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的起点和形成的基础。道德情感一旦形成,又反馈于道德认识,对道德认识有指向作用、驱动作用、弥散作用、中介作用和固化作用(或修正作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之间,不仅存在着前者作用于后者的单向联系,而且存在着两者相互作用的双向联系。  相似文献   
2.
苏联学者伊·谢·科恩所写的《自我论——个人与自我意识》一书的中文译本,已由三联书店于1986年12月出版。 科恩在1967年所著的《个人社会学》一书曾获苏联社会学学会一等奖。七十年代苏联关于个人问题已有大量专著,仅自1975年至1979年间前出版了两千多种研究个人社会学、个人心理学、个人经济学和个人法学问题的专著和论文。科恩没有改写和增订《个人社会学》一书,而是着手深入研究思考个人问题的各个方面,不仅从社会学角度进行考察,而且从跨学科(涉及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史学、艺术等多种学科)的广阔角度进行考察。本书就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3.
历史的进步是带来道德的高涨、发展抑或堕落?这一直是理论界长期探讨的一个课题。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这个老问题又提到了理论思维面前。近年来对此展开了热烈的争鸣,提出了如下几种观点。 1 冲突统一论认为,历史进步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为什么对立?因为对历史发展(社会发展)的历史评价与对行为善恶的道德评价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评价体系。在推进历史发展的交互作用的合力中,生产力是最根本的动力,所以衡量社会进步的状况通常以生产力水平作为根本尺度。而人们的道德观念是建立在自身利益的基础上的,因此,评价道德进步与否的出发点则是人们的利益。历史评价本质上是事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对中小学生道德观念的影响孙希娟,王惠中,韩洪玉,王雪琴,刘锋1994年5月我们对天津市河北区革新道小学和第81中学等十余所学校的683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中我们编写了九个情境性很强的小故事。通过学生对故事后面的不同答案选择,了解他们...  相似文献   
5.
实践模式是结成一定社会关系的人们进行实践活动的方式。实践模式可分为优化模式和非优化模式。凡具有正确目的、主体客体和手段组合严密、能及时协调和正确解决运行中各种矛盾、能取得满意结果的实践模式,都属于实践优化模式。目的在实践前是以观念形态筹划和设定着未来的实践。实践优化模式必须以正确目的为先导。实践必须要有优化的结构。一方面实践要素质量高、素质好;另一方面实践要素要达到最佳组合。实践的运行一要有序,二要稳定,三要能持续。从功能方面说,实践优化模式必定呈现出大而好的实践效益。所谓实践优化模式,就是由正…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鲁宾逊飘流记》的原型人物塞尔柯克是一个能够采取果断行动而毫不犹豫的人。塞尔柯克被雇到一家轮船上当领航员,因为和船员发生了争吵,被抛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环境的恶劣,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寂寞并没有使他绝望发疯。他也没有去无望地等待某一艘偶然路过的海船来搭救他逃出孤岛。他没有丧失奋斗的活力和勇气,凭着自己的双手,制造生活上急需的用品,为自己提供大量丰盛美  相似文献   
7.
世界范围的新科技革命,日益扩张、确证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无限威力;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也把充分发掘人的主体能力、增强主体意识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哲学界关于主体性的探讨便应运而生,成为时下议论的热点之一。人们就主体性的含义,它的发展阶段、它与人性的关系等展开了热烈的研讨。现把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8.
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是唯物辩证法同形而上学长期斗争的一个根本问题。“四人帮”形而上学猖獗,竭力鼓吹“斗争哲学”,把这一问题歪曲、篡改得不成样子。为了彻底批判“四人帮”的谬论,拨乱反正,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对这一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 一、矛盾的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任何矛盾都具有的两种根本属性。这两种属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的本质联系。同一性是包含着对立面的差别和斗争的同一性,斗争性是在对立面同  相似文献   
9.
贵刊1982年第9期,黎声同志介绍了哲学界关于社会意识是否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争论情况。争论集中在对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等两个问题的不同理解上。对此,我也想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简要回顾双系统假设产生过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双系统理论的要点、工作机理、实验依据,具体包括小数量精确表征系统和大数量近似表征系统的实验依据.最后讨论了婴儿数量认知的行为和脑生理机制研究中的问题和争论点以及数量认知研究中的矛盾结果和方法局限,并探讨了婴儿数认知是独立的系统还是需要多系统联合参与等七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