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朱华姿 《天风》2011,(1):49-51
认识华姿是从网上,那是一次在网上与校友交流网络与福音的话题时,他提到网上已经有很多有文才的基督教在写博客,并把华姿的博客地址给了我.从此被她的文字吸引,有空闲时就会去看看.  相似文献   
32.
胰岛素研究的新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与糖尿病抗争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公元前1500年前,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胰岛素才由生理学家Fredrick Banting等发现.自此,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糖尿病患者的生命.随后,人们在研究胰岛素如何调节物质代谢时,意外发现含胰岛素的激化液(Glucose-insulin-potassium,GIK)可改善急性心脏梗死患者的症状.提示,胰岛素还具有其它多方面的生理功能.近期研究证明,胰岛素确有抗心肌坏死与凋亡、进而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这再次引起了人们对胰岛素进行深入研究的兴趣.从胰岛素的发现到对其新的作用机制的认识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3.
中医对于疾病的认识带有厚重的价值论色彩,昭示了强烈的主体尺度的特色.在辨证论治方面,它强调主体对于输出信息的价值判断,而非事实性认识;辨证论治标准的非客观化、非量化,会使不同主体在直觉体悟下产生不同的辨证结果,因而也就会产生不同的论治方法;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的现状也使中医经验的拷贝效果往往难以得到预想的重复.中医疗效表现出复杂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矛盾.  相似文献   
34.
行为遗传学研究之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行为遗传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定量遗传学方面,共享环境和非共享环境概念的引入深化了人们对环境作用的认识;对于环境和遗传关系,不仅认识到基因型-环境的交互作用可能存在三种形式,还揭示出遗传对环境测量的影响——基因型-环境的相关。分子遗传学作为新兴的研究途径,目前以寻找基因为主,将来则以认识基因如何工作为重。行为遗传学的发展前景将是定量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以行为基因组学为中心的整合。  相似文献   
35.
郭斯萍 《心理科学》2005,28(4):1020-1022
本文一方面从“生物性”与“精神性”两个人性层次透视自我,将自我视为一个由“生物自我”与“精神自我”组成的、以“生物自我”为基础“精神自我”为目标的对立统一体;另一方面又从“内容”与“功能”两个意识维度解析自我,将自我看成既是一个意义的存在又是一架认识的“机器”。自我便是一个由上述两个层次与维度有机组成的心理系统,这里的“有机”的涵义主要体现在,不仅生物自我与精神自我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结构,而且这两个层次又都各自表现为内容与功能相互联系的认识主体。  相似文献   
36.
俗话说,“眼不见为净”,“眼不见心不烦”。意思是说,“尽管这个东西很脏,但是眼睛没有看到,就认为它是干净的’;“只要眼睛没有看到那些丑恶的现象或者不公道的事情,心里就不会烦恼”。这两句平常的话反映了人的情感产生的一条很重要的规律,那就是:任何情感的发生都必须以人的认知活动为中介,受认识活动所调节的。  相似文献   
37.
鸠摩罗什所译《阿弥陀经》的正宗分由三部分组成。首先讲述了西方净土及其主人公阿弥陀佛的超胜性;其次讲了念佛发愿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最后展示了六方诸佛的证诚。归根到底,《阿弥陀经》的要点在于念佛发愿往生,关于这点,中国和日本的净土教者是如何认识的,特别是关于一七日一心不乱执持名号的理解,本文将以此为中心试为探讨。  相似文献   
38.
这些年来,学界关于认识论问题的研究相当深入且广泛,如关于认识的辩证法、认识过程中的主客体问题、认识与实践、认识论与科学决策、思维科学研究、虚拟认识论、脑科学、潜意识研究、创造性思维研究等等,成果丰硕,见地新颖。但是现在看来,上述研究多限于对理性认识的研究,而对  相似文献   
39.
科学技术之“双刃剑”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说法已有时日。本文试图澄清一个争议:科学技术之双刃剑是因其自身之故,还是因使用者之故;提出一个观点:所谓双刃剑指向人的三大关系,并具有不对称性;指出一个趋势: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映射了人自己的身影,因而必将伴随人类到永远。  相似文献   
40.
本文为2011年度中国宗教研究五十人论坛的命题文章,仅对中国宗教及其积极的社会功能作正面探讨。限于篇幅,简要探讨了什么是中国宗教,中国宗教三元并存的格局,中国宗教的包容风格,中国宗教的组织原则,中国宗教扮演的经济角色,中国宗教是多神教,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功利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