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9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3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评中国思想家对道德与法律之关系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礼法合一论的真义是对“善法”的追求 ,对“恶法”的否定。因为善法体现了儒家的道德精神 ,反映了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取向 ,而恶法则是反人道的。墨家强调“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其真实的意思是不道德的法律不是真正的法律 ,与儒家的礼法合一论有相似之处。法家主张“法虽不善犹善于无法” ,从而否定了法律的道德基础和价值根据。今天 ,我们在立法中贯彻道德的法律化取向需要谨慎从事 :一是注意把那些体现时代精神、合乎社会潮流的道德予以法律化 ,不能把落伍于时代的道德法律化 ;二是切忌把过高的道德义务转化为法律义务。必须认识到 ,应该法律化的道德只是“底线道德” ,而高层次的道德是不宜法律化的 ,否则就是强人所难。  相似文献   
32.
霍夫曼虚拟内疚理论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从涵义及类型、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介绍了霍夫曼的虚拟内疚理论,并对其理论意义进行了评述。该文认为。霍夫曼的虚拟内疚理论不仅拓展了内疚研究的心理学领域。而且深化了人们对道德情感在个体道德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33.
"权利优先于善"是自由主义政治伦理观的价值立场.自由主义者都从个人自由及其权利出发来考量国家权力的来源和性质,规范"国家道德中立"的行为准则和制度安排.以个人自由为政治伦理的思维原点,导致自由主义理论上的悖论和道德上的虚无化,造成自由主义内部的严重分歧并遭到保守主义、社群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等流派的多维批判.  相似文献   
34.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道德教育模式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建国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道德教育模式的比较,总结和概括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和之后的道德教育模式的特色和不足。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对近五十年来的道德教育进行比较科学的评价,总结成败得失,这对今后构建现代化的道德教育模式和新时期的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正义与美德是西方道德哲学的核心观念,从更广的视域看,二者也构成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逻辑基础。质言之,正义与美德各自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意义形式和逻辑面向,标示了两种截然不同、有时竟相互抵牾的道德规范模式。近年来,尤其是随着规范伦理学在现代人类社会普遍注重法制建设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的迅速发展,有两个问题越来越突出,即规范伦理学由于过度追求自身形式的精密化而逐渐减蚀其合理性内核和基础;再者,美德伦理学因过度诉求善良意志的纯粹性而拒绝随社会实践的发展将自身现实化或曰显像化,从而造成正义与美德体用殊绝,亦即二者结构的严重失衡及其内在逻辑张力的断裂。道德主体行动判断力和价值观的减弱亦可在这一背景下解释。  相似文献   
36.
白彤东 《哲学研究》2012,(1):113-118
一、导论一个儒家若是读了著名灵长类动物学家弗朗斯·德·瓦尔(F.de Waal)的《灵长类动物与哲学家》(Primates and Philosophers,以下简称《灵哲》),可能会觉得很高兴,甚至有一种"沉冤得雪"  相似文献   
37.
"智"是先秦儒家重要的道德范畴之一。不过,"智"最初并不是一个纯道德的范畴,而主要是一个知性的范畴,如指知识、智慧、智谋等,也有聪明、智巧等含义。后来,思孟学派将其视为"四德"或"五行"之一,与仁义等道德概念相提并论,且被后世包括汉儒、宋明诸儒在内的儒家学者广泛认肯。那么,"智"是如何从主要是知性范畴转向德性范畴的?其德性化进程与儒家思想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关联?这种转化对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的走向发生过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并未引起学界的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对"智"在先秦的德性化转变的分析,力求给这些问题做一点说明,以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38.
本文试图对道德的规范性来源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和谐道德观的规范性不仅来源于康德式主体认知领域内意志对自身立法自律性法则,还应该兼有话语伦理所强调的主体间性意义上的互动内涵,进而达到一种主体及共同体对生活世界道德体验统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39.
尼采立足于感性生命的基础性、多元性及创新性这一生存现象学立场,把基督教超验道德解释为颓废生命的虚幻的价值表达,揭示了其否定现实生命的存在意义及其美好达成的虚无主义实质。他认为,基督教道德的禁欲主义否定了人的本真感性及其升华的意义,本质上是颓废者对生命中障碍痛苦、厌倦无聊等必然感受的一种消极逃避;其同情主义尊崇病态而虚弱的生命,遏制了独立自强、竞取超越等创新品质的积极生成;其灵魂平等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绝对平等,否定了类的发展所需要的争高竞长及由此形成的等级分层的存在价值。尼采的批判坚持从"生命本身"出发理解和建构道德,废除了绝对化的超验视角和尺度,高扬了本真的个性化创新生存的美好意义;其局限在于没有看到人的工具性生产和互主体性交往对道德的深刻影响,忽略了休戚与共、平等互助等协调性道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0.
李冬梅 《学海》2012,(3):155-159
王阳明的"良知"概念,虽然被阳明后学的学者们广为解读并阐释,但依然是作为一个道德形上学的概念而存在的,伦理学的内涵非常丰富。这主要表现在:良知主体的先天性、良知即道德至善和作为是非判断的伦理准则而存在。阳明后学这一"良知"思想的伦理学属性,在确保了良知作为道德主体之德性之根后,还决定了道德主体的道德实践与道德修养工夫必须依良知而行,"良知"是道德主体之道德行为之所以发生和能否发生的主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