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单探测变化觉察和双任务范式,采用项目数量(3)×呈现时间(2)×文字线索(2)混合实验设计,对沉浸式虚拟学习环境图形加工特征和认知负荷进行探讨,以任务绩效法与主观测量法评定认知负荷。44名大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1)项目数量对虚拟空间图形识记主任务绩效和主观认知负荷有显著影响,项目数量越多,主任务正确率越低,反应时越长,主观评定认知负荷越高,同时加工刺激数量以4个为宜;(2)呈现时间对虚拟空间图形识记次任务绩效有显著影响,呈现时间越长,次任务正确率越高,呈现时间超过0.5s有利于次任务加工;(3)文字线索对虚拟图形识记认知负荷有显著影响,重复性文字线索会增加认知负荷。结果表明,在沉浸式虚拟环境中,图形加工的认知负荷特点与平面和三维图形基本一致,项目数量多、呈现时间短以及有重复性文字线索时,认知负荷更高;任务绩效和主观测量评定指标在反映认知负荷强度上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
困惑之一:乙肝传染性有多强 现在社会上多数人认为,只要接触乙型肝炎患者就会被传染,许多学校和非特殊用人单位,对乙型肝炎患者紧闭大门,再加上媒体肝炎广告的渲染,使人人自危,谈肝炎色变,乙肝的传染性真的如此可怕吗?  相似文献   
3.
当今大学校园"宗教热"向我们的高校宗教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大学生的宗教观教育需要新的思路和视野。开设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将其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一个积极的回应和有益的探索。但是,如何开设好这门课程,切实完成好预设的目标和任务?这是一个亟需探讨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其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几个问题谈一些浅见,提出只有准确理解这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紧密联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才能真正开设好这门课,使学生受益。  相似文献   
4.
正宗教观的转变是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转变的逻辑起点。对恩格斯宗教观的研究指的是就恩格斯本人关于宗教的认识、思想、观点而进行的学术性的理论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术界关于恩格斯思想的研究,重心主要集中于恩格斯的经济学、哲学思想,尤其是唯物史观的研究,至于恩格斯的宗教思想,则主要是涵括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之内或者是与马克思宗教观并列论述的,缺乏应有的重视和独立的考察。改革开放以后,这一局面逐渐发生改变。40年来,学界在恩格斯关于宗教的理论和观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