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
试论北京辅仁大学的创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北京辅仁大学十分漫长、艰难的创建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指出了英敛之、马相伯、雷鸣远、奥图尔、陈垣等人所起的作用,特别强调英敛之既是最重要的发起人,也是奠基人——为辅仁厘定了既要吸收西方最新科学、又能发扬中华固有的优秀文化的办学宗旨和信教自由的办学理念,并具有教育救国的思想特点,闪耀着爱国、爱教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2.
北京辅仁大学作为一所直属罗马教廷的天主教大学(1925—1950),由教廷于1921年12月属意美国本笃会圣文森总会院创办。创校工作实际用了2年半时间,就实现了招生办学目标。1929年,辅仁大学出现严重危机,一方面学校必须马上扩大办学规模和改善办学条件,才能达到南京政府教育部关于大学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圣文森总会院筹资非常艰难。司泰来历尽艰辛才向纽约花旗银行获得25万美元的贷款,解辅仁大学综合大楼建设的燃眉之急,但是,它给圣文森会院带来了巨额的债务,司泰来为筹资四处奔波而溘然病逝。随着经济危机的加深,1932年圣文森会院在得不到美国本笃会"美国加西尼联会"(American Cassinese Congregation)帮助的情况下,自感再无力独自筹集辅大的办学经费,继任院长艾尔弗雷德·科克(Alfred Koch)请求教廷接下它的财务责任。教廷为此大为光火,斥责本笃会是"没有纪律的修会"。1933年4月,教廷决定由德国圣言会(The Society of the Divine Word)接办辅大。本笃会对北京辅仁大学的创办可总结为"勉为其难,善始无善终"。  相似文献   
3.
晚清来华以林乐知等人为代表的自由派新教传教士对中国儒家学说的看法和态度存在着“合儒”、“补儒”、“批儒”、“代儒”等环环相扣的四个层次,其中,“合儒”是一种文化策略,“代儒”———基督教征服中国———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而“补儒”、“批儒”则是从“合儒”到“代儒”之间的必要手段和桥梁。西教士对儒学中的缺陷、不足和劣根性等批语是完全站在西方人立场和基督教的角度进行的,但也应该承认这对动摇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教育和思想中的核心地位不无助益,因而在近代中国具有开风气之先的思想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