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西方伦理思想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在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 ,需要以新的视角加以再探讨。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西方伦理思想的演变和主要特点 ,探索其中对我国道德建设有用的理论因素和教训。  相似文献   
32.
独立型与依赖型自我:Markus等的自我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arkus认为不同的文化系统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文化将对应不同的自我结构:独立型自我和依赖型自我,而不同的自我结构可以解释预测个体在情绪、认知、动机等方面的差异。Markus等人的研究结果引人注目,同时也受到了相当多的质疑和批判。该文系统综述了这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33.
杜文旺 《天风》1996,(1):27-27
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社会如此,少数教会亦然。最为突出的是青老同工之间,不自觉地产生了一条“鸿沟”。 “鸿沟”有几个明显的表现,如有的老年同工责青年同工灵性不高。  相似文献   
34.
中国近代的道德革命虽有偏激之处,但主导精神还是理性的。这主要表现在:它只批三纲而未正面触及五常;虽对传统的义利观、公私观、理欲观作了批判,但并未离义而言利,并呼吁节欲;虽宣扬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但所提倡的乃是合理利己主义和健全的个人主义;虽然学习西方,但对西方又有所反省。  相似文献   
35.
滚滚红尘中的现代人,被经济竞争的浪潮和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所驱迫,大概难得有几个人能像佛家圣人那样一尘不染,得大自在。然而,面对种种社会弊病和内心冲突。若能略为考虑一下生死问题,一览佛家的生死轮回之说,大概会有所启发,对个人的心理卫生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当是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6.
黄丽芹  孙寅  罗思阳 《心理学报》2022,54(5):497-515
COVID-19疫情是一场重大的全球健康危机, 一些国家在控制COVID-19感染和死亡率上存在明显困难。我们提出, 个人主义的文化价值观不利于对疫情的控制。跨文化分析结果显示, 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正向预测COVID-19死亡数、每百万死亡数和死亡率, 独立自我建构负向预测疫情前期控制速度。演化博弈模型和跨文化实验进一步提示, 个人主义文化通过增强个体在疫情背景下的死亡恐惧, 增加个体违反疫情管控的流动性倾向, 从而降低了整体疫情控制的效率。我们的结果支持自然-行为-文化协同进化的理论模型, 提示文化对COVID-19病毒传播管控和死亡可能性的影响, 为各国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提供了重要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7.
1981年,寇德(Lorraine Code)首次发问:"在知识论上,认知者的性别重要吗?"自此以后,有关认知主体的性别与认知活动和认知结果的关系问题渐渐呈现在人们眼前。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谁知道:从奎因到一种女性主义经验论》[1]、《她能知道什么?》[2]和《谁的科学?谁的知识?》[3]等的  相似文献   
38.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结构的验证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永丽  时勘  黄旭 《心理科学》2003,26(6):996-999
本文用实证方法通过对中国大陆303名被试的调查,对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维度及其测量问卷的构想效度进行初步验证,结果支持Triandis提出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可以分成水平、垂直两个维度,在个人水平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有四种类型的构想。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Singelis的问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但在中国被试的测试结果上表现出一些题目的不适合,有待于进一步修正。  相似文献   
39.
个人主义及其方法,是近代尤其是当代具有影响的伦理思想及其方法。对于其产生与发展颇具争议:一方面,个人主义的方法原则把人从社会中剥离出来,使他成为周围事物和他自己的惟一评判,赋予他不断膨胀的权利;另一方面,它也为遭到长期压迫的人类思想提供了呼吸的空间和活动的范围,使一个人可以满怀尊严,能够亲自解决自己的幸福与命运问题。  相似文献   
40.
个人主义是一种社会政治哲学和道德价值观,主张一切价值均以人为中心,尤其强调个人尊严、个人权利、个人价值、个人平等和个人自由.个人主义不等于利己主义,更不等于极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和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有本质区别,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不能以个人主义为主导价值观,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正确评价个人主义价值观,抑制其消极作用,肯定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