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十二首     
赠赵朴初老居士忆普曾赡海鹤姿,云烟廿载去如驰。高吟残月推诗伯,宏振宗风作导师。大雅扶轮欣有托,深期谈麈惜无时。维摩座下应同愿,净土人间了不疑。  相似文献   
2.
一、人的因素传入日本和人的因素研究在日本,使用“人的因素”这个术语已有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早在1920年,心理学研究所编辑的心理学杂志出版了一期《人的因素专辑》。1921年由田中编写的《作为效率研究的入的因素》是日本第一本关于人的因素的书。作者在书中讨论了提高效率、工作研究、疲劳以及关于人的动机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的激励等等一些心理学问题。在日  相似文献   
3.
北宋初成立的《云笈七签》中,有被视为摘录了这教数理之精髓的一卷,其中可以看到很多来自《海空智藏经》的引用,《海空智藏经》在道教教理上的重要位置,由此可知。本文以对《海空智藏经》与佛典的关系作过考察的镰田茂雄先生的先驱性研究业绩为引导,对本经的成立年代、所依据的佛典、其主要思想进行了重新考察。考察结果认为:1、本经成立于659年至670年前半之间;2、主要依据的佛典是《大般涅 经》,也有依据《维摩经》、《摄大乘论》的部分,但《华严经》和《金刚般若经》等,并未作为直接依据的对象;3、关于本经的思想,在探讨其特色之前,有必要详密地考察与其所依据佛典思想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4.《大杂学》( ),不分卷,一册,波斯文和阿拉伯文,中国伊斯兰教法实用知识著作。2013年云南玉溪大营清真寺管委会主任马彦发起对《大杂学》的搜集、整理,马敏康阿訇等将《大杂学》中的波斯文翻译为阿拉伯语。这本《大杂学》弥足珍贵和不同寻常的是,开篇以马联元在旅途中撰写的阿拉伯文自传体“序”(1)拉开全书的序幕,为人们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和经学思想开启了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5.
2005年笔者在临夏调查回族古籍时,在州博物馆发现了一种回族古籍——《天方尊大真经中华明文注解》。2009年6月,在临夏州民委前主任马志雄和博物馆馆长马龙先生的帮助下,笔者拍照了这套国家二级纸质文物《天方尊大真经中华明文注解》。随后,笔者仔细研读了该译本,并翻译了该译本的序文、跋文和部分章节。这是兰州的两位穆斯林学者在一百多年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中国大陆,黄念祖老居士可算是中国一大居士了,如果你们能到北京拜谒到这位大德,那真是你们一生的福分……”台湾净空法师如是云。 一黄念祖居士,法号龙尊,亦号心示、乐生,别号老念、不退翁。 黄居士生于一九一三年(癸丑)三月初六日。幼年早孤,其母梅太夫人笃信佛教,净行超伦。黄居士性自纯孝,常随侍母亲梅太夫人及舅父梅光羲大居士听经闻法,参谒耆宿大德,闻习薰陶,志趣超群。  相似文献   
7.
佛教唯识学派认为三性三无性是宇宙万有的实相。在一切法中,一一法都可以建立三自性,也都可以依三自性建立三无性。一切法的事理,不出三种无自性性。因此,三性三无性是法相唯识学上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和基本的教义;在教理方面有极大的概括性,提供了学习佛经、研究教义的方法。 1.所谓三性,就是将诸法的属性分为三个层次,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或  相似文献   
8.
鸠摩罗什所译《阿弥陀经》的正宗分由三部分组成。首先讲述了西方净土及其主人公阿弥陀佛的超胜性;其次讲了念佛发愿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最后展示了六方诸佛的证诚。归根到底,《阿弥陀经》的要点在于念佛发愿往生,关于这点,中国和日本的净土教者是如何认识的,特别是关于一七日一心不乱执持名号的理解,本文将以此为中心试为探讨。  相似文献   
9.
2000年,德国洪堡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动物患病或者受伤时的发音呈非线性改变。200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发现细胞从生到死,受酒精刺激和癌变时,都有细胞壁振动(声音)的改变。细胞声学由此建立。2004年,美国《科学》杂志刊登声细胞学研究论文,揭示了一项革命性的突破即将来临,建立在细胞病理学基础上的当代医学有希望在细胞尚未发生病变前,就通过识别细胞壁振动的改变而获得诊断。这些当代研究结论与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记载的五脏相音理论遥相呼应。介绍利用现代化高科技对该理论的整理、发扬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0.
善源 《佛教文化》1995,(5):46-47
邮票,被称为“微型百科全书”。 在这部“百科全书中”,收有大量的佛教题材和内容。通过帧帧邮票,方寸间向人们展示了佛教历史、文化、艺术等诸方面的知识,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同时也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开启了方便之门。鉴于集邮已成为当代民俗中的一个热门现象,而对佛教题材的邮票又尚未作过系统介绍,谨撰此文,追本溯源,略作申介。 在新中国的邮票发展史上,佛教邮票作为“文物”类之一,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石窟艺术、壁画艺术及寺塔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