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佛教界隆重举行“祈祷世界和平法会”本刊讯在去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活动中,中国宗教界发布了“和平文告”,规定今后每年8月14日至20日为中国宗教徒祈祷世界和平周。在中国宗教界祈祷世界和平周期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佛...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超声、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结果,以及超声诊断结果阴性的病例中,宫腔镜与病理诊断的差异检出率,探讨宫腔镜检查对正确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重要性.回顾性收集连续在我院妇科行宫腔镜检查且证实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住院患者共730例.总结各病例超声诊断、宫腔镜检查及病理诊断的结果.统计分析显示,三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82.7%、93.4%、90.8%.其中,由超声检查漏诊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共126例,宫腔镜及病理检出率分别为96.8%、88.1%,且两者的阴性结果互不重叠,这种诊断差异在超声诊断结果示内膜增厚/内膜厚薄不均病例中尤为显著.因此,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方式中,宫腔镜诊断检出率最高,但仍有漏诊的病例由病理确诊,研究认为宫腔镜检查是确诊子宫内膜息肉的重要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那个傍晚,几乎毁了她一生的幸福。 她没有任何预感。灶里的火刚停,看了看墙上的表,男人往常都是在这个时候迈进家门,一边嚷嚷着饿死了,一边跟她盘算着一天的收成。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7月2-3日,由上饶师范学院主办、国际价值与哲学研究会协办的"道德责任与人的品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饶师范学院召开,来自印度、美国、意大利等国的13位外国学者和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研讨会。一、道德责任及人的品性的概念、关系、方法道德责任的根据、基础、限度和归责等问题是伦理学中的重要问题,在伦理学史上得到了长期的深入研究。与会学者们围绕道德责任的概念、道德  相似文献   
5.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disorder, ASD)的核心症状之一是持续性的社会功能障碍。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触觉输入可以通过调控催产素系统影响社会功能。同时,近年来提出的催产素的社会显著性理论认为,催产素可以通过增强对应脑区的激活程度从而提高社会信息的显著性。在此理论框架下,当社会互动发生时,触觉输入会增强催产素的合成与分泌,同时催产素也会提高触觉信息的显著性,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互动的进行。基于催产素的社会显著性理论,ASD患者的触觉敏感性异常以及催产素系统异常可能破坏触觉与催产素系统之间的相互调控机制,这可能是其社会功能缺陷的原因之一。探究触觉、催产素系统和社会功能三者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为未来的预防和干预手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刘湍丽  白学军 《心理学报》2017,(9):1158-1171
在回忆时,以刚刚学过的部分项目作为提取线索,被试的回忆成绩反而比没有任何线索时的回忆成绩差,这一现象被称为部分线索效应。该效应通常被认为是抑制执行控制过程对非线索项目记忆表征强度抑制的结果。本研究以Stroop效应量(实验1)和工作记忆容量(实验2)为指标,从个体差异角度考察了认知抑制能力对部分线索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Stroop效应量与部分线索效应各指标呈显著负相关,Stroop效应量越小,部分线索效应各指标的值越大;工作记忆容量与部分线索效应各指标呈显著正相关,高工作记忆容量个体的部分线索效应各指标的值也更大。结果表明,认知抑制能力越强,部分线索对回忆的破坏作用越大,研究结果支持部分线索效应的提取抑制假说。  相似文献   
7.
以小四、初二和高二年级中有音乐经验和无音乐经验的学生为被试,采用等级量表评定法,通过两个实验,分别在无概念提示和有概念提示的条件下,要求被试对音乐旋律片段的张力进行判断,探讨概念提示和音乐经验对于音乐张力感知的影响。结果发现:(1)音乐张力感知是一个随个体成熟而不断发展的过程,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二年级之间音乐张力感知变化较大,到高中二年级趋于稳定;音乐训练经验仅对小学四年级被试的音乐张力感知有促进作用;(2)概念提示有助于小学四年级被试对音乐张力概念的理解,而对高二被试无显著促进作用,说明音乐张力概念的掌握  相似文献   
8.
丁静  刘湍丽  刘希平 《心理科学》2012,35(5):1126-1130
测试效应是指复习时对所学习材料进行提取比重学能更好地促进记忆。本研究利用低关联度名词词对作为实验材料来探讨测试效应的作用机制是过程依赖还是内容依赖。实验1的目的是考察记忆时程对测试效应的影响。实验采用2(复习条件:测试、重学)×3(测验间隔:5分钟、2天、1周)混合设计探究测试效应产生的时程。实验结果:间隔5分钟和2天时,没有出现测试效应;间隔1周时出现了测试效应。可见1周是本实验条件下测试效应比较敏感的时程条件。实验2的目的是考察测试效应是过程依赖还是内容依赖。根据实验1的结果,选择1周时程,采用2(复习条件:测试、重学)×2(测验方式:A→B、A←B)被试间设计,探索测试效应的产生依赖于测试的过程还是内容。研究的基本假设:如果测试效应依赖于测试的内容,那么在测试方式为A→B与A←B两种条件下,其测试效应大小应有所不同;如果测试效应依赖于测试过程,那么测试方式为A→B与A←B条件下,测试效应的大小应该没有差异。结果发现:无论测试时是A→B还是A←B,其测试效应的大小没有区别。说明测试效应是有赖于复习时测试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以回族儿童为被试,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两个研究分别考察了回族儿童族群偏爱态度的形成及其发展特点。研究1借鉴经典的学前儿童种族族态度测验法,发现儿童在4岁时开始具有民族类别意识,并产生内群(回族)偏爱态度;研究2运用内隐联想测验范式以及自我报告法,发现无论内隐态度还是外显态度,儿童均表现出强劲的内群(外群体为汉族)偏爱态度,并且内隐偏爱态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强,外显态度随年龄增长趋于稳定。最后讨论了本研究与国外研究结果差异的原因,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丽心 《法音》2006,(12):40-40
12月14日下午,日本临济宗妙心寺派灵云院住持则竹秀南长老一行拜访中国佛教协会,受到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的热情接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