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38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探讨正常人与高位胆管癌病人之间的门静脉血流改变,发现两者之间有明显的不同。所以门静脉血流改变在诊断高位胆管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岳童  黄希庭  徐颖  潘思存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12):2091-2101
价值观的稳定性和可变性一直是该领域争论的焦点所在。近些年来, 研究者开始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来探讨导致价值观稳定性差异的机制问题。已有的神经反应证据表明, 当某种价值观是基于道义主义的绝对规则来进行认知建构的, 或与自我概念在表征上存在一致性时, 其更倾向于保持稳定的状态; 若非如此, 便可能会在外界影响(如他人劝说)下发生重要程度上的改变。未来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认识价值观稳定性与可变性关系的认知神经加工模型, 并探索价值观长效改变背后的认知神经机制, 以促进理论研究在价值观教育中的实践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汉字读音中的音似与形似启动效应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张厚粲  舒华 《心理学报》1989,22(3):62-67
本研究使用启动命名法,对汉字读音过程中的音似和形似启动效应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音和形都相似的启动字和目标字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启动效应。关于字音和字形的相对作用,在本研究中音似启动效应显著,表明汉语读者的心理词典结构中存在着语音联结通路。形似启动效应不显著,但字形的启动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使用命名法和量表评定法,分别对235个图形的命名一致性、熟悉性、表象一致性和视觉复杂性进行了测试。被试为142名大学生,集体施测。结果发现,除命名一致性指标相对较低外,其它三项指标与国外研究结果很接近,表明这套图形基本上是适合我国被试的。相关分析表明,四项指标是不同质的,它们的设置是必要的。其中,熟悉性和命名一致性两个指标是在各种图形实验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相似文献   
6.
孙卉  徐洁 《心理科学进展》2023,31(3):467-479
职场通讯压力是指员工想要快速回复基于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的工作消息而体验到的紧迫性, 现有研究对其成因及影响路径的探讨较为零散且缺乏系统性认识。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并结合努力-恢复模型, 讨论作为工作要求的ICT使用以及作为个人要求/资源的个体因素对职场通讯压力的前因作用; 探讨职场通讯压力因阻碍恢复活动而对员工身心健康以及工作和家庭领域产生的消极影响, 以期增进对职场通讯压力的全面了解, 丰富现有研究对ICT使用后果的认识, 并为未来研究的展开以及员工职业心理健康干预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跨期选择是对不同时间点的得失的权衡与选择。伊索寓言《蚂蚁和蚱蜢》假借群居型昆虫的跨期选择偏爱暗喻投资未来的慢策略比只顾眼前的快策略更利于生存。用跨期选择领域通用的语言解读这一寓言便是:选择大而迟选项的蚂蚁比选择小而早选项的蚱蜢更可能扛过严冬而生存下来。为了探索何种跨期选择策略更有助于我们扛过疫情,本研究调查了亚非欧美大洋洲这5大洲18个国家共计26355名受测者对混合得失双结果的跨期选择偏爱,测量了人们平时和疫时跨期选择偏爱的变易程度(2类变易的程度指标),以及人们自评的扛疫成效。跨文化比较结果的主要发现是:不同通货的选择变易程度(指标1)和不同时期的选择变易程度(指标2)能联合预测中国/新加坡文化圈国民的自评扛疫成效;不同时期的选择变易程度(指标2)也可以单独预测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尼日利亚文化圈国民的自评扛疫成效;这2类选择偏爱变易的程度指标不能预测其他文化圈国民的自评扛疫成效(或者预测方向和假设相反)。基于易经“穷则变,变则通”的要旨和跨国比较的发现,我们认为:面临历史危机时善于变通的特长抑或成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竞争优势;在应对危机时,与中国文化距离越相近的国家或民族抑或也能...  相似文献   
8.
不良的亲子依恋是导致儿童抑郁症状的风险因素,但其对儿童的影响会因儿童对环境的生物敏感性不同而存在差异。为探究家庭中母子、父子依恋对儿童抑郁症状的影响及儿童生物敏感性(本文中采用迷走神经抑制作为指标)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结合行为任务、问卷报告、生理测量等多种研究手段,招募150名学龄儿童(平均年龄8.64岁,63名女孩)参与研究。结果表明:(1)学龄儿童的母子依恋水平高于父子依恋水平。(2)高水平的母子依恋与父子依恋会同等程度地降低儿童的抑郁症状。(3)儿童对环境的生物敏感性对母子依恋影响儿童抑郁症状路径的调节作用显著,生理上对环境更敏感(高迷走神经抑制)的儿童更易得益于高母子依恋,表现出较低的抑郁水平;但同时,这类儿童在母子依恋较低时也更易表现出较高的抑郁水平。(4)儿童的生物敏感性对父子依恋影响儿童抑郁症状路径的调节作用不显著,高父子依恋对生物敏感性水平不同的儿童均存在有利影响。(5)在不同情境中测量的迷走神经抑制对亲子依恋影响儿童抑郁症状的调节作用模式相似,表现出跨情境一致的特点。本研究率先揭示儿童迷走神经抑制与亲子依恋对儿童抑郁症状的联合作用机制及父母角色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生理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对强噪音下四组不同处理背景大鼠的旷场反应、援食、饮水、排泄和尿生物化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发现:①Ⅰ组(强刺激组)的各类指标均发生情绪性(恐惧)改变。与2组(预防训练Ⅰ组)、3组(预防训练Ⅱ组)、4组(控制组)以及自身基线(MAO)比较差异显著;②适应性训练有助于防止大鼠恐惧发生及上述各类指标发生异常.③由于训练的方法不同,预防的效果也不同。3组与4组比较无显著差异,2组与4组比较某些指标有显著差异。④1组和2组部分大鼠出现皮肤、消化道病变。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探讨正常人与高位胆管癌病人之间的门静脉血流改变,发现两者之间有明显的不同.所以门静脉血流改变在诊断高位胆管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