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吴奇  吴浩  周晴  陈东方  鲁帅  李林芮 《心理学报》2022,54(8):931-950
研究首次考察了行为免疫系统与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关系。3个研究一致显示:行为免疫系统特质性激活水平较高的个体更容易对就医持消极态度和延迟就医; 情境性激活行为免疫系统会使得个体更不愿意就医和更倾向于延迟就医; 且行为免疫系统激活对就医态度和就医延迟倾向的影响以对就医感染风险的感知为中介。这支持了进化失配假说, 提示行为免疫系统对现代医学可能缺乏进化的适应性, 并为理解现代人类就医行为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2.
进化心理学家以进化论为基础,使用了许多不同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的心灵。这些方法都有共同的缺陷,即无法直接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对复杂的系统进行研究难度很大,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修补该问题。有性Penna模型能反映有性生殖种群的进化特点,能反映环境对生物进化的影响,通过该模型来模拟人类进化历程,则可以检验某一心理机制是否是适应的,它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有力工具。本文在综述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用有性Penna模型对进化心理学关于进化轨迹的假设进行验证的构想,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用该模型进行研究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3.
周晴  吴奇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12):2084-2096
内群体偏好与内群体贬低现象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 但为何会存在这两种群际偏差的心理机制以及这两种群际偏差是否具有进化基础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答。通过系统整理在暴力威胁和疾病威胁构成的生存压力下, 两种群际偏差遵循烟雾探测原则和功能弹性原则处理威胁线索的研究报告, 研究说明了两者虽然方向完全相反, 但却是同一威胁管理机制对特定的内外群体关系产生的不同反应, 具有进化的适应性, 支持其进化假说。  相似文献   
4.
吴奇  钟春艳  谢锦源 《心理学报》2021,53(1):95-110
研究以性选择理论为基础, 探讨了与同性竞争者的相对身高劣势和求偶动机对男性冒险行为的影响。4个研究一致显示, 与同性竞争者存在的身高劣势会导致男性提高自身冒险性; 且高求偶动机水平的男性, 会更多地表现出这种补偿性行为。这些结果提示, 拿破仑情结具有进化的基础, 男性在自身身高与竞争者相比处于劣势时, 采用冒险行为进行补偿是男性用以解决性内竞争和性间竞争问题的一种适应器。  相似文献   
5.
恐惧消退是指反复呈现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 CS)而不匹配无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 US),从而消除个体已有的恐惧反应。应激激素,如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可通过影响腹内侧前额叶、杏仁核和海马等与消退学习有关的神经回路的活动,调节恐惧消退学习效果。NE和GCs对恐惧消退学习的调节作用受激素水平与激素用药时间的影响,且其调节效果存在性别差异。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索应激激素如何影响恐惧消退学习效果,并思考如何利用其影响效果促进暴露疗法疗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运动作为成人临床抑郁症治疗的替代疗法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实证研究也支持运动对青少年抑郁症状具有积极影响作用,本文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前人研究,分别对相关横纵向调查和实验干预研究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了运动对青少年抑郁症状影响作用的研究进展。同时,我们对该作用现有的心理假说:自我效能、注意分散、自尊假说和神经生物假说包括神经内分泌、神经营养因子、氧化应激、炎症、皮质厚度和活性、表观遗传假说等分别进行了阐述,结合相关研究结果对这些假说进行了分析探讨。最后,我们认为,未来研究应不断完善相关设计,关注不同运动类型,并结合中国特色,深入探讨在青少年抑郁障碍群体中的最佳抗抑郁运动方案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微表情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表情是一种持续时间仅为1/25秒至1/5秒的非常快速的表情, 表达了人试图压抑与隐藏的真正情感。本文系统梳理已公开发表的微表情实证研究报告, 对注重于测量微表情识别能力的早期研究、目前基于微表情训练工具(METT)的微表情识别应用研究以及刚刚萌芽的微表情表达研究进行总结分析, 明确指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建议未来研究应探讨METT在不同文化中的有效性, 研究微表情表达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 并注重发展自动化的微表情识别工具。本文提出, 基于微表情的自动谎言识别系统将是微表情研究未来的应用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