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研究将拼嵌技术(chimera technique)和融合技术(Morph tech—nique)结合起来,制作新形式的面孔刺激,将“刺激”和“位置”分离并分别操纵,检验了左右半脸及其位置对面孔吸引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刺激”和“位置”都会影响面孔吸引力;(2)“刺激”的影响是直接的,具体表现为右半脸不论呈现在面孔的左侧还是右侧,其吸引力总是高于左半脸的吸引力;(3)“位置”的影响模式较为复杂,具体表现为左右半脸在原始位置呈现时(右丰脸呈现在右侧,左半脸呈现在左侧),其吸引力总是高于镜像位置。  相似文献   
2.
严璘璘  王哲  张智君  宋赛尉  孙宇浩 《心理学报》2016,48(10):1199-1209
基于经验的整体加工理论认为, 随着知觉经验的增多, 人们加工面孔的专家化能力逐渐增强。其中一种表现形式为, 在知觉面孔时更倾向于整体加工。该理论已经得到了一些实验证据的支持, 但未能解释另外一些研究的发现, 即对他族人群没有长期知觉经验的被试在加工他族面孔时也有强烈的整体加工。本研究旨在考察知觉经验对面孔整体加工的影响, 包括两个实验。实验1a通过组合面孔范式测量了中国被试在辨别本族面孔、他族面孔和种族融合面孔时的组合面孔效应(即面孔整体加工强度)。结果发现, 被试在知觉种族融合面孔时没有表现出组合面孔效应, 在知觉本族面孔和他族面孔时都表现出强烈的组合面孔效应。实验1b以灰阶图重复了实验1a。结果发现, 被试在知觉种族融合面孔时仍然没有表现出组合面孔效应, 在知觉本族面孔和他族面孔时表现出强烈的组合面孔效应。实验2通过操纵种族融合面孔的有或无, 测量5 s的知觉经验对融合面孔的组合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经过短时的知觉经验后, 被试在知觉融合面孔时也表现出强烈的组合面孔效应。上述实验结果表明, 中国被试在加工本族面孔、他族面孔和种族融合面孔时所诱发组合面孔效应有显著的、量的差别, 且这种整体加工的差异不会受到面孔肤色信息的影响。在经过短时的知觉经验后, 中国被试在加工种族融合面孔时表现出强烈的整体加工。该研究的发现提示, 不论是短时知觉经验还是长期知觉经验, 知觉经验的增加是面孔整体加工的一个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3.
人造物概念的表征:功能、意图和目的论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概念结构研究从“相似”到“解释”的理论转向为背景,评述人造物领域的“意图-历史论”(Bloom, 1996),提出人造物概念结构中自上而下的约束是来自“使用目的”而不是“设计意图”。分析近期报告的大量实验,最后提出人造物概念表征的“基于使用的目的论”的解释模式和人造物归类的双重目标模型。  相似文献   
4.
面孔知觉可能在区域尺度上发生多维信息整合, 但迄今无特异性实验证据。本研究在两个实验中操纵面孔眼睛区域或嘴巴区域的单维构型或特征信息, 测量人们觉察单维变化或跨维共变的敏感度, 以此检测面孔区域尺度上的多维信息整合有何现象与规律, 进而揭示面孔知觉的多维信息整合机制。实验获得3个发现:(1)正立面孔眼睛区域的信息变化觉察呈现出“跨维共变增益效应”, 跨维信息共变觉察的敏感度显著高于任意一种单维信息变化觉察的敏感度; (2)“跨维共变增益效应”只在正立面孔的眼睛区域出现, 在倒置面孔的眼睛区域、正立面孔的嘴巴区域或倒置面孔的嘴巴区域都没有出现, 因此具有面孔区域特异性和面孔朝向特异性; (3)就单维信息变化觉察而言, 眼睛区域的敏感度不会受到面孔倒置的损伤, 但是嘴巴区域的敏感度会受到面孔倒置的显著损伤。综合可知, 面孔知觉确实会发生区域尺度上的信息整合, 它不是普遍性的信息量效应, 而是特异性的眼睛效应(只发生在正立面孔的眼睛区域)。这是面孔整体加工(face holistic processing)在单维信息分辨和多维信息整合之间建立联系的必经环节。这提示我们对全脸多维信息知觉整合的理解需要从传统的面孔整体加工假设升级到以眼睛为中心的层级化多维信息整合算法(a hierarchical algorithm for multi-dimension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5.
中文新异组合概念的解释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烨  傅小兰  孙宇浩 《心理学报》2004,36(3):265-273
通过分析600名中国大学生对32个概念组成的160个新异组合概念的解释,考察了中文名词-名词组合概念的解释策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⑴关系解释和属性解释是两种主要的解释策略;⑵第一个子概念具有显著属性的组合概念得到更多的属性解释;⑶子概念之间相似性的高低不影响属性解释出现的比率,但影响关系解释出现的比率;⑷生物组合概念比人造物组合概念得到更多的属性解释。其中的新发现既不支持关系竞争理论,也不支持双重加工理论,引出了有待研究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6.
面孔加工的种族效应(the other-race effects)指人们对面孔做个体辨别任务时辨别本族面孔的绩效优于辨别他族面孔的绩效, 而做种族分类任务时分类他族面孔的绩效优于分类本族面孔的绩效。本研究通过知觉适应操纵被试对种族两歧(高加索和亚洲)融合面孔的种族知觉, 进而比较被试在两种条件下对同一张融合面孔进行种族分类和知觉辨别的绩效的差异。结果发现, 知觉适应能使被试产生将两歧融合面孔知觉为与原始面孔所属种族相反种族的知觉偏向, 并且, 伴随着这种知觉偏向, 两歧融合面孔的加工出现了他族分类优势和本族辨别优势, 提示社会认知因素对面孔加工的种族效应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哲  葛列众  孙宇浩 《心理科学》2006,29(6):1351-1353,1345
结构信息和特征信息的研究是近年来人脸认知的热点,特征信息是否存在反转效应不同的理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通过对平均人脸特征信息阈限的研究,发现:平均人脸特征信息的阈限具有明显的反转效应;特征信息的识别难度是决定特征信息的识别是否出现反转效应的重要因素。研究支持整体假设,认为成人是将人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认知的。  相似文献   
8.
王哲  孙宇浩  傅小兰 《心理学报》2009,41(4):283-291
已有研究显示物体的成因等变量会影响人造物概念的分类;但这种影响的中介变量为何,基于设计和基于用途的理论有不同的假设。实验采用物体自由命名任务,在陈述物体的功能时,操纵角色词的类型(旁观者“有人”和使用者“你”),比较被试对物体的命名在领域水平的分类倾向。结果发现,呈现“旁观者”角色词时,呈现或不呈现物体自然形成的成因故事会造成不同的分类倾向;但是在呈现“使用者”角色词时,成因故事对分类倾向的影响消失了。提示物体的功能是成因和分类的中介变量,支持基于用途的人造物分类模型  相似文献   
9.
郑璐  孙宇浩 《应用心理学》2009,15(4):306-311
使用联接和离散的线索呈现方式比较了注意的易化效应和返回抑制的效果。实验一同时线索化3个外周位置,实验二同时线索化5个外周位置。结果表明:(1)在同时线索化3个位置的情境下,联接和离散这两种线索化方式均能产生返回抑制;(2)在同时线索化5个位置的情境下,联接条件仍能产生抑制效应,而离散条件没有产生。结果说明联接的方式让多个位置的线索被理解为一个线索,提示注意有“沿着物体弥散”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使用融合面孔范式和倒置面孔范式来研究面孔知觉的年龄偏差效应,检验知觉场能否作为面孔整体加工的指标,并以此发展年龄偏差的整体加工解释。结果发现:(1)成人和儿童在加工正立面孔时的知觉场均大于加工倒置面孔时的知觉场;(2)在加工正立面孔时,成人加工本年龄面孔比加工他年龄面孔的知觉场更大。上述结果表明:(1)知觉场大小可以作为面孔整体加工的指标,且受面孔朝向的影响;(2)知觉场假设可以解释面孔的年龄偏差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