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硕  李乾坤 《哲学研究》2012,(3):124-125
<正>2011年10月22—23日,"第三届当代资本主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此次会议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来自国内外2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  相似文献   
2.
客体运动方向的视觉工作记忆容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忆动态场景中多客体的特征和时空信息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活动。目前有关视觉工作记忆的研究虽然广泛探讨了对视觉信息的存储容量及机制,然而所采用的刺激材料均呈现于静态场景中,且不包含运动信息。而有关多客体追踪的研究只关注动态场景中多客体信息的实时更新,而不涉及一段时间内对客体信息的保持。本研究结合视觉工作记忆领域的变化觉察范式和多客体追踪范式,以独立运动的客体为刺激材料,探讨多个客体的运动方向信息在工作记忆中的存储容量问题。结果表明,在工作记忆中能够存储大约3个客体的运动方向信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客体信息的视觉工作记忆问题引发了大量研究,并获得不少成果。本文对视觉工作记忆的研究范式,客体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存储方式、容量及保持时间等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述,重点介绍关于视觉工作记忆存储单元和容量问题的"强客体"假设、"弱客体"假设和双重存储机制假设,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陈硕 《应用心理学》2003,9(4):59-63
颜色恒常认知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其中包括照明、表面和背景等因素 ,也包括颜色对比、边界检测、颜色适应、模式识别 ,以及根据不同的环境线索采用不同的加工策略等认知影响因素 ,在分析上述因素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个颜色恒常认知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5.
眼动交互中边框和视标对作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人计算机界面设计中的眼动交互反馈方式,为优化基于视线追踪技术的人计算机界面设计提供工效学依据。12名被试在交互对象有无边框提示和当前注视位置有无视标反馈的四种组合条件下,通过眼动交互完成目标选择任务,由计算机自动记录作业时间、选择错误和超时数目。结果发现,有无当前注视位置的视标反馈对作业时间有显著影响,有视标反馈可加速目标字母的搜索与定位过程和目标激活过程,由视标反馈所产生的作业时间下降,主要由目标定位时间的缩短所致;边框提示对用户的作业绩效无显著影响。根据上述结果可得以下结论:对当前注视位置提供视标反馈是一种有效的反馈方式,基于视线追踪的人机交互系统应为用户提供这种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6.
沈模卫  沈勇  梁君英  乔歆新  陈晶  陈雯  陈硕 《应用心理学》2008,14(3):195-202,207
以大学生即时通讯工具(IM)用户为被试,采用因素分析技术探讨了IM使用体验的结构,并建构了IM使用动机与使用偏好和使用体验的关系模型。结果发现:(1)IM使用体验主要包括功能性体验和情感性体验两个基本维度。其中,前者主要涉及控制感、易用感和卷入感等三个因素,而后者则主要涉及乐趣感、愉悦感和互惠感等三个因素;(2)基于上述模型形成的“IM使用体验问卷”具有较理想的项目区分度、内部一致性信度、构想效度和区分效度;(3)基于人际沟通动机的IM用户更关注IM的易用性、可控制性和卷入程度等功能特性,而基于信息获取动机和休闲娱乐动机的IM用户更关注IM的愉悦性、乐趣性和互惠性等情感特性。  相似文献   
7.
沈模卫  陈硕  周星  王祺群 《心理学报》2004,36(4):400-409
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了照明、表面和背景对颜色恒常的影响,结果表明:照明性质、表面属性以及背景属性均对颜色恒常程度产生显著影响,三者的影响是相互独立的;不同照明性质对颜色恒常程度具有不同影响,中性色照明光下颜色恒常程度较高;人的颜色恒常也依赖于物体的表面属性,对不同的表面进行匹配时,表现出了颜色恒常程度的较大波动;相同背景属性较不同背景属性具有较高的颜色恒常程度。在实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非线性颜色恒常模型,该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很好拟合,具有了一定的符合人认知特点的颜色恒常能力。  相似文献   
8.
颜色恒常理论及模型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硕  沈模卫 《心理科学》2003,26(2):215-218
颜色恒常是指外界环境变化时对客观物体颜色知觉保持不变的心理倾向。本文就Von Kries色系数定律、色域映射理论、谱锐化理论、视网膜皮层理论、双线性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等现有代表性的颜色恒常理论作了简单的概括与评价。针对目前该类研究的缺陷,尝试性地提出了发展完备的颜色恒常理论(或模型)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认知神经科学领域脑电复杂性测度方法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电分析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领域重要的研究技术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新近发展的KC、C1、C2 、C0 、信息传输矩阵和近似熵等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的脑电复杂性测度分析方法 ,对各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并简述了其在分析认知电位时空模式 ,从而揭示脑认知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即时通讯工具使用偏好及其与使用动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大学生用户为被试,采用因素分析技术探讨了即时通讯工具(IM)使用偏好的结构,并考察了IM使用动机与使用偏好的关系.结果发现:(1)IM使用偏好主要由休闲娱乐偏好、复杂沟通偏好和基本沟通偏好三个维度构成.基于该模型形成的"IM使用偏好问卷"具有较理想的项目区分度、内部一致性信度、构想效度和区分效度.(2)一种IM使用偏好的形成受多种动机的共同驱动,但不同IM使用偏好的形成受不同使用动机模式的驱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