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跨文化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跨文化心理学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而跨文化发展心理学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中不同年龄的个体行为表现或心理发展的类似性和差异性。跨文化发展心理学的成果有助于解释人类行为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有助干区别在文化依赖和文化独立两种情况下产生、发展的行为,还有助于揭示影响儿童如何仿效成人行为的各种因素,如家庭结构,宗教、经济状况等。跨文化发展心理学可以为社会科学和生理科学提供具体的证据以验证它们的理论假设或预测,这种研究的成果有利于消除民族中心主义和狭隘的民族偏见,也可以促进普通心理学的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2.
类似性结构组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亚同 《心理科学》2001,24(4):436-438
在国外研究使用点击映射(one—shot mapping)的基础上,本研究在一个实验中从新的角度使用了点击映射的方法探讨了关于类似性的一种观点:类似性判断与差异性判断不是一种对立的镜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类似性判断与差异性判断都是结构组合。  相似文献   
3.
3.5—5岁儿童类比推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类比推理是逻辑思维的组成部分,是对事物问或数量间关系的发现及其应用,它是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关于儿童类比推理的研究。国内学者认为,3岁儿童基本上不能进行类比推理,4岁儿童只能根据一种个别因素完成推理操作任务,而5岁儿童则有近半数能依据两种或三种因素的完成推理任务。总的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推理能力逐步提高(中央教科所,1987)。  相似文献   
4.
课文理解的因果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课文依赖构成句子间的联系尤其是课文具有因果相关的联系.本文描述了课文理解中的因果关系及其涉及的有关模型.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在两个实验中以眼动控制方法探讨了影响汉语四字词组歧义出现的因素。实验一的结果表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句子理解过程中偏正词组专科学生中间的两个字符出现了歧义效应,正确的结论是在正常的汉语句子阅读中这种歧义效应不会出现;实验二检验了这种词组出现歧义效应的必要条件即这两个字符作为先行词必须出现在句首,这是一种新近性效应,结果表明这个先行词是汉语四字词组歧义出现的必要条件,这符合单一方向的句法分析假设与先行词联想效应,先行词实际上所发挥的作用就是一种背景效应或者称作先行词联想效应。  相似文献   
6.
王亚同  赵国祥  唐耿新 《心理科学》2005,28(5):1086-1088
本研究利用Gentner的理论,参考Robins的研究方法自己编制材料,以故事呈现的方式研究了5岁、6岁和7岁三个年龄组儿童的类比系统性效应。结果表明,5岁年龄组的儿童不容易进行结构映射,而6岁和7岁两个年龄组的儿童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类比系统性效应。这表明在合适的年龄阶段,儿童可以理解故事中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
类比的图式驱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同  吕惠玲 《心理科学》2008,31(6):1398-1401
本研究采用了两个实验探讨了类比的图式驱动效应即类比的映射不仅是一种外显的推理过程而且也是一种内隐的推理过程,这一内隐过程具有图式驱动效应.实验1要求被试者首先阅读基础课文和目标课文然后回答问题,结果表明在课文阅读过程中存在着内隐推理.实验2采用更加复杂的实验方法检验了影响内隐推理的图式驱动效应,结果发现被试者的类比内隐推理主要受图式驱动或者结构排列的影响而很少受到语义激活或者启动效应的影响.最后,在结构排列理论与图式理论的框架中讨论了本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王亚同  赵国祥  李嘉 《心理科学》2006,29(4):890-893
本研究以两个实验探讨了儿童的一个认知过程:人优先考虑共同性,其次才是组合差异性与非组合差异性。3~5岁三个年龄组儿童分别对日常生活的基本概念进行类似性判断与差异性判断。实验1的结果表明,3岁年龄组的儿童还没有表现出组合差异性,4岁年龄组的儿童初步表现出明显的组合差异性,5岁年龄组的儿童表现出明显的组合差异性。他们首先考虑共同性,其次才是组合差异性与非组合差异性。实验2的结果表明,5岁儿童比4岁儿童更多地表现了组合差异性的判断能力。最后以结构组合的观点讨论了这些结果。  相似文献   
9.
王亚同   《心理科学进展》1993,11(2):13-18
本文介绍了美国心理学家Just和carpenter最新提出的语言理解容量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容量理论认为工作记忆限制语言理解,激活是加工和贮存的媒介,工作记忆的激活量因人而异。容量理论还可以从量和质两方面说明语言理解的个别差异,这一点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句法调节性,其二是句法模糊性。本文还介绍了有关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亚同  叶培龙  王娟 《心理科学》2007,30(3):569-573
本研究以三个实验探讨了3~5岁儿童词汇学习的内隐推理过程。实验1首先让被试者看一个熟悉物体的标准图片,分别以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名词命名,然后要求从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图片与标准图片匹配。结果表明3~4岁儿童可以不熟悉名词完成词汇扩展作业,但是只有5岁儿童可以熟悉名词完成词汇扩展作业,这表明5岁儿童可能有一个内隐推理加工过程。实验2以不熟悉物体作为标准图片,以熟悉名词与指代词分别作为指导语进一步测试5岁儿童的内隐推理过程,结果表明这个年龄阶段儿童的类概念形成有一种自上而下加工的内隐推理过程。实验3呈现基本概念的图片检验什么因素影响3~5岁儿童词汇学习的内隐推理过程,结果表明在类似性比较条件下与3~4岁儿童相比,5岁儿童更加明显地表现了内隐推理的加工过程。最后以类似性理论讨论了本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