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一位高二女生在咨询中非常苦恼地诉说,总感到自己与周围的同学有隔阂,受到宿舍同学的排斥。同学之间有说有笑,只要自己介入,她们就冷场或散去。她觉得自己非常努力地去迎合他人,但总是失败,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感到孤独和委屈。本学期开学时,她从家乡带来许多土特产和小食品,本想分给大家品尝并缓和彼此关系。可是,没想到同学们一见面,其他同学之间显得都很亲热,而自己却只感受到的表面的客气和冷漠。  相似文献   
32.
面临着高考,一个考生不产生一丝焦虑几乎是不可能的,它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只是过度的焦虑所引发的忧虑、烦躁、思维的迟钝僵化,记忆力的衰退,以及由此产生的自信心的动摇和对高考的恐惧感.对自己的焦虑所产生的焦虑——也就是焦虑的二次反应更要引起考生的注意,其实焦虑如果适度的话,也有它有益的一面.那就是它会导致意识缩窄,注意力集中,不容易受外界干扰,就好像运动员比赛前的适度紧张那样,既正常又必须,对此不可反应过度。  相似文献   
33.
十年寒窗,杨杰好不容易挤进了高校的大门,可他一个学期没读完,就难以读下去了。与人交往时,他心里特别紧张,目光不敢看人,不敢到人多的地方去,走路也怀疑别人在看着他、议论他。后来,连有人坐在他旁边,心也会“怦怦”地跳,以致  相似文献   
34.
影响力是一个人的特殊财富,是成功的重要砝码。我们一旦有了影响力,就可在各种场合出类拔萃。下面是屡试不爽的增进个人影响力的措施。1.坚持不懈。要想影响别人,必须有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毅力。珍妮·斯特里杰斯基已是孩子的祖母,并担任了华盛顿特区东区社区委员会主任。7年前,她搬到了一座公寓住宅里,由于公寓与马路间无围栏,她一直担心孩子们的安全。1990年夏季的一天,一名3岁男孩被小车撞伤,珍妮和邻居们反复向地方官员反映情况,可围栏一直没有影子。此时正值地方举行大选,珍妮也乘机开始活动。她回忆道:每当候选人登上讲台,我就走过去…  相似文献   
35.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副教授查尔斯·卡费尔德对1500名取得杰出成就的人物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他发现,这些人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并不是他们天生的,谁都可以学到。一、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这位教授的调查表明,工作上取得优秀成绩的人,所从事的大都是自己所喜欢的职业。干自己喜爱的工作,即使薪金不高,但能得到一种内在的满足,生活上会更愉快,事业上也会更成功。当然最终他们常常是名利双收。二、不求尽善尽美,有成果即可。许多雄心勃勃、勤奋工作的人都力求使自己的工作尽善尽美,结果工作数量少得可怜。卡费尔德说:“工作成绩优秀…  相似文献   
36.
在美国,有一个名叫兜洛尔的推销员,他胆小,身体差,个子又不高,没有一点儿优势,所以他对自己的将来要求不高。长大后,他当了一名推销员,由于自身原因,他的业绩并不好。每次,他出门的时候,母亲总对他说:“克洛尔,当你在为别人做事时,就要全力以赴,如果你不能的话,那就干脆不做。”  相似文献   
37.
有人生来不善于在人多时讲话,可能会为自己不敢在众人面前演讲而苦恼,其实这大可不必。在公众面前演讲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也不必为自己在众人面前讲话脸红心跳而责怪自己,其实好多人在成名之后仍然有此毛病,有的名人甚至一生都惧怕在众人前演讲。我这里  相似文献   
38.
你敏感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对事、对人都太敏感,或大惊小怪、或心神不定,有时则怨天尤人,如此,既影响了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相似文献   
39.
青春期学生异性交往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吴晶  龚海梅  谢作灿  丁洁 《心理科学》2002,25(3):303-306
通过对13个班级共679名学生的问卷调查,选择出194名高中生作为被试样本,研究结果表明:(1)自尊水平、自信程度和语言能力对学生的异性交往行为水平有着重要影响。(2)外貌与体能在学生异性交往中影响不大。(3)高中学生在异性交往过程中,存在着认知偏差和认知失调。(4)对异性交往行为的归因表明,学校环境和学生自己在异性交往中的努力程度,会对异性交往及其效果产生影响。(5)学生的能力和自己的努力程度,对异性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0.
华莉 《社会心理科学》2000,(1):114-114,120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使他们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得到增强.心理发展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