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赵宁  刘鑫  李纾  郑蕊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6):1230-1241
默认选项设置指通过设置默认选项以增加人们选择该选项可能性的助推方法, 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促进公众积极行为上, 然而这种方法在有效性上却受到了来自公众和学者的质疑。据此, 本研究运用元分析法整合了近几年有关默认选项设置的已有实证研究, 分析该助推手段的有效性, 并进一步考察可能影响其有效性的相关变量。研究共纳入符合要求的原始文献56篇, 含92个研究, 结果发现:(1)默认选项设置的确能有效助推人们的行为; (2)默认选项设置的助推有效性在东、西方文化下存在显著差异, 其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助推效果要显著好于其在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使用; (3)默认选项设置的助推有效性在不同情境应用领域中存在显著差异, 相较于健康和环保领域, 默认选项设置在金钱相关的情境领域下助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跨期决策是指发生在不同时期的收益和成本的权衡决策。已有研究发现, 决策者的自我意识对跨期决策有着重要影响, 个人?集体主义文化在自我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当文化因素被纳入自我对跨期决策影响的研究中时, 三者间的关系显得模糊不清。为了从已有文献中厘清三者间的理论关系, 我们基于个人?集体主义文化视角, 综述了自我对跨期决策影响的相关研究:介绍了跨期决策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详细阐述了跨期决策中的两种自我理论(多重自我模型和自我连续性模型), 探讨了个人?集体主义文化对自我的影响, 并简要介绍了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下人们的跨期决策偏好差异及其心理机制。最后, 分别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实际应用三个方面, 提出了将个人?集体主义文化这一因素纳入自我对跨期决策影响过程、系统地考虑三者间关系的研究构想, 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深化人们对跨期决策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民众的环境和生态意识不断提高,参与保护环境行为的积极性也不断增强。因此,项目开发方要想在某地能够顺利地实行一些可能会引发环境问题的项目,除了必要的法律许可外,还应获得并维持当地居民的同意与支持,即社会许可。没有获得社会许可的项目开发面临着多种风险并往往为此付出很大的经济代价。虽然,社会许可在矿业、化学工业等相关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近年来这一概念才逐渐受到了心理学家的重视。本文回顾了社会许可的概念起源、测量范式,以及获得和维持社会许可的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社会许可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政策建议。最后,针对社会许可测量和获得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为未来社会许可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空气污染对行为影响的研究日渐丰富, 且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与环境健康有关的直接行为, 二是与之无直接相关的社会行为(溢出行为)。基于此, 在回顾空气污染对两种行为影响研究的同时, 进一步综述了用于解释直接行为产生机制的计划行为理论和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 以及用于解释社会行为机制的焦虑与自我损耗。而更全面的探究现象背后的机制有助于发现更多有效应对空气污染的举措, 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更多纵向的研究范式、增加对行为机制的探究, 从而改善人们的风险应对行为。  相似文献   
5.
认知与决策领域的中国研究现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决策科学对于社会经济建设有着直接的意义,所以一直是诸多学科的研究焦点。中国在认知与决策领域经过二十几年的积累,在相当广泛的课题上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决策科学的研究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总结,其特点为:(1)研究主题广泛;(2)与国际前沿课题保持了高度的一致但仍然缺乏系统性。(3)结合实践课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同时,该文也尝试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分析,目的是抛砖引玉,更好地促进中国决策科学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心理和谐的框架,分析5·12汶川地震受灾地区居民的社会心理状况与居民对中央及地方两级政府救灾措施的满意度之间关系。一般受灾地区、重灾区和极重灾区的9个县市1385名居民参加问卷调查。层次回归分析的结果发表明,地震灾区居民对地方政府的满意程度对其心理和谐的影响力更大;地方政府满意度在中央政府满意度和心理和谐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指出该研究对各级政府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风险沟通与公众理性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突发风险事件所导致的恐慌,其危害程度可能远远大于风险事件本身。当灾害突然降临的时候,公众能够启动理性的程度是应对危机的重要基础。文章提出了公众理性的概念,并界定和探讨了公众理性的构成以及公众理性的干扰因素;同时,通过SARS事件,着重分析了风险沟通的性质、特点,以及风险沟通对公众理性干预的可能途径和条件;目的是为总结SARS风险危机和建立应对突发风险事件的心理系统提供理论依据,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在风险沟通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陶睿  郑蕊 《应用心理学》2023,(2):162-170
鉴于防护行为相对欠缺的现状,本研究旨在探究雾霾知觉影响防护行为的情绪机制和未来自我连续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合本土自我心理学,我们将西方的未来自我连续性从“小我”扩展至“大我”,提出包含未来子孙的未来“大我”连续性。研究发现(N=262)雾霾知觉通过焦虑引发防护行为,且该促进作用仅对拥有中等水平以上未来“大我”连续性的个体成立。未来“小我”连续性的调节不显著。研究结果为设计防护行为干预策略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