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热烈地讨论。关于哲学教育的现状,大家普遍认为在经济转型时期,大部分的高校哲学系存在着招生不足、师资流失、毕业生就业困难、教材老化、师生教与…  相似文献   
8.
现行人教版小学生三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里边有一篇课文叫做《孔子拜师》,其中描述老子知道孔子要来,还在路上等孔子,又被孔子认出,双方都十分客气等等,与史籍所载出入很大。其根源或在于人们对于老子其人及《老子》其书的误解。老子其人为周守藏史,孔子曾向老子求教而被老子批评,但孔子不以为忤,反而称赞老子如龙一样。《老子》其书版本多、出土次数多、各种翻译多,所遭受的误解也多。对《老子》思想常见的误解有消极、反对进步、反对竞争等等。老子的思想是"道""德"并重,"生""成"并举,而"玄德"则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保慈""贵柔""无为""无事",都是对统治者而言,如果统治者的言传身教都符合无为的要求,老百姓就会自动受到感化,自觉端正行为,生活也就会非常安定。其现代意义就在于为人们反思和超越"现代"提供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训诂学是中国固有的学术门类,历史悠久,积累丰厚,在文化经典的保存、整理、传播、解释和哲学思想的发生、发展诸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被称为“书本子上的考古学”。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必须注意古代经典的一体多元性和汉字本身的特殊性。本文申论了饶宗颐先生所提出的训诂哲学,初步提出训诂哲学就是以训诂的方法研究及阐发哲学范畴。具体内容包括考论特定的,作为哲学范畴的语词,追溯其发生、发展的途径,梳理哲学史层累的端绪,进而建构新的哲学思想。但是,训诂哲学不仅仅是文字学意义上的训诂。而更侧重文字的哲学意义。认为“哲学”本身可以作为训诂的对象,欲明哲学,必反之于经典,研习经典,必落实于字词;同时,求得字词的内涵,认识经典的价值,必依赖于哲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