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推动我国哲学界对日本近现代哲学史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外国问题研究所与本刊编辑部于今年8月1日至2日在长春市联合召开座谈会。与会者有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和大专院校的教学人员等共26人。他们就研究日本近现代哲学史的目的、任务、意义发表了意见,对近现代日本哲学家如西周、中江兆民、户坂润等人的哲学思想,初步交流了研究心得。这里,摘要发表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三、阶級結搆的变迁 (“社会成層和社会流动”) 在討論过关于經济結構的变迁的报告以后,大会进入了中心問題也是最尖銳的問題即关于社会阶級結構的变迁的討論。資产阶級社会学家关于这个題目的报告很清楚地說明,他們力圖不去揭露資产队級社会的真正結搆,而是想把資本主义国家各阶級之間的关系揑造成彼此相安無事的情景。 資产阶級社会学家千方百計地想抹煞資  相似文献   
3.
一、近代社会主义思想的传入日本 虽说日本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鼻祖是安藤昌益(1703—?),可是在近代最早把西方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介绍到日本的是西方哲学的最早介绍者、日本近代哲学创始者西周(1829—1897)。他的《百学连环》(1870)、《社会党论说》(1872)和加藤弘之(1806—1916)的《真政大意》(1870)等著作,都提到马克思的名字;而最早提到马克思以  相似文献   
4.
1983年《中国哲学年鉴》已于7月下旬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这一本年鉴,首先特载了胡乔木的重要文章《关于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践》。还发表了马洪的《开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局面》、韩树英的《面向实际,搞好哲学研究工作》、冯定的《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送到人民手中——论哲学的普及》、黄枬森的《重视对哲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查汝强的《进一步开展辩证自然观的研究》五篇专文,就有关开创哲学界研究工作新局面的问题,发表了很好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战后十年来,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日益被提到资产阶级社会学的首要地位。这点是可以理解的。目前资本主义的矛盾愈加尖锐,劳动人民的阶级斗争日益开展,他们的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各国共产主义的政党的团结更加巩固,在这样的条件下,资产阶级学者不得不特别注意这个问题。社会主义阵营的存在这一事实,首先是消灭了阶级对抗,实际上正在解决消灭一切阶级差别问题的苏联的存在这一事实,也促使他们注意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四、家庭变迁关于家庭变迁问题,大会是分成三部分讨论的。第一部分研究了引起家庭变迁的各种因素问题。关于这个题目的序论性的报告是瑞士社会学家(瑞士现任驻印度大使)阿利娃·米尔达丽做的。她企图阐明社会变迁对家庭的影响问题。米尔达丽指出,在“大宇宙”——世界人口方面,社会学家已经掌握了许多充分可靠的有关死亡率和  相似文献   
7.
由我国日本哲学研究会召开的全国首次日本哲学和哲学史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9月2日—7日在河北省保定市举行。来自首都和全国十个省、市社会科学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的日本哲学研究人员、教学人员以及业余爱好者共41人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23篇。 日本哲学研究会理事长朱洪成致开幕词。他说,我国对日本哲学的研究虽然基础比较弱,但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今天,研究工作和理论队伍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我们希望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早日把日本哲学的研究工作搞上去,取得更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国共产主义社会建設工作的順利进展,給苏联人民提出了一个新任务,实現这个新任务就能为我們整个社会过渡到更高的阶段——共产主义阶段准备好条件。大家知道,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同一个社会經济形态的兩个阶段。从前一个阶段向后一个阶段过渡并不是通过社会革命的方式和一个社会制度强行代替另一个社会制度的方式的某种社会爆發作为前提。这种过渡是逐渐实現的,但是这里所說的逐漸实現并  相似文献   
9.
“人口统计学”或人口科学这个术语可以有两种了解。“纯粹的”人口统计学是用譬如分析“死亡统计表”、儿童死亡率、年龄构成等方法来研究人口变迁的。广义的人口统计学,即社会人口统计学是研究人口统计学现象的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及其后果的。因此,纯粹的人口统计学就是“人口计算”,是“恢复综合”科学的一个部分,广义的人口统计学则从居民的自然环境方面来研究人口和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人民羣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問題是社会科学的中心問題之一。在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一百年間,居于統治地位的是这样一些观念:統治阶級的杰出人物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羣众不能創造历史,等等。这种以唯心主义观点来衡量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理論,早在阶級社会形成时期就已經产生了,因为这种理論符合于剝削阶級的利益。为了給剝削和压迫人民羣众制造借口,剝削阶級的思想家过去吹噓过、现在仍在吹噓人民“不能”独立生存、“不能”管理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